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537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化工企业防雷及防静电接地检测工作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工企业大多储存有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质,防雷减灾工作十分重要。根据有关化工企业防雷检测规范,结合多年来在化工企业实施防雷防静电装置定期检测工作的实际情况,作者从做好检测前的准备工作、防直击雷装置检测、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装置检测、防静电装置接地检测、接地电阻的测试、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护和工作完毕后应注意事项等多方面,探析了化工企业防雷防静电装置定期检测工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并举例说明。最后提出:化工企业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是一项范围广、要求高、涉及内容多且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技术工作,需要检测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较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和运用防雷防静电检测技术规范,熟悉各种化工产品的化学特性,掌握现场检测要点,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测,为化工企业的防雷防静电安全把好关。  相似文献   
82.
江西持续性冻雨的行星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常规气象地面观测资料和NECP 2.5°×2.5°的再分析资料,对1959—2008年期间发生在江西的持续5 d及以上的冻雨天气过程进行行星尺度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江西持续性冻雨天气期间,500 hPa高纬度地区的阻塞高压、中纬度的低槽以及低纬度的分裂小槽和地面沿中国中东部侵入的强冷空气有利于江西持续性冻雨天气的维持;同时,700 hPa有来自低纬地区的稳定的"湿舌"和西南急流存在,不仅有利于中层逆温结构的形成,也是水汽输送的主要机制。距平相关分析得到,持续性强冻雨天气发生期间,海平面气压、1 000~500 hPa和1 000~925 hPa厚度场的距平相关系数基本都在0.7以上,多数情况下达到0.8以上,表明江西持续性强冻雨天气期间高层和底层的天气系统是稳定少变的。  相似文献   
83.
根据2009年6月江西省九江一次雷击事故现场的勘察结果,利用雷电监测数据和剩磁检测数据对雷电流大小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造成雷击事故的可能原因有三方面,分别是电源SPD的保护级别不够、SPD的容量太小、接地引下线过长和截面积太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84.
利用探空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对1959—2008年发生在江西的典型冻雨天气过程的大气垂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冻雨的形成与大气饱和层、冰晶层、暖层、逆温层、冷层及特征物理量等因素的关系密切。对流层中下层的大气呈饱和或准饱和的逆温状态,饱和层顶位于暖层之上是冻雨发生的主要层结特征。冰晶层底部的平均高度为675hPa,平均厚度为2309m;暖层底部的平均高度为834hPa,平均温度为4.1℃,平均厚度为1765m;逆温层的平均温差为7.5℃;冷层的平均厚度为1668m,平均最低温度为-3.9℃;平均地面最低温度为-1.2℃;冻雨发生时大气整层比湿积分指数须增大为1000以上,干暖盖强度指数须降到-5℃以下。  相似文献   
85.
简要介绍共用接地技术的几种形式及各自优缺点,针对共用接地措施在实际设计施工中存在的误区和常见问题,探讨和分析共用接地的技术要求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6.
刘德福  零磊  刘庆有 《吉林气象》2010,(3):30-31,48
高山移动通信基站处在雷电相对活跃的环境,易遭雷击。如何减少雷击灾害,是摆在移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简述了高山移动通信基站应采取的防雷技术与措施,希望对解决移动通信基站防雷难题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7.
风切变对飞行的影响及其预报时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连  付强  王科  丁叶风 《气象科技》2010,38(2):170-174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AMDAR资料,对2008年11月1日首都机场冷锋过境前后风切变现象及其可预报时效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在冷锋过境前后,首都机场存在多种形式的风切变,有高空槽前后的水平风切变、高层和中层急流轴引起的水平风切变、冷锋前逆温层顶上下的水平风切变和地面锋面过境时跑道面上的水平和侧风切变。对各种风切变的可预报时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8.
大连地区辐射雾与平流雾边界层温度场及风场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程相坤  蔡冬梅 《气象科技》2010,38(4):427-431
选取2008年3月和6月出现在大连及其沿海地区的辐射雾和平流雾过程,采用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探测资料、能见度仪自动观测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其边界层温度场及风场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性质不同的大雾(辐射雾和平流雾)具有共同特征:都产生于纬向环流背景,中层东南暖湿气流为大雾的形成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热力条件。但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底层东北风平流降温是辐射雾生成的重要条件,却造成了平流雾的消亡,底层东南风是平流雾生成的条件,却对应于辐射雾的消亡;辐射雾逆温厚而强,平流雾则为弱的逆温或无逆温;辐射雾生消演变对应于大气层结由稳定发展为不稳定,平流雾则对应于由不稳定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9.
结合某110kV变电站的工程技术数据,分析接地网设计参数对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影响程度,提出了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变电站的接地施工设计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0.
对烟花爆竹厂房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分析,提出符合防雷技术规范要求的烟花爆竹厂房的雷电防护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