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吴慧 《浙江地质》2011,(3):63-64
一是解放思想求突破。学习解放思想,制定干部年度学习计划,创新手机短信业务学习平台,实现每月集中学习和每周自主学习相结合。调研解放思想,班子成员带头调研,各科室单位专项调研,查找问题突破思想瓶颈。创新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2.
13.
2003年8月渭河洪灾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手机短信目前的发展前景,阐明气象部门对气象信息的管理应高度重视,不能简单地将气象信息廉价地批发给其它信息提供商,从而造成气象信息的严重贬值。  相似文献   
14.
手机短信遥控人工增雨地面焰条播撒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目前高山人工增雪(雨)的需要,研制成功一种采用手机短信进行遥控的地面焰条播撒系统。该系统采用手机短信作为点火信号,可远距离遥控点火,实现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自动化。系统由播撒装置、焰条、控制系统、控制软件4部分组成,播撒装置一次可装填焰条36支,每支焰条装BR-91-Y焰剂500 g,含AgI7.5 g。控制系统在手机信号覆盖的地方都可以实现遥控,而且对焰条的点火采用计算机软件控制,操作简单。应用该装置2006年4、5月在云南玉龙雪山进行了人工增雪试验,试验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具有应用推广价值。针对系统在试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5.
5月1日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国土资源局启动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预报预警对象为降雨诱发区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以泥石流、滑坡和崩塌为主。据了解,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形式发布到市、旗县区乡  相似文献   
16.

咸阳市专业气象台,根据气象台的预报来进行手机短信文件的编制。手机短信文件的文件名、日期、标点符号(全半角转换)易出现差错。天气情况复杂时,气象台预报发布时间较晚,手工编辑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省专业台传送文件。针对这些问题,用vb6.0编写了手机短信文件处理。

  相似文献   
17.
坚持公共气象信息发展方向——完善手机气象短信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公共气象信息本质和服务特点,并介绍了设计手机短信发布公共气象信息服务软件,以及目前国内外手机气象短信服务状况,其最终目的,为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城市人民日常生活和防灾减灾服务。  相似文献   
18.
浅谈手机气象短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洁 《四川气象》2004,24(3):60-62
手机气象短信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新闻性的通俗化、人性化的气象科技服务产品.它具有传输速度快、覆盖面广等优点。本文从气象短信的定位出发.结合各地的气象短信,从短信的创意和编写两方面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手机短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用手机收发短信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和需要,与此同时,天气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气象短信息便以其便捷、及时并且实用性强的优点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一种新的需要。基于此,2004年10月,我省的气象短信息平台在省专业气象台正式开通了。自平台开通以来,定制短信的用户数量逐年显著增加;并且随着全省手机拥有量的不断增加,我省气象短信业务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但是随着气象短信业务的不断扩展,使气象短信平台的管理与维护、以及逐渐增加的用户量和需要处理的用户咨询和投诉工作日益繁重,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我省气象短信业务的发展;这不仅影响了气象短信对全省气象事业的贡献,同时还降低了气象短信服务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吉林省专业气象台与吉林省移动通讯公司积极协商,并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于2005年对我省的移动气象短信息平台进行升级。由原有的服务管理平台升级为MISC系统管理平台(以下简称MISC平台),并于2005年9月成功地完成了MISC平台的升级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扩展,人们对气象服务的认识和需求在不断地增加,气象专业服务正逐步走进百姓生活。人们不仅通过广播、电视等传统手段收听、收看公益气象预报,还通过拨打“12121”、订制手机短信、上网查询等现代手段关注气象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