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3篇
  免费   509篇
  国内免费   388篇
测绘学   791篇
大气科学   436篇
地球物理   181篇
地质学   1813篇
海洋学   588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1854篇
自然地理   348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675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639篇
  2011年   592篇
  2010年   504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589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540篇
  2005年   488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环渤海地区共157座城市,约占全国城市的四分之一,陆地面积11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13.31%,总人口2.6亿,占全国总人口22.2%。全区交通便利,人均收入水平高,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是集山、泉、林、岛、江、河、湖、海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和古代文明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人文景观构成的旅游大区。点轴系统理论对旅游区域开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以环渤海地区为研究对象,使用旅游区位熵和城市流,从理论上分析并归纳了环渤海地区概况,并据此确定了环渤海地区四个等级的重要发展节点,二个等级的旅游发展轴线以及三大旅游区,构建了环渤海地区“点—线—面”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体系,合理的空间结构可以促进全区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各市旅游业繁荣。  相似文献   
992.
一项旅游活动的发展与流行需要多种内部和外部条件的支撑。中国的露营活动还处于发展的初期,目前还没有成体系的露营地建设,也没有相应的发展和管理措施。自发的露营活动很不规范,容易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了促进我国露营活动的健康发展,露营地的成体系和规范建设,论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美国露营活动流行的原因,及其对我国露营活动开展的启示。首先分析美国的早期移民从东海岸向西海岸探险过程中,对露营活动的形成和促进作用;在露营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如何从活动中获得休闲娱乐、磨炼意志、知识学习、生存经验积累等多方面的收益,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和锻炼作用。其次分析美国露营地建设种类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露营者行为管理、露营地管理等各种管理措施对有序开展露营活动的支撑作用。再次从多种外部因素分析露营活动流行的原因,主要包括: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高速公路系统、信息发布、生活品供应等各种基础设施因素,假期制度、生活与传统习惯和公共道德等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等。最后在综合分析美国露营活动流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如何结合自身国情开展露营活动。  相似文献   
993.
新疆优质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资源空间格局是旅游资源开发战略选择的依据,也是旅游地发展的基础。以新疆优质旅游资源为核心,基于Arc GIS技术,采用核密度和可达性分析法研究其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和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一轴一带格局,一轴即亚欧第二大陆桥,一带即新疆沿边境带;新疆优质旅游资源空间可达性较低,尤其是南疆;计算以乌鲁木齐为原点出发到达新疆各优质旅游资源点的时间,有116个景点在6 h可达圈内,占研究景点的44.96%,有62个景点在10 h可达圈外,占研究景点的24.03%。基于核密度和可达性分析结果及其形成的影响机制,提出新疆旅游业空间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94.
亲子旅游是国内近年来迅速升温的旅游形式,但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非常匮乏。基于"推拉"动机理论,构建"推拉阻"模型应用于亲子旅游决策研究。采用SPSS 21.0对319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亲子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按照重要性依次是推力、拉力和阻力。通过因子分析得到2项推力动机("孩子主导型"和"家长主导型")、4项拉力动机("设施完善""环境优良""特色服务"和"主题鲜明")、2项阻力因子("小孩因子"和"时间与费用因子")。其中,"增加亲子感情""旅游行程安排轻松愉快"和"家长没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分别是最重要的推力、拉力和阻力变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小孩数量与阻力的"小孩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小孩年龄与拉力动机的"环境优良"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家长学历对推力动机的"家长主导型"和拉力动机的"环境优良"均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基于耦合协调度理论,对2004—2012年山东省17个地市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借助Arc GIS 10.0探讨了耦合协调类型的空间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旅游、经济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绝大部分地市环境效益下降,旅游、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明显受到生态环境制约;2山东省基础环境质量较好,对旅游、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但不合理的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使山东省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停滞在初级协调的较低水平上;3 2004—2012年,山东省各地市耦合协调发展类型演化过程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区域整体性和地区差异性,即在整体上是上升的,耦合协调水平自西向东逐级上升,在空间上形成三级阶梯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996.
旅游开发已成为近年来城市历史街区复兴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盲目的旅游开发易给街区内的文化遗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有必要对其社会-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分析。构建适应城市历史街区发展需要的社会-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耦合协调模型,运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以南京市8个重点历史街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历史街区的社会-生态环境与其旅游开发的耦合协调程度总体呈现失调态势,同时证实了模型的可操作性及其在历史街区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97.
在旅游场景中,旅游交往与凝视无处不在。国际游客来华旅行,接触普通的中国游客、百姓,在最生活化的凝视中强化对中国社会、生活、文明各个方面的认知。本研究以中国最知名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研究场景,以国际游客的自由评论为数据来源,利用Leximancer分析国际游客的"印象·刘三姐"观看体验。研究表明,东道主与在场观众的互动是国际游客体验的重要部分。进一步分析发现,国际游客对演出感到满意,对东道主(当地农民、渔民)的表演大加赞赏。可是,不少国际游客对在场的部分中国游客行为,特别是观演礼仪,感到不满。本研究对旅游资源开发、游客教育、塑造公民文明旅游行为起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采用NewMap Server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旅游专题数据发布为地图服务和要素服务,通过数据库引擎连接Oracle 11g并建立服务器端的旅游空间信息数据库,将地图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存储与管理,并结合NewMap Server JSAPI,在Web GIS、物联网等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完成了B/S架构的"数字洛阳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旅游信息资源的空间查询和分析、景区在线实时监控、旅游APP下载等诸多功能,为旅游管理部门和社会大众提供了直观、便捷的空间信息服务,从而方便用户掌握当地旅游资源、了解旅游即时动态、制定个性化的旅游计划。  相似文献   
999.
9万多贫困人口,2017年要实现全面脱贫,这是方城县各部门精准扶贫要啃的"硬骨头"。2015年,在"甩穷帽、脱穷衣"攻坚战中,方城县国土资源局找准"穷"根,对症下药,通过结对帮扶、土地整治、土地流转等措施,让土地逐渐成为贫困老乡脱贫致富的"金疙瘩"。在全县94个贫困村中,广阳镇的石桥路村和后寨村是  相似文献   
1000.
虞虎  刘青青  陈田  陆林  李亚娟 《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0):1288-1302
都市圈旅游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对都市圈旅游系统的形成要素和演化特征等方面研究尚不清晰,限制了该领域研究的深入。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基于概念界定、组织构成、演化动力与机制、作用过程与特征的分析思路,系统研究都市圈旅游系统的发展特征。结果显示:都市圈旅游系统是在特定地理单元内,以区域城镇体系、生态空间为物质基础,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集聚中心,以多类型旅游吸引物、区域旅游目的地、一体化旅游设施、网络化旅游媒介和旅游交通体系共同组成的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的旅游地域综合体,具有文化同源性、规模层次性、产业关联性、空间圈层性等特征。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交通条件改善等外部因素演化促进了都市圈旅游的形成与发展,旅游需求、旅游产业集聚、重大事件、区域旅游品牌营销以及政府旅游合作构成的地理邻近结构力、产业链辐射力、行政协调力和文化结构力四种力量推动了都市圈旅游系统的空间演化,形成了极化吸引、空间对流、平衡优化三个发展阶段,相应地呈现出单中心扩张、空间联动和多级网络的空间演化模式。该结论对客观地认识都市圈旅游系统及其后续深入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