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55篇
  免费   4123篇
  国内免费   6432篇
测绘学   1098篇
大气科学   8157篇
地球物理   2374篇
地质学   9217篇
海洋学   3094篇
天文学   262篇
综合类   1186篇
自然地理   1622篇
  2024年   174篇
  2023年   652篇
  2022年   820篇
  2021年   825篇
  2020年   733篇
  2019年   853篇
  2018年   639篇
  2017年   660篇
  2016年   639篇
  2015年   746篇
  2014年   1274篇
  2013年   1087篇
  2012年   1123篇
  2011年   1140篇
  2010年   1148篇
  2009年   1176篇
  2008年   1136篇
  2007年   1078篇
  2006年   1034篇
  2005年   960篇
  2004年   895篇
  2003年   893篇
  2002年   821篇
  2001年   840篇
  2000年   636篇
  1999年   584篇
  1998年   604篇
  1997年   629篇
  1996年   617篇
  1995年   543篇
  1994年   466篇
  1993年   373篇
  1992年   341篇
  1991年   289篇
  1990年   221篇
  1989年   184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南海环流的一个两层模式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本文用一个两层模式,对黑潮在南海海盆中诱导出现的环流现象进行机制性的模拟.文章表明南海环流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在东沙群岛附近存在约280d的周期性的气旋涡系统的盛衰现象,进一步证实了南海北部陆坡外的西(西南)向海流实际上是气旋涡南侧的循环海水再向北流动的再循环水,并指出该海流具有很强的斜压性;文章还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黑潮入流有可能向西侵入南海北部,从而形成反气旋式的套状流结构.  相似文献   
162.
本文采用美国新一代的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SLOSH),对影响杭州湾9次显著的台风风暴潮进行了模拟实验,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表明,该模式在我国具有应用价值和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3.
灰色系统理论在建立海面石油烃风化模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以n-C17/n-C20、Pr/n-C20、n-C18/n-C20、Ph/n-C20为指标,用最大矩阵元模糊聚类法探讨了风化一个月的任丘原油和30#重柴油与其他常见的7种油间的油种鉴别问题,确定了4种石油烃为表征油种的风化指标,并对其风化指标建立了灰色风化模式GM(1,1).研究结果表明,GM(1,1)风化模式的精度优于指数回归法,可用于一个月内的海面石油烃风化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4.
派比安台风对上海黄浦江潮位的影响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徐建成 《海洋预报》2001,18(1):1-10
2000年派比安台风产生的历史第二高潮位对上海的防汛带来严重影响。本文通过比较历史上的风暴潮,从动力机制、天文高潮与增水极值相碰头,潮波共振和水利工程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这次风暴潮造成的高水位,及台风余振期边缘波的影响,并用SLOSH(Sea,Lake,Overland Surge from Hurricanes)模式模拟了这次风暴潮,为防台减灾的正确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5.
Presented here is a compact explicit difference scheme of high accuracy for solving the extended Boussinesq equations.For time discretization,a three-stage explicit Runge-Kutta method with TVD property is used at predicting stage,a cubic spline function is adopted at correcting stage,which made the time discretization accuracy up to fourth order;For spatial discretization,a three-point explicit compact difference scheme with arbitrary order accuracy is employed.The extended Boussinesq equations derived by Beji and Nadaoka are solved by the proposed scheme.The numerical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At the same time,the comparisons of the two numerical results between the present scheme and low accuracy difference method are made,which further show the necessity of using high accuracy scheme to solve the extended Boussinesq equations.As a valid sample,the wave propagation on the rectangular step is formulated by the present scheme,the modelled results are in better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an those of Kittitanasuan.  相似文献   
166.
主要介绍了我国近的来在海岸工程设计,建设中有关海浪数值模拟及环境参数选取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7.
168.
胶州湾三维变动边界的潮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基于Blumberg等(1986)的河口、陆架和海洋模式,引入变边界处理技术,建立了胶州湾三维变动边界的潮流模型,模型以σ-正交曲线坐标下三维非线性潮波方程为基本方程,引入2.5阶瑞封闭方程组,采用分裂算子法数值求解方程组,利用湍封闭方程求解垂直紊动粘滞系数,采用干湿网格方法模拟潮流漫滩过程,三维变动边界潮流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69.
170.
大西洋温盐循环的演变:早渐新世北大西洋深水开始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和大洋盆地形状的急剧变化标志了新生代的开始。不断增加的证据表明了在早新生代(约55 Ma)的极端温暖时期,主要存在于南大洋的深水层形成了与现代模式根本不同的循环模式,并在北大西洋北部及南大洋形成了深水层。早新生代模式向两极模式的转变出现于何时?该转变的主要作用力如何?巴拿马地峡(4·2 Ma)的形成被认为是代表了深水循环向两极模式转变的最后作用,它使湾流将盐度较高的暖水带到北半球高纬形成北大西洋深层水(NADW),现代NADW由来自Nordic海和拉布拉多海的深水组成。然而,通常认为北大西洋的深水形成的最初阶段只有Nordic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