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4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测绘学   333篇
大气科学   828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391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54篇
自然地理   20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41.
中国北方百年四季降水趋势与海平面气压形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钱维宏  刘大庆 《地理学报》2003,58(Z1):49-60
根据中国东部33站1884~1995年的四季降水进行了经验正交函数(EOF)开展,得到了前三个模态随时间的演变,重点分析与我国北方降水变化有关的趋势及与同期海平面气压距平的关系.夏季降水的第一模态反映在长江和黄河中部与华南沿海的降水位相相反.这一降水模态在20年前的变率较大.当夏季东北亚出现稳定的地面高压距平,中国东部处于气压槽中时长江和黄河中部降水偏多,而当地面高压距平稳定于我国西北和低压距平处于东部海上时降水为负距平.夏季降水的第三模态表现为以长江为界的南北反向变化.秋季降水的第二模态表现为以长江为界的南北反向变化,第三模态表现为东部沿海与西部的反向变化.这些降水模态与一定环流形势相联系,特别是秋季降水的第三模态受台风路径的环流形势所决定.冬季降水的第一模态中心也出现在长江和黄河中部,年代际变化的幅度趋于增强.对春季降水,第一模态表现为长江及其以北的降水与华南的降水反位相.2~3年变化幅度大于年代际变化的幅度.第2模态反映出华北和东北的降水与其它地区的降水位相相反,存在30年左右的位相转换关系.北方地区的春旱从1980年代开始有所加重.  相似文献   
42.
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国各省市区劳动力资源的产业和行业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在空间分布上东、中、西部具有差异,西部地区的西南和西北地区也存在差别,这种规律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区域差异。根据劳动力行业配置的区位熵排序结果,将各省市区分成4种类型:大都市型、沿海高工业化水平型、中等工业化水平型、中下等工业化水平型。这些类型具有自东向西有规律性的分布,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和工业化水平的东西差异相应。  相似文献   
43.
郑锡泉 《江苏地质》2003,27(4):242-245
将土地资产的理论与经验引进矿产资源管理,探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矿产资源市场经济制造,指出实现矿产资源性资产的市场机制是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它能够通过各级政府规划或者指导对资源的形势研究,预测其供求、价格和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推动资源的科学利用与有效保护,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和创建矿产资源性资产与产权管理的新机制,其实质是采矿权人根据国家法律,按统一的技术规定、规程、标准和要求,对其占用的资源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编制相应的动态报表、年度报告和统计报表。国家根据矿种类型,通过省市县建立不同层次的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进行产权管理。政府的监督管理主要由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与统计及核查机制组成。  相似文献   
44.
运用价格杠杆,实现水资源有效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宝军 《地下水》2003,25(3):129-130
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是实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建立节水型社会的重要保障。本文对如何推进水价改革,发挥水价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杠杆作用,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5.
46.
万永芳  秦乃岗 《华南地震》2003,23(1):98-100
2001年10月底广州东山湖水面出现宏观异常现象,市民怀疑为地震前兆异常。经过对异常的调查落实,结合广东省地震形势及前兆资料的分析研究,准确判断东山湖的异常现象并非地震宏观异常现象,消除了市民的不安与恐慌。  相似文献   
47.
从注记配置是一个NP难度问题这一观点出发,尝试性地将遗传算法用于点注记自动配置.在论述了遗传算法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点注记自动配置的基本模型,讨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点注记自动配置方法,并对其关键性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8.
本文利用近18年肇庆地区逐日观测资料,对肇庆地区各地出现低温霜冻的日数及站次数的年、月变化,初、终霜期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并对出现低温霜冻天气过程进行环流形势分类,浅析了环流特征的演变、气象要素的变化,提出了厄尔尼诺现象与低温霜冻的关系及低温霜冻与肇庆地区春节期间天气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有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在厄尔尼诺当年,肇庆地区该年的低温霜冻较少,强度较弱;在非厄尔尼诺当年,则低温霜冻相对较多,强度较强。本年低温霜冻强度较弱时,对应次年肇庆地区春节期间天气较暖和,阴雨天较少。低温霜冻气候及其天气过程变化特征的分析,对进一步改善低温霜冻预报、防灾减灾以及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柴达木盆地沙尘暴气候特征及其预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2000年柴达木盆地11个气象站的沙尘暴观测资料,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1980~2000年3月至5月的40次沙尘暴天气个例,从高空环流形势、地面冷空气路径、影响因子及其预报指标4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柴达木盆地春季沙尘暴天气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