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90篇
  免费   4043篇
  国内免费   4214篇
测绘学   3122篇
大气科学   4533篇
地球物理   3114篇
地质学   6206篇
海洋学   5239篇
天文学   318篇
综合类   1750篇
自然地理   1765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576篇
  2022年   634篇
  2021年   773篇
  2020年   724篇
  2019年   814篇
  2018年   603篇
  2017年   658篇
  2016年   662篇
  2015年   820篇
  2014年   1168篇
  2013年   982篇
  2012年   1183篇
  2011年   1154篇
  2010年   1166篇
  2009年   1274篇
  2008年   1193篇
  2007年   1059篇
  2006年   964篇
  2005年   920篇
  2004年   814篇
  2003年   817篇
  2002年   743篇
  2001年   725篇
  2000年   649篇
  1999年   598篇
  1998年   500篇
  1997年   467篇
  1996年   477篇
  1995年   497篇
  1994年   488篇
  1993年   373篇
  1992年   336篇
  1991年   303篇
  1990年   258篇
  1989年   233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3篇
  1958年   5篇
  1948年   9篇
  1946年   5篇
  1942年   6篇
  193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重点讨论近岸海域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所诱发产生的次生悬浮颗粒物的产生机制,及其对近岸海域水体中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的行为,过程和内循环等诸环节的效应。该物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海域水体中的生命元素的存在形态,含量水平。因此,可能成为近岸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22.
渤海的地质演化与断裂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渤海的地质演化分为:前中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大时期,并论述各个时期的构造特征和地层分布。渤海的断裂系统主要有北北东—北东、近东西和北西向三组,每组断裂既有其各自的发生、发展规率,同时彼此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3.
乐清市海域使用管理已实现了海域使用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双突破,海洋综合管理工作初见成效,迈入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有偿化管理轨道。 乐清市海洋管理局自1997年10月组建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  相似文献   
124.
南沙海域万安,曾母盆地的区域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新生代时,现在的印支地块和西婆罗洲地块,曾母块块属于印支陆地范畴,侏罗纪一早白垩世在纳土纳岛--西波罗洲博姜一带为一向西南的俯冲带,而在东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斯赫瓦内的一带为岩浆-火山弧,两者为同一构造体制产物,中生代末,印支愉和缅泰马陆块南部,包括西波罗洲在内与北部分离构成巽他地块,并在白垩纪-早第三纪时(东部),渐新一早中新世时(西部)反时针旋转。其东部惠第三纪时从印支陆块上分离南移的曾母地  相似文献   
125.
提出以2,6-二氯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氟硼酸重氮盐热分解、硝化、氟化等步骤,制成2,3,4-三氟硝基苯。优点是工艺简单,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6.
南沙海域万安盆地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在南沙海域万安盆地所采集的地震、重磁资料及钻井、地质资料,对该盆地的地震反向特征,沉积特征、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构造发展史进行了的简要的论述,本文以该区Tg深度资料为基础,并利用CCOP年刊发表的新生代基底深度资料,初步圈定了万安盆地的边界,并对盆地二级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将盆地划分为5坳3隆、坳隆相间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27.
128.
阎智超 《海洋预报》1989,6(4):33-40
一、前 言 1988年7月16日~18日,出现了一次河套气旋进入渤海的天气过程。这次锋面气旋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蒙古气旋向东南方向移动,移到河套地区的锋面扰动加强,并在河套地区形成新的锋面气旋。该气旋在发展和移动过程中,伴有强烈的降水、雷暴、大风等恶劣天气,受其影响,华北部分地区出现降水天气,渤、黄海北部出现了6~7级偏东大风,秦皇岛海区出现了波高达2.1m的中浪和风暴潮。本文利用传真图分析了此次过程及其对秦皇岛海区的影响。 二、气旋的发生、发展及移动情况 1.气旋形成的天气形势 16日08时500hPa高空图上,中西伯利亚地区有一低槽,并有冷气团与之配合。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势力较强,自蒙古到渤海一带有一低槽,也有冷气团配合(见图1)。  相似文献   
129.
何明海 《台湾海峡》1996,15(4):368-375
本文根据1995年的调查,报道了九龙江口外浯屿海域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结果表明,本区底栖生物种类较丰富,组成以多毛类,甲动物,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为主。底栖生物数量较大,平均栖息密度为300个/m^2,平均生物量为31.03g/m^3,数量分布较不均匀。.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