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树轮宽度重建近280 a来祁连山东部地区的春季降水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24  
利用采自祁连山东部的祁连圆柏样芯样本,建立标准化年表,并将标准年表的树轮指数与附近的乌鞘岭气象站的温度和降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轮指数与3-4月降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25,利用标准化年表与3-4月降水的线性回归方程重建了研究区近280a来的3-4月降水,统计检验表明重建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72.
采用青海两个树木年轮年表重建局地过去降水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依据青海乌兰、班玛两个经过精确定年的树木年轮年表,通过响应函数计算,求得逐月的气候因素对轮宽生长的贡献。在贡献显著的时区内,经由相关计算确立最佳重建时段,选取预报因子,再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方程来重建过去气候。分析表明在重建时段内的两地降水变化,均有明显的多雨期和少雨期,同时存在显著的周期现象。  相似文献   
73.
本文概略地介绍了第四纪沉积地层古地磁学研究的基本原理、野外采样及实验方法。文中综合对比了我国近几年来测量的十一个地层剖面和五个钻孔剖面的结果,并对第四系底界(Q_1与N_2)以及Q_1与Q_2年代界限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4.
在天山北坡不同区域间隔海拔高度100 m左右采集5个树轮梯度年表,分析树木径向生长沿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结果发现:在树轮年表特征中,平均轮宽、树龄和敏感度等存在海拔梯度变化,平均轮宽和敏感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而平均树龄则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高海拔采样点在同一区域和不同区域间一致性最好,低海拔采样点次之,而森林中部最差,东部和中部低海拔区域采样点的一致性要好于西部,坡向、坡度等小生境的差异也是影响树轮生长垂直变化规律的重要因素。存在同时影响不同海拔高度树轮生长的环境要素,西部和中部高海拔树木对该要素的响应更显著,在更为干旱的天山北坡中部和东部,对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要多于西部伊犁地区。  相似文献   
75.
天山西部树轮年表的响应函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袁玉江  李江风 《冰川冻土》1995,17(2):170-177
本使用响应函数分析技术,研究新疆伊犁地区树年表中的气候信息量,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这对于认识该区气候对森林的影响,以及在温湿气候区树木年轮中提取气候信息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6.
简述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的编辑目的和它对工程建设、编制地震目录与提供地震烈度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介绍了郭沫若院长没有及时回复庆松光雄来信的原因和过程,在3个方面评述了庆松光雄教授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77.
乌鲁木齐河源467年春季降水的重建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乌鲁木齐河树轮宽度年表与大西沟气象站4-5月降水相关性较好,最高单相关系数为0.490(α=0.001),且具有明显的树木生理学意义。本文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哈熊沟C点和波尔钦沟标准化年表建立重建方程,交叉检验结果显示该方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利用该方程重建了乌鲁木齐河源大西沟气象站467年春季(4-5月)降水的变化序列,解释方差达41.6%。对该序列的特征分析表明:(1)467年来乌鲁木齐河源4-5月降水经历了13个偏湿及12个偏干阶段;(2)467年来乌鲁木齐河源4-5月降水变化中,出现276个正常年、86个偏干年、98个偏湿年、5个干旱年、2个湿润年,最长的偏湿阶段为1646-1687年(42年),最长的偏干阶段为1704-1733年(30年),最湿的偏湿阶段为1694-1703年(平均降水量为86.9mm,比最近41a平均偏多18.7%),最干的偏干阶段为1635-1645年(平均降水量为60.0 mm,比最近41年平均偏少18.0%),最湿润年为1697年(98.2 mm, 34.2%),最干旱年为1951年(42.6 mm,-41.8%);(3)467年的重建春季降水长序列具有2.04-2.15年、2.25-2.31年、2.38年、31年、34.44年、51.67年和62年的变化准周期,并且在1635年、1704年、1758年、1781年、1832年和1915年发生过降水突变。  相似文献   
78.
天山南坡巴仑台地区树轮年表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巴仑台地区2个标准树轮年表的有关参数的对比,证明夫斯坦沟年表比萨色克沟年表包含了更多的气候信息。将这2个标准树轮年表与附近的巴仑台气象站1961-2005年月平均降水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夫斯坦沟年表的年轮指数与巴仑台地区上年7月至当年6月的降水呈显著正相关,而萨色克沟年表则与上年6月至上年8月的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且二者的正相关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研究还发现,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夫斯坦沟年表树轮指数变化具有48.67 a、17.18 a和2.07 a-2.39 a的变化准周期,萨色克沟年表则具有14.6 a、13.27- 13.9 a、12.7 a和2.09-2.16 a的变化准周期。夫斯坦沟年表的高频信息含量高于萨色克沟年表,而其低频信息含量则低于萨色克沟年表。  相似文献   
79.
柴达木盆地东北部3500年树轮定年年表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山地上生长的活树,尚未倒伏的死树和山前洪积扇上古墓中保存的椁木、棺木和封土柏木,在树轮年代学交叉定年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该区长达3500年的树轮定年年表。最长的活树样本可追溯到公元404年,古木样本覆盖的时段是公元前1580年~公元793年,而死树样本覆盖了公元130~1794年。3种样本在时间上具有很长的重叠时段,为建立长定年年表提供了可行。样本间能够很好地交叉定年。此外,古木和死树在重叠时段轮宽变化的相关系数是0.51,死树和活树的是0.41,并且古木和活树的是0.61。这种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建立长定年年表是可能的。将程序COFECHA为每个活树样点保存的定年序列、古木的定年序列和死树的定年序列放在一起,再运行程序COFECHA,就建立了一个基于621棵树的样本量组成的总定年年表。该年表的取材完全独立于已发表的都兰年表,在时间上比都兰年表向前延伸了近1000年,使其能够达到商、周朝代。与调整后的都兰年表对比,发现两者在公元前328年~公元2000年之间完全能够交叉定年。文章所建的树轮定年年表是国内目前最长的连续年表,它可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树轮长序列的定年提供标尺。  相似文献   
80.
据相关普查,天山北坡玛纳斯河山区的板房沟天山云杉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与石河子地区5~8月降水相关显著,相关系数为0.656(P<0.0001)。基于该年表重建玛纳斯河流域168a来的5~8月降水量,解释方差达43.0%。经统计参数检验和独立历史气候记载验证,表明168a的降水重建值具有较好的可信性。168a来的石河子地区5~8月降水量大体经历了6个偏湿和6个偏干阶段,最湿润年为1988年,降水比长期平均值偏多71.7%,最干旱年为1945年,比多年平均值偏少42.7%,最长偏湿期出现在1843~1857年,而最长偏干期位于1908~1924年。功率谱分析指出重建降水存在4.0和8.0年的变化准周期。石河子地区5~8月降水变化可能与ENSO具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