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96篇
  免费   5553篇
  国内免费   6160篇
测绘学   10101篇
大气科学   9931篇
地球物理   6174篇
地质学   12354篇
海洋学   4231篇
天文学   307篇
综合类   3039篇
自然地理   3972篇
  2024年   303篇
  2023年   1208篇
  2022年   1411篇
  2021年   1657篇
  2020年   1216篇
  2019年   1677篇
  2018年   1106篇
  2017年   1277篇
  2016年   1189篇
  2015年   1572篇
  2014年   2430篇
  2013年   2140篇
  2012年   2407篇
  2011年   2320篇
  2010年   2230篇
  2009年   2336篇
  2008年   2726篇
  2007年   2228篇
  2006年   2017篇
  2005年   1915篇
  2004年   1703篇
  2003年   1890篇
  2002年   1545篇
  2001年   1347篇
  2000年   1071篇
  1999年   874篇
  1998年   882篇
  1997年   834篇
  1996年   764篇
  1995年   742篇
  1994年   637篇
  1993年   493篇
  1992年   528篇
  1991年   378篇
  1990年   327篇
  1989年   326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0篇
  1954年   9篇
  1948年   9篇
  1942年   8篇
  1941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81.
利用1980~2001年封丘县夏蝗发生资料和同期该地区气候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法,分析了气候条件对夏蝗发生的影响,并找出了一些预测夏蝗发生的定性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982.
HUBEX强化观测期雷达测雨在水文过程模拟中的应用(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全球能量与水循环亚洲季风试验区的淮河黄泥庄水文站控制的史河流域(805 km2)为研究区域,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栅格水流流向,构建数字流域及空间拓扑关系;然后,将阜阳雷达观测数据经过订正校准后作为研究区内每一栅格单元上的雨量输入,并在每一栅格上应用新安江模型构建产流模型;再根据每一栅格至流域出口断面-黄泥庄水文站的距离,运用Muskingum方法进行汇流演算,从而获得黄泥庄站的流量过程。计算结果显示,从1998年5月31日-8月3日的强化观测期内模型确定性系数为92.41%,其间4场洪水的确定性系数分别为85.64%、86.62%、92.57%和83.91%,高于应用地面雨量计观测的数据计算的结果。这说明雷达测雨数据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当它应用于水文过程模拟时优于地面雨量计资料,基于栅格的水文模型为充分利用雷达数据提供了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983.
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个例分析及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5年7月25—28日高原上连续数日出现MCSs的现象进行了红外云图特征及其演变、大尺度环境背景场和对流有效位能的分析。可以发现,所有这些MCSs有着相似的日变化演变过程;它们的初始对流在中午由于日射加热开始活跃,之后迅速发展,这些MCSs在后下午形成,在傍晚达到最强,之后逐渐减弱。其中26日MCS最为强大,它是在单一的强大的近于圆形的高原反气旋高压背景下受强的低层热力强迫和条件不稳定的驱动而发生的。这些发生条件都与高原本身的热力作用紧密相关,所以它的发生发展主要与高原特有的较为纯粹的热力因子相联系。28日MCS是另一个很强的MCS,它明显地受到中纬度西风槽的斜压区的影响,这二个很强的MCS有着不同的发展机制和显著不同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984.
梁钰  王蕊 《河南气象》2003,(1):14-16
分析了2002年5月多雨期的环流形势演变特征以及河南省出现大范围降水过程时的影响系统、物理量资料等,揭示了2002年5月河南省多雨的天气学成因,得出了5月份强降水预报的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85.
利用河南省均匀分布的50个台站自建站至1997年近50年的定时降水资料,分析了河南省日小雨、日中雨、日大雨降水过程出现次数和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结果显示,河南省日小雨、日中雨降水过程一年四季均可出现,日大而过程主要出现在3~11月份,冬季仅在豫南一些台站出现,各级降水过程出现次数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出现最少,夏季出现最多,其地理分布随测站纬度、拔海高度、地形地貌不同有较大差异;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其最大值多出现在冬季,春秋次之,夏季最小,地理位置差异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986.
利用1970~2000年安阳市高温天气资料和实时资料,分析了安阳市2000年6~7月两次区域性连续高温天气的天气形势、地面要素特征、地形影响及高温天气变化周期,揭示了高温天气的成因,找出了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987.
2002年7月11—15日洛阳市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2002年7月11~15日洛阳地区连续高温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演变特征,提出了洛阳高温天气、特别是连续性高温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988.
利用1980~200l午封丘县夏蝗发生资料和同期该地区气候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法,分析了气候条件对夏蝗发生的影响,并找出了一些预测夏蝗发生的定性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989.
杨莲 《青海气象》2003,(2):19-21,26
本文利用地处西宁市城区的省局大院观测点、甘里铺气象站、新宁广场、康乐新村4个不同地点、不同下垫面2002年7—9月的气象观测资料,探讨了城市内不同下垫面的气温特征及差异研究,并通过计算气温与不同下垫面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线性相关较好。因此通过气温经过订正后可预报不同下垫面和不同背景下的湿度,为高原城市气候深入研究、城市绿化布局、城市规划决策、城市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0.
柴达木盆地干旱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青兰 《青海气象》2003,(2):33-34,57
本文分析了柴达木盆地的干旱程度及造成柴达木盆地干旱的主要原因,发现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动力作用和屏障作用是造成柴达木盆地干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