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平顶山金矿床的黄铁矿晶体形态研究表明,产于不同地质体的黄铁矿晶体表面微形貌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黄铁矿结晶时的环境特点。不同时期形成的黄铁矿在晶体形态和粒度上是有差异的,并且含金性亦不同,晶形好粒度大的黄铁矿含金性差,细粒它形的黄铁矿则含金性好  相似文献   
72.
在分析平顶山矿区水文地质背景和岩溶发育状况以及各岩溶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基础上,引入岩溶致塌机理确立了岩溶塌陷的判定准则,得出了岩溶塌陷地区的疏干警戒水位公式,从定量上论证煤矿开采疏干排水是该区岩溶致塌的关键因素,当水位下降幅度达到2.52~8.03m时,平顶山七矿及附近区域容易产生岩溶塌陷,同时指出岩溶稳定系数K=1时,是临界危险警戒的地下水降深。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1966 ̄1990年25年的35次寒潮天气过程的分析,归纳出影响平顶山地区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并在分型的基础上,寻找各类预报指标,建立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74.
在地质、地球物理区域调查和普查所获大量实际资料基础上。探讨了麦哲伦海山区海底地貌特征、最大含矿平顶山的参效、山顶深度等。指出水文和水化学环境对钴锰结壳形成以及基质、生物和其它因素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麦哲伦平顶山矿田内钴锰结核空间分布的区域性规律与局部规律。  相似文献   
75.
This paper was originally written as a chapter of the report of theScientific Expedition to the Ningan and Muleng Districts (宁安县,穆稜县)organized by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Harbin during the autumn of last year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1980 ̄1990年11年的5 ̄10个月影响平顶山市的大 ̄暴雨天气的分析,模拟预报员的思路,对影响系统先分型,而后消空、建立分型预报指标,特殊个例选相似的预报方法,在应用中效果较好,对提高大 ̄暴雨预报能力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7.
对嘉偕平顶山群重力数据进行了垂向导数处理,磁力数据进行了解析信号处理。重力垂向导数异常显示海山斜坡至坡底发育几个局部重力低异常,反映了此处存在低密度的沉积;磁解析信号异常显示海山斜坡山脊和山顶存在局部磁力高异常,反映了此处存在高磁性体。综合分析后认为重力垂向导数低异常可能是重力滑塌作用引起的碎屑流沉积的反映,磁解析信号高异常可能与侧翼裂谷带引起的岩墙侵入和火山活动相关,进而形成了斜坡山脊和山顶局部隆起。海山重力滑塌作用引起的碎屑流沉积多位于侧翼裂谷带附近区域,这可能是侧翼裂谷带处易发生岩墙侵入和火山活动,在此阵发性因素诱导下,易发生较大规模的重力滑塌。  相似文献   
78.
平顶山砂岩是华北陆块晚古生代地层上部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层,以其广泛的分布、特殊的岩性,以及对晚古生代地层的分划性而著称,暗示了平顶山砂岩可能是一次地质事件的记录,但有关平顶山砂岩的沉积时代和沉积环境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项研究选取华北陆块南部平顶山砂岩的创名地点———平顶山地区,及其北部巩义地区和宜阳地区的平顶山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并辅以Hf同位素测定,分析平顶山砂岩的最大沉积年龄和沉积物源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平顶山砂岩的沉积时代和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华北陆块南部平顶山、巩义和宜阳地区平顶山砂岩4个样品的碎屑锆石主要为古生代岩浆锆石和前寒武纪变质锆石。其中,古生代锆石占13%,具有~259Ma、~318Ma和~435Ma的峰值年龄;前寒武纪锆石占87%,具有显著的~1871Ma和~2459Ma峰值年龄,还有两个仅由3颗锆石组成的不明显的峰值~812Ma和~976Ma。采用最年轻单颗粒年龄(YSG)限定地层最大沉积年龄的方法,确定出三个地区4个样品YSG年龄分别为249±8Ma、260±7Ma、252±7Ma和248±7Ma,与二叠系-三叠系沉积界线年龄251.0±0.4Ma相接近,推测平顶山砂岩的底界可能是二叠纪与三叠纪的接触界线,即华北陆块南部平顶山砂岩的地质时代应归属于早三叠世。根据平顶山砂岩的沉积和构造背景分析,以及与潜在物源区年龄图谱和值的对比,平顶山砂岩的主要物源区为华北陆块北部内蒙古隆起上的晚古生代侵入岩体和华北陆块的变质基底,次要物源区为北秦岭造山带加里东期的中-酸性花岗质侵入岩和~1000Ma花岗岩或被侵入的该地区的主要变质地层(秦岭群、二郎坪群和宽坪群)。根据平顶山砂岩最大沉积年龄和沉积物源区分析,结合平顶山砂岩下伏地层(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沉积物几乎全部来源于华北陆块北部的内蒙古隆起,平顶山砂岩上覆的石千峰组(除平顶山砂岩之外)的物源主要来源于北秦岭造山带的认识,推测平顶山砂岩可能是二叠纪与三叠纪之交沉积和构造环境变化在华北陆块南部的物质表现。  相似文献   
79.
张学斌 《地球》2014,(7):7-7
6月25日上午,湛河国土分局开展第24个全国“6.25”土地日宣传活动,活动紧紧围绕“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突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这一宣传主题,在河滨广场设立宣传点一个,采取了悬挂横幅、展出宣传图版,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材料,现场咨询等方式宣传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并接受群众有关土地方面的难点、热点问题的咨询,并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80.
平顶山十三矿己四采区底板灰岩的突水危险性评价为例,将熵权法(EW)和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耦合在一起,确定了突水影响因素的权重,并建立了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结果显示:十三矿己四采区二1煤底板标高-150~-350 m区域,不受底板灰岩水的影响,属于安全区;标高-350~-700 m 且不受断层影响的区域属于较安全区;标高-700 m以下及标高-350~-700 m且受断层影响的区域属于突水危险区。在前期突水资料少和数据量有限的条件下,EW-FAHP法能够较为客观地确定突水影响因素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