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黄河流域水资源量持续衰减。以往水资源归因分析的研究主要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实测径流量衰减的贡献,对天然径流量衰减的原因关注不够,不利于支撑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基于黄河二元水循环模型评价不同时期黄河流域天然河川径流量,并采用多因素归因分析方法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对天然河川径流量衰减的贡献。结果表明,2016年水平年情景相比于1956—1979年水平年情景,花园口断面多年平均天然河川径流量减少114.6亿m3,其中气候变化、下垫面变化和社会经济取用水影响的贡献率分别为24.4%、25.0%和50.6%。从分区来看,兰州以上气候变化是主导因素,兰州以下人类活动是主导因素。为遏制天然河川径流量衰减的趋势,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应加强深度节水、刚性控水、适度增水、强化管水和立法护水。  相似文献   
52.
探讨了将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理论应用于城镇土地定级 ,并灵活应用最短路径算法计算某类定级因子到评价单元的实际距离 ,然后根据距离衰减公式计算该类因子对该评价单元的作用分值 ,通过评价单元上各类因子的作用分值叠加 ,求出该评价单元的土地级别 ,使得城镇土地定级更加科学合理 ,城镇土地级别范围也更加精确 ,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53.
中上新世是古气候研究领域的重要时期,研究此时期气候能为理解地球气候系统和预估未来气候变化提供帮助.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研发的通用气候系统模式的平板海洋模式组件CCSM4-SOM,模拟了相对于工业革命前期,大气CO2浓度、地形和地表类型改变对中上新世气候增暖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地形改变对全球年平均地表气温影响较小,但在地形降低较大区域其增温效果十分明显;大气CO2浓度增加导致全球年均地表气温显著增加,而且全球各纬度均有增温,由于海冰反馈作用,两半球高纬海域增温更为显著;地表类型改变在北半球高纬增温效应最为明显,部分地区增温幅度已超过大气CO2浓度增加所引起的增幅.总体来看,大气CO2浓度增加所引起的增温效应在全球年平均和全年纬向平均上表现显著,但在高纬局地区域,它的影响并没有地形和地表类型改变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54.
首先对2000~2011年中国关于气候变化归因和责任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统计,归纳总结了中国最近十余年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于现阶段研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提出我国在气候变化归因与责任领域研究的基本框架和大体趋势已经确立,"气候变化原因"研究,应在强化多方全面研究和改进研究工具的同时,注重人为原因的探究,将人为原因的探究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气候变化责任的研究,应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立场的前提下,寻求更有力的技术支持,特别是需要构建"全球有序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体系,开展更为全面的地球系统科学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55.
IPCC于2019年8月7日通过了《气候变化与土地特别报告》决策者摘要,报告第3章评估了气候变化与荒漠化的关系,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包括全球旱地(dryland)和荒漠化的范围、荒漠化过程与影响因素、荒漠化的检测与归因、荒漠化对自然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荒漠化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未来气候变化对荒漠化的影响与风险,应对荒漠化与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联系。在估计荒漠化变化、荒漠化变化检测与归因、荒漠化对自然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荒漠化对气候变化的反馈、应对荒漠化与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联系方面还存在不足。这些评估结果对我国认识旱地和荒漠化范围的变化、影响荒漠化因素、荒漠化过程、荒漠化变化检测与归因,荒漠化对自然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荒漠化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未来气候变化对荒漠化的影响与风险,以及防治荒漠化与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等都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6.
气候检测与归因的格兰杰检验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气候变化并探索其可能原因,引入了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在叙述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影响中国气温变化的若干因子进行了检验。论证了通过检验的因子与中国气温变化的可能物理联系,着重说明了二氧化碳增加对中国气温变化的影响,解释了我国增温滞后于全球气温变化的原因。由此证实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是气候变化检测与归因的一种有用的新方法。通过计算和分析,证实了格兰杰检验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57.
西南区域气候变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近年来西南区域气候变化原因分析上的主要进展.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展开分析,在自然原因方面,分析了海温外强迫、主要天气影响系统自身的变化以及太阳活动、冰雪覆盖等因子的影响;在人为原因方面,主要分析了温室气体、大气气溶胶的排放、土地利用的变化、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的影响.同时指出引起观测到的气候变化的因子十分复杂,相关问题的研究仍存在大量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8.
检测人为气候变化信号的“指纹”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9.
根据城镇土地定级估价的工作特点,研究基于GIS技术的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方法。在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现行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在GIS支持下进行城镇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以ArcCAD为支撑软件,进行了城镇土地定级估价软件的设计研制。用于自动完成定级估价因素/子分值计算。土地级别确定、基准地价测算及成果输入等,并以浙江城镇为例进行了应用实验。  相似文献   
60.
基于云模型的土地整理生态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云模型的基本理论和土地整理生态影响评价的步骤,构建了庙滩镇土地整理生态影响评价规则及其前后件云模型,采用云的不确定性推理算法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的合理转换,计算了庙滩镇土地整理生态影响评价因子分值和综合分值,并将其结果与综合指数计算法、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