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4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浙江省早稻高温热害的气象指标是日平均气温3 ≥30℃和日最高气温≥35℃连续出现3d及以上.根据这个指标和全省65个气象站气象数据,分析了浙江省早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其对早稻产量影响.结果表明:除东部沿海、海岛和浙南部分山区外,其余大部地区高温热害均有发生,高温中心出现在金华地区;高温热害随时间变化呈加重趋势.可采取相对应的防御措施,尽量避免高温热害影响.  相似文献   
73.
粤北地区高温热害气候特征及其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连州1953 ~2010年58年地面观测站气象资料、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观测资料,以日平均温度≥30℃且日最高温度≥35℃为指标,分析了粤北地区双季早稻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成熟期高温敏感发育期里高温热害气候特征及其对早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粤北地区58年里共出现高温热害42次;进入21世纪以来,高温热害的出现次数、严重...  相似文献   
74.
稻茬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茬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量试验于2008—2009年度在江苏省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宿迁点)进行,试验共设计4种播种方式和3个播种量水平,研究分析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量及气象条件对稻茬冬小麦生长发育、抗逆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方式和播种量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在生产实际中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播种方式,播种量水平以每亩20万株左右基本苗较理想。在粳稻收获较晚,冬小麦无法适期播种时,可以采取稻田套播方式,播种量要适当增加;籼稻腾茬早的,可以选择收获后7 d左右人工撒播或条播;在茬口和气候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尽可能采取水稻收获后2 d左右进行冬小麦播种。条播能更充分的利用光温水等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75.
对2010年梧州市早稻生育期的业气象条件进行客观分析评价,重点分析生长期所遭遇的农业气象灾害对早稻产量的影响.找出该年度早稻减产的气象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6.
从2013年8月起,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推动全省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结合实际,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整风精神和务实作风,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规定动作不走过场,自选动作富有特色,使教育实践活动不偏、不空、不虚,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77.
高安市建山镇牌楼村早稻富硒种植试验,是通过在富硒土壤中施用生石灰、有机肥、火土灰等方法,研究促进和提高早稻米吸收土壤中的硒元素,探索最简便、最经济和最适合普通农户操作的富硒稻米实用生产技术。本次种植试验采用对比试验,共设置3个不同处理试验区和一个对照区,每种处理设置2次重复小区。通过对比不同处理,早稻富硒种植试验结果,发现处理试验1(即亩施67kg生石灰,常规施肥和管理)是目前试验中提高早稻米硒元素含量最有效的一种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8.
王进  马国泰  宋涛  谢全刚  颜霞  张勇 《冰川冻土》2014,36(5):1313-1320
蒙古扁桃种子在4%~16%的各含水量条件下, 出苗率高达96%~98%且差异不显著(P>0.05), 在4%~13%的土壤含水量下, 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出苗日数极显著高于16%含水量下的值(P<0.01), 其种子萌发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4%~13%. 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 苗高增加, 根冠比和壮苗指数降低, 根长、幼苗生长量、干物质积累量先升高后降低, 幼苗生长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7%~16%; 较低的土壤水分下可以提高幼苗的抗旱性, 有利于培育壮苗. 随播种深度的增加, 出苗率下降, 平均出苗日数增加, 出苗速率放缓, 保证全苗的最适宜播深为0~1 cm, 保证壮苗的最适宜播深为1~3 cm. 种子萌发形成的幼苗为子叶留土型双子叶植物幼苗.  相似文献   
79.
通过多年对物候现象的观测,利用850农场科研站水稻多年分期播种及不同插秧期的试验资料,分析出最佳插秧期的温度指标,用物候现象与温度指标的相关性,指导水稻播种、插秧的最佳时间及最佳收获期,从而获得水稻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80.
1—3月江西省气温偏高,日照大部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1月至2月中期全省降水偏少,中南部干旱严重;2月14日起中北部持续20余天的阴雨天气,增加了水资源,但同时导致渍害发生,对油菜、蔬菜等生长不利。3月气温回暖早,下旬早稻大面积播种育秧,播期接近常年,播后无大面积烂种烂秧。总的来说,本季度前期赣南柑桔旱冻灾害明显,后期气象条件对农业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