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PPP在地震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学是一门观测科学,因此分布在地球上不同地方地震仪所观测、记录的地震数据是地震学这门学科开展研究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如何迅速有效地把地震数据从台站汇集到数据管理中心,以及高效率地从数据管理中心分流到搞研究的地震学家们的手中,它一直是测震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它关系到地震监测部门快速报出地震的参数用于社会的防震减灾服务,也关系到地震学家们利用地震数据的研究.  相似文献   
64.
地下流体数字化改造中几个技术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秋龙  陈华静 《地震》2006,26(1):107-114
总结了地下流体前兆台站数字化改造中遇到的问题,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探索解决方法。 介绍了井口、 脱气、 集气装置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对比分析了数据传输中几种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为“十五”地下流体前兆台网数字化改造和未来地下流体台网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VPN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要介绍VPN技术的应用、原理与搭建,并介绍了两个应用实例。显示了VPN技术在防震减灾工作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
自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从美国引进的综合电法仪器GDP-32Ⅱ电法工作站通过验收以来,已在“宁镇成矿带鸡笼山一黄梅山地区深部铜多金属普查”等6个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悉,该系统具有大功率、集成化的特点,可进行包括IP、CSAMT、TEM等3大类方法的数据采集,配套软件可实现数据传输、预处理及反演,该系统是目前全球主流电法工作仪器之一。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轻型感应耦合数据传输温盐链系统功能、组成和设计过程.该系统用于测量不同深度处温盐的动态变化,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布放方便、自成系统的特点,可以应用于水质监测浮标,表面漂流浮标等多种小型平台,测量数据可以服务于水产养殖、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气象和海洋监测预报、军事监测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68.
VPN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公用网络安全地对企业内部专用网络进行远程访问的连接方式。介绍了VPN的技术和原理,并以湖北省数字前兆台网为例,提出了一种无线VPN技术的连接设置方式。它具有运行成本低、使用方便、无线发送、有线接入等特点。  相似文献   
69.
当前电子水准仪采用传统的串口有线通信方式,在外业测量中存在磨损大、操作不便、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将对电子水准仪数据传输效果和项目的顺利实施造成较大影响。利用蓝牙技术实现了电子水准仪与掌上电脑之间数据的无线传输通信,以无线代替有线数据采集方式,使得电子水准仪能在野外可移动地、方便灵活地采集数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网络RTK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定位精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在测量与导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网络RTK系统一般由基准站网、计算与控制中心、系统用户和必要的数据通信链路四部分组成,快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是网络RTK的必要条件。本文介绍了Winsock以及如何利用Winsock在Visual C++环境下实现网络RTK的数据传输。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以用于基准站与计算与控制中心、计算与控制中心与后处理用户间的数据传输,并具有高速、简捷、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