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34篇
  免费   2647篇
  国内免费   4282篇
测绘学   913篇
大气科学   10940篇
地球物理   2015篇
地质学   3036篇
海洋学   2136篇
天文学   208篇
综合类   488篇
自然地理   527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30篇
  2022年   436篇
  2021年   487篇
  2020年   435篇
  2019年   478篇
  2018年   361篇
  2017年   423篇
  2016年   431篇
  2015年   477篇
  2014年   691篇
  2013年   581篇
  2012年   664篇
  2011年   677篇
  2010年   701篇
  2009年   852篇
  2008年   767篇
  2007年   835篇
  2006年   833篇
  2005年   867篇
  2004年   736篇
  2003年   758篇
  2002年   679篇
  2001年   657篇
  2000年   663篇
  1999年   625篇
  1998年   582篇
  1997年   608篇
  1996年   630篇
  1995年   570篇
  1994年   506篇
  1993年   388篇
  1992年   420篇
  1991年   306篇
  1990年   374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5篇
  194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吕非 《黑龙江气象》1994,(3):40-40,49
介绍一种短期预报方法吕非1此方法命名为双雨区迭加法。在制作地区或单站气象预报时,经常无法确定降水量级,但往往可以确定与本区相连区域降水量的量级,然后将相连区域的雨量与本区降水量进行比较迭加,就可以得到本区的降水量的量级。我们称这种进行雨区降水量比较进...  相似文献   
942.
介绍了乌鲁木齐地区大降水自动预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系统的主要功能,并介绍了系统所具有的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化等特点,力图通过研制和使用这一系统,使单点大降水预报准确率有所提高,为实现天气预报的自动化、准定量化和现代化做一点工作。  相似文献   
943.
用建立地市级图形图像预报工作站的方法,提高省级以下气象台的预报业务自动化水平,改变地市台部分落后的手工分析图、统计图的作业方式,提高气象信息的综合应用能力,适应气象通信和天气预报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4.
利用新疆50个站的30年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新疆气温的气候噪音、替在可预报性、信噪比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新疆气温长期变化的预报精度问题。结果表明新疆气温的气候噪音、信噪比、潜在可预报性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  相似文献   
945.
使用NOAA/AVHRR数字化的云顶温度和未来12小时降水量资料,对新疆地区大降水落区进行了探讨,得出新疆地区大降水落区与云团的云顶温度之间的关系,并得到了新疆地区降水的云团天气模式。  相似文献   
946.
介绍1993~1994年度冬半年服务中的5天逐日日平均气温预报工作,简述了此项工作的预报方法,总结了预报经验。  相似文献   
947.
崔军文 《地质论评》1994,40(2):106-110
在综述有关青藏高原隆升的各种观点和模式后,依据青藏高原新生代变形和岩石圈组构特征,提出了高原隆升的新的动力学模式——岩石圈深层扩张模式。其基本观点是强调由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强烈俯冲造成岩石圈组构和变形的不均一性及岩石圈中存在的碰撞→收缩(重力不均衡)→伸展(均衡调整)的正向转变和由伸展→收缩的逆向转变的反复交替。据此将青藏高原的造山带划分为三种成因类型:喜马拉雅型、冈底斯型和昆仑型。  相似文献   
948.
中国南方泥盆纪板内盆地层序地层与控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国南方泥盆纪是加里东构造旋回后沉积在前陆盆地基底(华南统一陆块)上的盖层。为一套向上交深的倒置的楔形体,堆积在两侧受挟持的南北向空间内。泥盆系露头层序地层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具河流回春的低水位碎屑扇形体做为盆地内早期充填物,代表盆地基底与上覆层之间存在构造变动和海平面相对下降的信息;标志海平面上升到最高点的低速沉积物,以瘤状泥岩、瘤状灰岩和生物层叠加超覆在浅水台地上;高水位沉积体系和海平面相对下降时,台地转为陆上暴露环境,形成南北展市约200km的碳酸盐喀斯特,古溶蚀空间成为有用元素最有利的运移通道和卸截场所。  相似文献   
949.
钱塘江涌潮简析与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黔生 《水文》1994,(6):12-16
根据1991年观测资料,仑前潮位站出现涌潮184次,涌潮次数多少与江道地形变迁及上游下泄流量大小有关。涌潮高度在1.2-2.2m之间,与涨潮潮差成正比。涌潮潮时预报方法有传播时间法和隔日滞后时间法。涌潮高度的预报,可根据当天涌潮高度预测后一天涌潮高度,也可根据下游站的涌潮高度预报上游站的涌潮高度。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