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测绘学   185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641篇
地质学   149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周括  冉令坤  蔡仁  屈涛  陈蕾 《大气科学》2022,46(3):745-761
针对2021年6月15~17日发生在昆仑山脉北坡的南疆极端暴雨过程,本文综合考虑地形对暴雨发生、发展的作用后,利用地形追随坐标控制方程并采用Boussinesq近似推导建立了地形追随坐标的非静力平衡广义垂直运动方程。诊断结果表明,经向气压梯度力耦合经向散度项(项一)、垂直气压梯度力耦合纬向散度项(项二)和非绝热加热经向梯度项(项三)是激发暴雨垂直运动发展演变的三个主要强迫项。项一体现了偏北风逐渐增强,在昆仑山脉的阻挡下导致经向辐合增强,触发了垂直上升运动。经向气流辐合始终是对流活动最主要的强迫过程,其次为纬向气流辐合。在地形追随坐标形式下,经向和垂直气压梯度能够增强项一和项二。对流发展阶段,水汽辐合与非绝热加热过程增强了非绝热加热经向梯度,促进了垂直上升运动发展。在地形的影响下,对流层中高层西风过山气流波动特征明显。重力波活动导致的高层辐散进一步促进了山脉迎风坡对流活动。经向和纬向气流辐合、非绝热加热过程以及重力波活动等多个因素共同造成了此次南疆极端暴雨。  相似文献   
212.
田小甫 《地质与勘探》2012,48(4):840-846
[摘 要]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UDEC 软件,开展了结构面对岩质边坡地震动影响的数值 模拟研究,研究内容涉及结构面产状和位置变化对岩体边坡地震动放大系数空间展布的影响。根据岩 体边坡中结构面发育的一般规律,本文模型工况主要考虑与坡面相交的贯穿性结构面,模拟的主要物理 对象是层面、贯穿性长大软弱结构面等。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结构面越靠近坡顶,边坡上部的地震动响 应越强烈;顺倾结构面会使坡肩部形成更强烈的地震动响应;边坡越陡,坡顶和坡肩部的地震动响应越 强烈。上述规律对于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13.
表层土剪切波速的不确定性对地表设计谱平台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层剪切波速对地表反应谱有重要的影响。选取构建了不同场地类别的235个场地地震反应模型,人工合成了12条强弱及频谱特性不同的加速度时程,运用一维土层地震反应的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研究了不同地震动输入下表层土剪切波速的不确定性对设计谱平台值的影响,统计给出了表层土剪切波速的变异率与地表设计反应谱平台值间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地表设计反应谱平台值与表层土剪切波速的变异率呈负相关关系,即随表层土剪切波速变异率的增大而减小;不同地震波输入条件下各类场地类别地表设计谱平台高度与表层土剪切波速变异率的数学模型为一阶指数函数。  相似文献   
214.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天文导航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SINS/CNS/GNSS)构成的组合导航系统可有效提高飞行器的定位精度,而导弹等飞行器常用发射时刻的发射点惯性坐标系作为测量载体飞行的基准。为此,首先在发射惯性坐标系下推导并建立一种简洁的SINS/CNS/GNSS组合导航数学模型,该模型将SINS积分预报姿态四元数误差作为待估量,可避免姿态误差角与数学平台失准角之间的转换;然后分析定位误差导致的引力误差量级并合理简化,推导符合实际的精确测量噪声模型;最后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实现SINS/CNS/GNSS三种信息的有效融合。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有利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215.
夏季青藏高原低涡的切向流场及波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功  李国平 《气象学报》2011,69(6):956-963
从大气动力学原理出发,将高原低涡视为受热源强迫的边界层内涡旋,建立了柱坐标下满足梯度风平衡的低涡控制方程组,分析高原低涡切向流场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求解线性化涡旋模式,得出高原低涡中各类波动的频散关系及其特征,同时定性讨论了热力作用对混合波动的影响以及混合波动与高原低涡流场特征的联系.使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分...  相似文献   
216.
四川及邻区抗倒塌地震区划图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数字试验,分析了不同编图方法对地震区划结果的影响.基于四川及邻区的地震地质环境、地震活动特征,K2值特征,△Tg分布特征,考虑到地震区划图的继承性和连续性以及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衔接,提出了抗倒塌地震区划图编制的编制原则和方法,编制了四川及邻区的抗倒塌地震区划图.  相似文献   
217.
输入界面对地表加速度峰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输入界面对地表加速度峰值(Amax)的影响,在研究我国数百个工程场地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选取和构造了若干有代表性的场地剖面,利用目前工程上广泛应用的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一维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计算了4类场地在6种不同强度的地震动输入下的Amax.分析了每类场地的输入界面的改变对Amax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般强度...  相似文献   
218.
山东Ⅱ、Ⅲ类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颋 《中国地震》2011,27(1):92-98
利用山东地区实测的Ⅱ类场地358个钻孔和Ⅲ类场地140个钻孔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计算了各个钻孔不同超越概率的土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放大系数ks,结果表明:(1)同类场地土层放大系数ks值总体符合正态分布,既有相对集中性,也有离散性;(2)随着基岩面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ks值降低,且Ⅲ类场地ks值降低较Ⅱ类的更为明显;(3)Ⅱ类场地随着基岩输入面埋深的增加,ks值呈增加趋势,约达20m深后基本趋于稳定,而Ⅲ类场地基岩输入面埋深的增加对ks值的影响不甚显著;(4)Ⅱ类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的平均ks值(1.47)略高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使用的全国平均ks值.本文尝试讨论了山东地区Ⅱ、Ⅲ类场地不同强度基岩峰值加速度输入的ks调整值.  相似文献   
219.
利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以及2008年8月30日凉山州会理县—攀枝花市间6·1级地震中获取的四川省境内的地震加速度记录数据,分析了有效峰值加速度(EPA)与加速度峰值(PGA)对比结果及加速度数据有效值与地震烈度的相关性。得出了有效峰值加速度(EPA)与烈度的相关性较之地震峰值加速度(PGA)与烈度的...  相似文献   
220.
2011年1月1日新疆乌恰县西南发生MS 5.1地震,新疆强震动台网布设在震中附近的10个强震动固定台获取了这次地震完整的加速度记录,记录的最大加速度为80.08 cm.s-2。对10个强震动台的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常规数据处理,计算了地震烈度,并将计算的仪器烈度与现场地震宏观考察烈度进行了比较,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