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538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老君山中灵索道,不但架空线路长,而且位于雷暴多发区。其控制系统多为弱电设备,一旦索道的防雷措施不到位,人员和索道设备很容易遭受雷击。依据当地景区索道的雷灾历史、景区的地形特征、小气候特征、雷暴的气候学特征和2009-2011年的闪电定位资料,通过对雷电可能对栾川老君山景区索道造成的危害、雷电侵入途径以及致灾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根据景区地理、环境、气象和雷电活动特点,将外部的直击雷防护与内部的防雷电过电压、等电位、屏蔽以及完善的接地防护技术措施协调统一、进行综合防护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在栾川老君山风景区中灵索道防雷工程中实施后,防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2.
根据电涌保护器特点,对电涌保护器的二种简易的检测方法(外观检查和参数测试)进行分析,提出了易于操作的检测方法,供广大防雷检测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63.
1引言 沈阳市防雷检测中心2013年7月开展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业务,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重大建设项目以及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等提供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在评估工作中需要对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进行计算,获取准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测量出该区域的土壤电阻率。然而东北地区一年土壤表层的温度范围为-40-50℃。每年的4月上旬至11月上旬土壤电阻率的变化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4.
李军正  郑金达  陆力源  张玺 《浙江气象》2013,34(3):45-48,F0003
接地电阻是接地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电阻值是衡量接地系统有效性、安全性的重要参数之一.但是在一些高土壤电阻率地域,如何设计、改造接地装置并有效地降低接地电阻值,一直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现以已实施的一个高土壤电阻率地域接地装置改造工程为例,从土壤的水平分层结构、土壤的含水量及电解质、接地体之间的屏蔽效应、测试方法与测试设备等几大因素探讨分析了其对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影响,归纳和总结了各种降阻措施在不同情形下的利弊特点;阐明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域进行接地系统改造工程应掌握现场实况,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采用科学、经济合理的用材、降阻措施和接地结构组合方式来实现预期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解框架结构建筑物基础接地电阻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天气过程对其变化的影响,分析了2010年广州从化气象局框架建筑物基础接地电阻和相关气象要素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从季节变化特征来看,框架结构接地电阻相对较为稳定,月平均值2月最大为0.78 Ω,9月份最小为0.57 Ω,全年变化最大值约为0.21 Ω。统计季节变化曲线和暴雨过程发现,接地体电阻与1.5 m土壤温度和1.0 m土壤含水量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接地电阻减小值与暴雨的强度无明显的相关性。文中还对较长时间无降水的干旱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旱时框架结构接地电阻值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在夏季,干旱对接地电阻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6.
南京冬季浓雾的演变特征及爆发性增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7年12月18—19日,南京地区出现了一次持续20h的浓雾过程,其中能见度低于50m的强浓雾几乎占到整个雾过程的1/3。利用同期在南京市北郊的外场观测数据,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该次雾的演变过程、微物理结构及边界层特征,探讨了地面雾爆发性增强的成因。结果表明:本次雾在西南平流的增湿作用下触发生成;日出后,平流输送和地表蒸发提供了充足水汽来源,贴地层逆温因高空下沉增温而向上抬升且稳定存在,因此大雾得以维持;整个雾过程中雾滴数浓度、平均直径、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平均谱曲线均呈指数下降分布,雾滴集中在小滴端;两次地面雾爆发性增强均发生在夜间,其特征为各微物理参量明显增大,滴谱上抬拓宽;爆发性增强的原因是地表气温陡降、贴地层逆温增强及可充当雾滴凝结核的气溶胶大粒子数增多。  相似文献   
67.
涂仁忠  冉国辉  杨明 《贵州气象》2012,36(Z1):34-37
余庆县黔地水乡大酒店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电子设备也比较多,一旦遭受雷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该文参照GB50057-2010规范,根据酒店所处的地理位置、土质、气象等自然环境的特点,确定了防雷等级,从接闪器、均压环、引下线、地网、电缆以及电源系统与信号系统等方面,详细描述了余庆黔地水乡大酒店1号楼的防雷设计,达到了综合防雷设计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8.
黄河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33(1):67-68,72
简述ADTD闪电定位探测仪的安装、调试的注意事项,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日常维护维修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9.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站2006年4月10日一次强沙尘暴前后连续5天地面、土壤中、以及80 m高塔站梯度观测系统的各气象要素资料,详细地分析了该沙尘暴前后不同沙尘天气日各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这次沙尘暴是南疆气温持续回暖、热低压强烈发展、沙尘暴和浮尘天气持续时间长的一次南疆东灌型强沙尘暴过程.温、湿廓线在沙尘暴过境时,因强湍流交换,整个近地层大气基本上处于中性层结,沙尘暴日为降温增湿的过程;沙尘暴日前后大气层结发生了转变,破坏了晴天正常的逆温、逆湿结构.风速廓线在沙尘暴日满足对数律关系,而在沙尘暴日前后的天气里,风速较小,规律性差.沙尘暴过境时0O cm和5 cm地温变化趋势与1.5 m气温相似,过境前1.5 m气温比5 cm地温达到峰值的时间约提前1~2 h,过境后反而又滞后1~2 h.  相似文献   
70.
微电子信息设备在我国应用日益广泛,此类设备因瞬态过电压损坏的事故经常发生.结合榆林大柳塔神华集团神东石圪台煤矿调度中心计算机房雷电防护工程实例,从接地、分流、均压、屏蔽等方面综合阐述对微电子设备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