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83篇
  免费   3945篇
  国内免费   6041篇
测绘学   888篇
大气科学   4224篇
地球物理   3613篇
地质学   10666篇
海洋学   2409篇
天文学   134篇
综合类   845篇
自然地理   1090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664篇
  2022年   775篇
  2021年   754篇
  2020年   695篇
  2019年   871篇
  2018年   705篇
  2017年   660篇
  2016年   635篇
  2015年   743篇
  2014年   1181篇
  2013年   926篇
  2012年   1058篇
  2011年   1081篇
  2010年   1088篇
  2009年   1168篇
  2008年   1080篇
  2007年   959篇
  2006年   941篇
  2005年   842篇
  2004年   740篇
  2003年   711篇
  2002年   608篇
  2001年   566篇
  2000年   519篇
  1999年   454篇
  1998年   461篇
  1997年   453篇
  1996年   421篇
  1995年   373篇
  1994年   335篇
  1993年   231篇
  1992年   241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233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5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波浪掀沙、潮流输沙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9,自引:7,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祖德  王桂芬 《海洋学报》1993,15(1):107-118
在淤泥质海岸上,促使岸滩演变的基本动力过程是波浪掀沙、潮流输沙.它与岸滩演变、港口回淤、航道淤积、闸下淤积等许多问题有关.本文重点介绍波浪掀沙、潮流输沙及海底演变过程,论述其数值模拟的数学理论即各种动力因素的控制方程及地形演变方程,论述波浪掀沙、潮流输沙的物理过程.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验证,并确定模拟演变过程的几个重要参数,如潮流底部剪切应力、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底部剪切应力、风对水面的剪切应力以及波浪剩余动量流等,为正确的模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文章通过应用实例说明此模拟是正确的,可应用于该领域内的各种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122.
123.
124.
本文应用Bousinesq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非线性波浪数值模式,并应用该模式对由航道开挖所造成的水深结构变化对波浪传播产生的异常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从结果分析可知,这种异常波浪局部增大现象是由于入射波与航道夹角过小,使波浪无法折射入航道,而在航道两侧反射并与直接入射波叠加的结果。因此对于由水深的变化产生的波浪反射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5.
迎风有限元法在三维潮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文军  陈虹 《海洋与湖沼》1997,28(3):320-327
为研究和开发迎风有限元法在河口海岸三维波数值模拟中的应用,并为建立三维物质扩散模型,最终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基础,以非线性浅水波方程为基础,采用一咱平面迎风有奶元与垂向工有限差分相结合地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三维潮流数学模型,基地实际的物理过程,在计算中将三维流动分成外重力波和内重力波,耦联求解潮位和流速的空间分布。应用本模式计算了天津新港附近渤海海域的三维潮流运动,以较高的分辩率揭示了潮流空间结构特  相似文献   
126.
河口最大浊带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7.
台湾地形地台风Dot运动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功能,高分辨率的中尺度数值模拟CSU-RAMS改为嵌套网格的台风数值模式,并且用该模式成功地模拟出台风Dot在台湾地形影响下产生不连续跳跃式的异常路径,分析了产生这种异常路径的原因是地形诱生低压发生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8.
选择常规镀镍配方,对用天然海水与用水配制的镀液进行对比试验。 Ⅰ.工艺规范 Ⅰ.1.电镀液配方 选择两种普通镀光亮镍工艺。 配方1 硫酸镍250g╱L,氯化镍30g╱L,硼酸35g╱L,糖精0.6g╱L,1.4-丁炔二醇O.3g╱  相似文献   
129.
珠江河口西南风强迫下潮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芸  任杰 《海洋通报》2003,22(4):8-14
采用Backhaus三维斜压模型模拟了均匀西南风场对珠江口近岸海域的影响,并与无风情况作了对比;通过对珠江河口盐度场及风生环流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模型较为真实地再现了夏季珠江河口的水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0.
冲绳海槽浮岩包裹体的测温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浮岩中斜长石斑晶中的包裹体及玻璃基质中的包裹体首先进行双面光薄片的镜下观察,然后进行了系统的均化法与爆裂法测温试验。观察与试验结果表明:(1)斜长石中的包裹体均为玻璃质+气泡的两相包裹体,未发现气—液包裹体。固化包裹体为玻璃质,非晶质的固化包裹体外即是大量的气泡,特别是基质当中气泡更为发育,说明熔浆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性组分,同时也说明包裹体形成于较浅的地质条件下。(2)长石中包裹体的均化温度不受包裹体特征不同的影响,均化温度分布范围从910—1250℃,峰值明显,计算的均化温度为Tz=(1081.4±177.9)℃,但还存在有高于1250℃的均化温度峰。包裹体均化法测试结果说明浮岩中斜长石的形成过程至少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岩浆温度在1200—1300℃左右,在此温度下形成的是An值较高的基性斜长石,同时结晶的还有辉石等矿物,斜长石结晶第二个阶段时的熔浆温度在1100℃以下,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长,跨越的温度范围大,应是岩浆在近地表和岩浆喷出过程中的岩浆快速冷却期,同时伴随有矿物大规模晶出。(3)包裹体中的气相部分均聚合成圆形或近圆形,说明温度下降速度较快。斑晶斜长石中部分包裹体与基质玻璃中包裹体的形成温度是连续变化的,这一事实应该与冲绳海槽特殊的地质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