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闪电VLF/VHF信号大容量采集系统及其现场实验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简要描述了闪电VLF/ VHF信号大容量采集系统的硬件构成、 软件设计以及现场实验等情况, 并对系统观测到的一次云地闪电和一次云内闪电的过程VLF/VHF辐射特征进行了个例分析, 初步分析结果揭示了以下一些有趣的新现象: (1)无论云闪还是地闪都以一个间歇性的大双极性脉冲列为启动标志, 并伴随强烈的VHF辐射。云闪和地闪初始击穿大脉冲序列波形特征明显不同。(2)地闪的云内放电以及云闪放电都产生一类特征性的VLF辐射, 该辐射表现为一个脉冲半宽3~4 μs、 出现频率105个·s-1的快脉冲列。该过程同时伴随明显的VHF辐射。(3)回击主峰期间VHF辐射相当微弱。闪电过程中最强的VHF辐射起源于以下云内放电过程: (a) 云闪和地闪的初始击穿过程; (b) 云内K过程和c回击主峰后100~250 μs期间的云内放电。上述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了本系统在闪电放电物理研究方面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中川地区一次负地闪的起始过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利用GPS同步的多点慢天线电场变化仪在甘肃中川地雷暴过程中测量得到的资料,对一次负地闪的起始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地闪产和在击发之前常有持续170-300ms的去2内放电过程发生,它可有数据不等的K变化组成。  相似文献   
13.
闪电的20MHz辐射与放电过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利用一台窄带高频接收机对20MHz的闪电辐射场进行了测量,并利用一慢天线电场变化仪配合观测以区分对地放电中的各放电过程,得到了地闪各闪击过程及云闪的辐射强度和辐射时间。我们认为云闪的K变化、地闪中的第一次闪击是20MHz的最强辐射源,以后的闪击次之,并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