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538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建筑物防雷工程中接地体的设计安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物防雷工程中接地体的设计安装崔力王春玲(濮阳市气象局·457000)本文按规范要求,通过举例分析,解析了建筑物防雷设计中几个难点问题。实例:某一办公楼位于旷野,楼长78m、宽11m、高25m,平面楼顶,无防雷装置。下小雨之后两天测得该楼处土壤电阻...  相似文献   
52.
廖必军 《气象科技》2007,35(4):567-570
在高电阻率地区,建造符合要求且经济实用的地网一直是防雷工程施工的难点。因为组成地网的接地极的形状关系到材料利用效率和施工难易程度。提出了"多角辐散地极"的概念,设计制作了多角辐散地极,并选择了3个不同的地域环境,对这一设计技术进行了试验。通过与普通地网的比较,证明了在高阻率地区多角辐散地极组成的地网优于普通地网。通过对不同安装距离,不同降阻剂投放量的比较,确定了多角辐散地极的最佳安装方法,并根据试验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并联系数,得出工程量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53.
昆明坝子边界层贴地逆温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昆明2004~2006年08 h气象加密探空资料对昆明坝子贴地逆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昆明坝子贴地逆温年频率为59.9%,厚度为120 m,强度为0.9℃/100 m,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具有出现频率高,厚度小,强度略强的特点。昆明坝子贴地逆温频率、厚度、强度呈单峰型年变化,春季频率最高、厚度最厚、强度最强;夏季频率最低、厚度最薄、强度最弱,其变化受降水、风速、晴夜状况变化的影响。坝子地形是影响贴地逆温的重要因素,昆明坝子地形对坝内贴地逆温具有保护稳定作用,尤其是对辐散冷却逆温过程的保护,同时也影响贴地逆温的厚度和强度。昆明坝子贴地逆温存在辐射逆温、地形逆温、水体平流逆温的共同影响,但辐射冷却逆温是主导机制。  相似文献   
54.
2013年初桂北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Micaps资料和地面观测实况资料,对2013年1月3-5日桂北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寒潮天气过程的特点是降温快、回温慢,且过程日平均气温低;(2)此次寒潮过程的冷空气堆积过程完成后,是由横槽转竖引导槽后冷空气大举南下入侵广西,造成的桂北寒潮天气;(3)中暖下冷的逆温层结维持时间与降雪冻雨时段对应较好,逆温层结被破坏后,桂北的持续雨雪天气也宣告结束,气温开始逐步回升;(4)中低层水汽辐合及较强的槽前正涡度平流也是产生降雪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55.
本文对乌鲁木齐市2010年12月28日至2011年1月16日出现的一次典型持续重空气污染过程的天气形势和主要气象要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环流背景和低空逆温层的生消与大气污染状况有很好的关联性。傍晚到夜间多稳定大气层结及以小风或静风为主的地面风场特征易促进污染性天气的发生。在出现接地时,最易出现污染天气。空气污染指数与逆温强度和近地层大气逆温层底高关系密切,逆温层顶高在500~1000m时,利于大气污染的形成。  相似文献   
56.
高土壤电阻率建筑小区,一般都由若干单体建筑组成。涉及每一建筑所在土壤电阻率可能存在差异,区域越大也许土壤电阻率差异越明显。如果某一幢建筑遭受强雷击,可能雷击高电位反击效应殃及相邻建筑的家用电气与电子设备。舟山某商住小区的土壤电阻率实测值300~1000Ω·m、工频接地电阻实测值5.6~36.0Ω之间不等。就舟山某商住小区采用了换土、外引接地布置、使用降阻剂和等电位连接技术的降阻方法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合理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使整个建筑小区建筑接地装置形成联合共地,阻值降低到0.39Ω,说明高土壤电阻率建筑小区上述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7.
通过火力发电厂大型接地网与防雷检测实践,对气象部门涉足较少的电力生产企业防雷检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章介绍了火力发电厂生产系统流程和结构特点,以及电力系统安全作业要求,确定了重点检测区域、检测方法、检测标准和检测周期要求。为火力发电厂大型接地网防雷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哀牢山东西坡观测资料的分析,给出了暧带定量的定义,分析了山区暖带的时空变化规律,建立了由剖面基带气象站的气象要素来预报暖带厚度的方程。  相似文献   
59.
长接地导线源的一维解析解可以通过对电偶极源解沿导线方向积分获得,而三维模型中则难以直接加载。这里将长接地导线源看作多个电偶极源的组合,利用交错采样有限差分法,进行了直接计算电场总场的有限长接地导线源电磁场三维正演研究,并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正演模拟时为消除场源奇异性,用电流密度呈伪delta函数分布的等效源来代替点源。  相似文献   
60.
针对信息系统防雷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常见误区进行了分析总结。主要包括忽视接地系统的结构和布置,忽视SPD之间联动配合,忽略信息系统内部屏蔽和等电位连接,人为随意拔高建筑物防雷等级等几个方面的误区。不但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且提出相应对策。在实践中不仅收到了很好的防雷效果,也节约了大量物力财力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