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72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庐山变质核杂岩成因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质核杂岩主要有 3种类型 ,即盆岭型、古老大陆边缘型和古陆核增生型变质核杂岩。这些变质核杂岩都是伸展型的 ,即它们是由于地区性的伸展作用所形成的 ,因此可以统称为伸展型变质核杂岩。江西庐山变质核杂岩由古老变质岩核 (下元古界星子群 )、褶叠层 (中元古界双桥山群 )和盖层三部分组成 ,按上述分类可划分为古老大陆边缘型变质核杂岩 ,因此它也是伸展体制下形成的 ,但前人对伸展体制是何时出现的还存在分歧。由于庐山变质核杂岩主体是庐山“透镜状山体”,它正好位于赣江断裂北段西侧 ,是夹在赣江断裂两条次级断裂——庐山西侧的沙河—…  相似文献   
12.
江西庐山发现古元古代结晶基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3.
1934年,李四光来到江西庐山,看着眼前完美的U型谷、冰擦痕和冰臼,他彻底地被震撼了。这,就是存在了至少50万年的第四纪冰川啊。而在20世纪初,一些外国专家断言“中国绝不可能有第四纪冰川遗迹”。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1°×1°格点再分析资料,对庐山夏季强降水的天气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和物理量计算,结果表明:台风是庐山后汛期暴雨或大暴雨产生的主要天气系统;台风暴雨分为A型和B型两种降水类型;涡度、散度、螺旋度、垂直速度、水汽通量与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与台风暴雨关系密切,物理量特征阈值对确定台风暴雨预报有一定指导意义;24°N~30°N、116°E~120°E为物理量特征区域,各物理量在特征区域中超过阈值时,庐山极有可能有暴雨发生。  相似文献   
15.
庐山出露的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层次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即最上面的未变质沉积盖层、中间韧性流变层、核部的变质基底,其间分别以上剥离断层和拆离断层为分界线。上部沉积盖层以脆性变形为主,中间韧性流变层变形程度不一,但远离拆离带变质变形逐渐减弱,而核部的变质基底以强塑性变形为特征。对变质核杂岩南北两条地质剖面的分析,得到三个构造层次的岩石变质变形及岩性变化特征。区域动力学分析反映变质核杂岩东部原拆离带在五里正断层附近。拆离带中多硅白云母压力计得出的变质压力为0.6~1.1 GPa;锆石U-Pb年龄测试得到变质核杂岩的隆升时代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6.
扼要介绍庐山的地貌,土壤,植被状况,对旅游资源的水续利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
作者根据庐山羊角岭红色泥砾的岩性特征,从地形和堆积物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庐山有第四纪冰川。  相似文献   
18.
朱蕾 《地图》2012,(5):100-105
农历八月十五这天,自汉代起,就有祭月、拜月的习俗。几千年来,祭月演变成了"赏月",月亮也与中秋节密不可分了。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空与地面观测资料,主要从形势场、温度层结、地理形势及地面气象要素等方面,对庐山2008年和2009年两次冰冻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庐山2009年冰冻灾害与2008年初中国南方出现的大范围冰冻灾害有些不同特点,2009年冰冻灾害更具有明显的庐山局部性特征。认为庐山冰冻灾害的出现主要决定于925—850hPa层次的温度层结,当层结温度降为0℃以下并伴有较明显降水时,并不一定需要太长时间和明显逆温层的存在庐山就可以出现冰冻灾害。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针对近年来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了解保护区内植被的分布及其变化,对于保护庐山境内的林业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利用2015—2018年Proba-V卫星100 m分辨率5 d植被指数产品,使用最大值合成法、Hants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平滑降噪处理,并采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分类,同时对庐山林地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 2015—2018年庐山林地随机森林分类的总体精度分别为85.00%、84.25%、84.75%、85.25%,Kappa系数分别为0.80、0.79、0.81、0.80。分类结果与LC-CCI、Globcover、Globeland30、MODIS等植被覆盖分类产品的对比分析表明,基于时序NDVI产品的随机森林分类器在空间分辨率和制图精度上都取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和较高的分类精度。② 庐山自然保护区内针叶林、阔叶林分布较为集中,混交林与竹林零散分布,其中,针叶林的分布面积最大,占比39.36%;竹林的分布面积最小,占比为14.63%。③ 2015—2018年间,庐山林地类型分布变化不大,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变化率均低于10%,阔叶林变化最小,竹林由于受到人类活动影响,4 a间变化幅度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