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538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基于MTSAT卫星的我国东部沿海雾区的自动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希  胡秀清 《台湾海峡》2008,27(1):112-117
本文综合运用可见光反射率阈值法,3×3像元空间一致性检测法,红外亮温阈值法及双通道差值法,建立全天候海雾遥感监测算法,并利用MTSAT卫星资料,对2006年4~5月间我国东部沿海海雾进行个例监测试验,并进行卫星图象的目视真实性检验.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实现云雾自动分离.在夜间,能有效分离低层云雾和晴空像元;当出现逆温雾时,雾仍可以被有效地判识出来.  相似文献   
652.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AMDAR资料,对2008年11月1日首都机场冷锋过境前后风切变现象及其可预报时效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在冷锋过境前后,首都机场存在多种形式的风切变,有高空槽前后的水平风切变、高层和中层急流轴引起的水平风切变、冷锋前逆温层顶上下的水平风切变和地面锋面过境时跑道面上的水平和侧风切变。对各种风切变的可预报时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53.
接地电阻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接地电阻的概念接地电阻 ( Rg)是表示接地体接地状态是否良好的主要技术指标 ,但它是一个很抽象的物理量 ,简单的讲就是指当接地装置被注入电流 I时 ,装置上的电位相对于远方零电位的升高值 U对 I的比值。Rg 虽具有与直流电阻相同的量纲 ,但它的值实际上是土壤电阻率ρ与电容 C的比率乘以介电系数 ε,因此确切地说应称为接地阻抗 ,即Rg=U/ I=ε· ρ/ C2 常规测量方法适用常规方法测量接地电阻的原理电路如图1所示 :图 1 测量接地电阻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 Rg 为被测接地体的接地电阻 ,S1和 S2分别为电压极、电流极距被测接地体…  相似文献   
654.
利用贵州省84个台站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逐月海表温度资料,对2008年和2011年贵州省出现的两次超强凝冻过程的降温幅度、影响站次、海温背景、环流场、温度场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等强度的东部型拉尼娜事件是两次过程的有利气候背景,东亚地区500 hPa 西高东低的距平分布、850 hPa切变线的稳定维持、700 hPa西南急流、温度场上逆温区以及温度垂直剖面图的800~600 hPa之间的融化层均是两次过程的有利的形势条件。而2008年过程对应850 hPa切变线位置更为靠北,且其西南急流范围/强度、逆温区面积/强度、冷平流强度、融化层厚度/持续时间/中心温度均较2011年的明显偏强,这是导致2008年冬季凝冻过程影响更为明显的原因。  相似文献   
655.
通过介绍接地电阻测试原理,分析了接地电阻测试工作中出现各种误差的原因,并指出了解决方法,对从事防雷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测量接地电阻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56.
朱丽  张庆池  王琴  刘俊 《气象科技》2022,50(2):243-253
2020年1月12—15日江苏泰州发生了一次较强的雾〖CD*2〗霾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1°×1°)及空气质量资料等,对此次过程的演变特征、成因、气团后向轨迹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具有日变化特征,霾期间对应的PM2.5和PM10浓度、空气质量指数相较于雾略高,这与大雾造成的湿沉降有关。此次东路冷空气对泰州影响较弱,前期易造成污染物在本地聚集。夜间至清晨相对湿度90%以上,风小,弱的垂直交换为雾的形成提供了较好的热、动力条件。白天相对湿度减小至80%,风速增至2 m〖DK〗·s-1,此时大气污染物浓度较高,雾转换为霾。13日900 hPa以上暖平流增强,边界层内逆温和90%以上相对湿度的存在,使得雾和霾均加强至最强。此外,分析气团的后向轨迹特征发现,霾天气期间500 m以下气团稳定少动。14日500 m以上清洁气团向低空补充,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霾减轻。15日傍晚,风力增强并伴有降水出现,雾〖CD*2〗霾过程结束。  相似文献   
657.
针对雷电入侵机房的途径和危害,采取相应的防雷设计;机房的防雷设计包括外部防护和内部防护,外部防护主要指机房所在的建筑物的防雷保护,内部防护包括屏蔽、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系统、过电压防护和综合布线等措施。  相似文献   
658.
利用乌鲁木齐市L波段雷达系统探空资料,对2014—2016年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乌鲁木齐机场雾日、非雾日,雾日中持续浓雾日和非持续浓雾日的低空温、湿、风等气象要素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雾日较之非雾日,近地层湿润层更厚,贴地逆温更厚更强(顶高950 m,强度0.55 ℃/100 m)。风速普遍略小于非雾日,地面为西南风,低空东南风厚度大,起始高度低于500 m,最大风速层低于1200 m。(2)持续浓雾日较非持续浓雾日,贴地逆温或悬垂逆温的第一逆温层底高和顶高更低,平均逆温强度更强,地面西南和近地层偏南风频数大,低空型东南风较强。第一逆温顶高低于600 m,悬垂逆温底高低于100 m,逆温强度大于0.55 ℃/100 m,低空型东南风起始高度高低于300 m,600 m高度以上东南风风速大于等于8 m/s等条件有利于持续浓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