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0篇
  免费   562篇
  国内免费   715篇
测绘学   358篇
大气科学   2120篇
地球物理   267篇
地质学   565篇
海洋学   294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206篇
自然地理   38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4年   3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3篇
  1936年   5篇
  193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991.
青藏高原西部地表热通量输送的低频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97年9月-1998年10月青藏高原西部改则地区自动气象站(AWS)近地层连续观测的梯度资料为基础,计算了高原西部地面感热通量、蒸发潜热通量及地面热源强度,应用Marr小波变换重点分析了地表热通量输送以及与此相关的降水量、土壤湿度和土壤热通量的周期振荡特征.结果表明:地面感热具有明显的30~60天低频振荡,并且在夏季存在准8天的中期振荡;蒸发潜热和降水量以准双周振荡为主.土壤热通量以30~50天低频振荡为主,夏季还存在准8天的中期振荡;土壤湿度在冬季呈现明显的30~50天低频振荡,夏季则为20~30天的低频振荡.  相似文献   
992.
对乌苏市降水量长短序列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年限长度的降水量资料序列,在水资源量的计算和设计洪水频率计算中,会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资料序列长度的代表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就变化趋势及影响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在应用中予以订正,以确保水资源评价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3.
运城市低温大雪冰冻过程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08年1月中下旬运城市出现近50a来罕见的低温大雪冰冻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旬平均场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高纬度环流经向度大,南支槽活跃,副高偏北、偏强是造成持续低温冰冻的主要原因;而高空回暖、地面回流以及西南急流加强是造成运城强降雪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4.
卢璐  杨静 《贵州气象》2009,33(3):9-12
利用贵州省1998—2007年5—8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贵州夏季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基本特点。贵州大暴雨站次年际变化呈波浪型起伏变化,与大暴雨天数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大暴雨主要出现在6—7月,共出现200站次,占总站次的83%,6月上旬-7月下旬是大暴雨发生的集中期,其中6月下旬和7月上旬最为集中,出现96站次,占总次数的40%;大暴雨的地域分布受地形的影响显著,总体分布不均,位于苗岭东西两段、大娄山和武陵山的东南坡的迎风坡是贵州省的大暴雨中心;大范围大暴雨发生较少,主要在6月下旬和7月中上旬;以单日大暴雨为主,连续性大暴雨以2d居多。  相似文献   
995.
Morlet小波分析在三穗县气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再禹 《贵州气象》2009,33(2):19-21
该文概述了小波分析的数学原理及实现过程,以三穗县气象观测站1958--2006年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为序列,使用MATLAB语言实现Morlet一维连续小波变换,发现三穗县气候存在明显的3a振荡周期,同时还包含了7a、18a及21a多尺度振荡周期,同时,气温偏高时降水量呈偏少的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996.
利用MM5、T213和Grapes3种数值模式的降水预报产品和山西省108个标准测站的降水实况资料,采用客观统计检验方法,对2008年7月各模式在山西省的累加降水预报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24h中雨以下预报1、213优于MM5,中雨以上MM5则略优于T213,48h预报各级降水MM5都优于T213,T213和MM5对暴雨都有一定的预报能力。无论哪个预报时效和降水量级,Grapes均无明显优势。Grapes预报降水量级和降水范围都偏小,空报较少,漏报严重,尤其48h和72h10mm以上降水基本都漏报。MM5预报降水量级和预报范围都偏大,10mm以上降水TS评分较其它模式高,但同时空报也比较严重。3种模式TS评分均随降水量级的增大而减小,T213和Grapes的TS评分随预报时效的增加而减小,MM5的TS评分随预报时效的增加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97.
丁文昌法计算流量的一点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几种流速面积法实测流量的计算方法.根据我国的流量测验情况,对精度较高的丁文昌法进行了改进,使之与我国的流量测验情况更加适应.提出了一种与<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93)测深、测速垂线布设原则相适应的实测流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98.
中国东北地区近百年来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降水是影响区域自然及经济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东北地区哈尔滨、长春及沈阳3站1906~2007年降水量实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近百年降水量变化的统计特征及其趋势.哈尔滨、长春、沈阳近百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544.7mm、604.0mm、709.8mm.除个别月份外,降水量的概率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在年内,1月降水量最少,占年降水量的1%;7月最多,占年降水量的26%~29%;连续最大3个月(6~8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2%~67%.降水量集中指数为14~18.年降水量变异系数为0.21~0.22,最大年与最小年降水量之比2.94~3.12.近百年内,降水量异常偏多年份为哈尔滨站的1932年,没有发生异常偏少的年份.长春站表现出显著的趋势性减小,哈尔滨及沈阳站未表现出显著的趋势性变化.在近百年中,1900~1935年东北为少雨期,1936~1959年为多雨期,1960年代以后则为少雨期.  相似文献   
999.
高精度第四纪年代学是第四纪研究的基础,对了解地球演化和发展非常关键。大型二次离子质谱(SIMS)锆石U-Th-Pb定年方法,集高空间分辨率、高精度、高效率和近无损分析等优势于一体,可以提取矿物微区中记录的丰富地质信息,在第四纪年代学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文中对SIMS第四纪锆石原位微区年龄测定的基本原理、分析校正方法进行介绍,并报道我们测定台湾第四纪金瓜石英安岩锆石U-Pb年龄的结果((1.166±0.020)Ma)。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小波变换的大安地区年降水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小波分析的方法,对吉林省大安地区1959—2007年的年降水量序列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经分析表明,大安地区年降水量在其计算时域内各时间尺度分布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局部化特征;其中4~6 a尺度主要发生在1959—1969年和1984年之后,10~12 a尺度主要发生在1965—1999年,20~25a尺度在整个计算时域内均有发生。不同时间尺度下,降水量偏多、偏少交替变化也不相同。此外,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年降水量具有4 a、10 a和21 a左右的主周期,其中4 a周期为第一主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