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3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分析 2 0 0 0年春播期环流形势及其前兆信号得出 :南支槽较活跃 ,冷空气在江南堆积是形成钦州市 2月下旬长低温阴雨过程的机制 ;高空北支槽经向度加大 ,南支槽不活跃 ,东亚大槽明显偏东造成了 4月钦州市降雨量的偏少 ;前一年 9月 5 0 0 h Pa环流形势 ,拉尼娜现象 ,前一年秋冬季的副高、极涡以及本地气候异常是次年春播天气的前兆信号。同时通过对预报思路的分析和回顾 ,为以后的预报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钦州市2000年春播期天气特征成因分析及其前兆信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小娟 《广西气象》2001,22(2):19-22
分析2000年春播期环流形势及其前兆信号得出:南支槽较活跃,冷空气在江南堆积是形成钦州市2月下旬长低温阴雨过程的机制;高空北支槽经向度加大,南支槽不活跃,东亚大槽明显低东造成了4月钦州市降雨量的偏少;前一年9月500hPa环流形势,拉尼娜形象,前一年秋冬季的副高、极涡以及本地气候异常是次年春播天气的前兆信号。同时通过对预报思路的分析和回顾,为以后的预报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5,28(2):64-64
2005年1-3月.全省平均气温偏低.日照偏少,北部降水偏多较明显.对油菜、冬小麦、柑桔等越冬作物的生长有不利影响;3月中下旬阴雨日数多,使春播期较常年略有推迟。  相似文献   
15.
国世友 《气象科技》2014,42(2):314-31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黑龙江省2012年春播期4月21—23日、25—26日两次透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降雨过程都存在低涡,21—23日降雨在低涡中心附近,降水分布比较均匀,850hPa降温3~5℃。25—26日降雨在低涡延伸出的切变线附近,降水分布不均,850hPa降温9~15℃。两次过程水汽来源于黄海、日本海的西南气流提供的充足水汽输送。第2次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热力条件好于第1次,但在三江平原西部两次降雨量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现有测站春播期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存在不连续性及长时间序列缺失问题。以海城站为例,分析现有土壤相对湿度(0-20 cm)与气象因子及临近站点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关系,构建海城春播期土壤相对湿度统计回归模型,模拟缺测时段春播期土壤相对湿度。进而以此方法重建辽宁省20个观测站1981-2012年春播期土壤相对湿度月尺度数据。结果表明:海城土壤相对湿度与降水量和秋季封冻雨关联较大,相关系数分别超过0.60和0.30,与同期临近站点本溪站土壤相对湿度相关性也超过0.40,依据该3要素构建的4月和5月土壤相湿度统计回归模型复相关系数R2分别达0.79和0.77,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平均相对误差为2.6 %,模拟效果较好;对辽宁省其他数据缺失站点构建的回归模型复相关系数均高于0.50,模型拟合精度优于85 %,拟合值和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基本控制在15 %以内,较好完成辽宁省20个测站1981-2012年春播期土壤相对湿度月尺度数据重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82个站1973-2008年春播期间(4-5月)的24 h降水资料,结合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研究了黑龙江省春播期较大降水出现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相关天气系统特征。通过分析归纳,得出以下结论:黑龙江省春播期间的较大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各自的规律;造成黑龙江省春播期较大降水的天气系统主要有蒙古气旋、华北气旋、江淮气旋、东北气旋等6种。  相似文献   
18.
19.
辽宁春播期第一场透雨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61-2007年4—5月辽宁14个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春播期第一场透雨出现日期和透雨量的季节分布特征和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及透雨出现日期和透雨量与播种期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1961年以来,辽宁春播期透雨出现时间总体呈偏晚趋势,透雨量呈偏多趋势,但趋势均不显著;春播期透雨出现时间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点;透雨出现时间与透雨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与播种期降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即春播期透雨出现时间偏晚(早)的年份,透雨量偏大(小),播种期降水量偏少(多)。  相似文献   
20.
选取1960~2010年福建春播期平均气温资料、日照资料、NCAR/NCEP逐日高度场、风场及逐月海温资料,使用统计方法分析近51a来福建省北部和南部低温阴雨日数的时空分布及异常偏多成因。结果表明:福建省低温阴雨日数的空间分布与福建省的地形及纬度密切相关。近51a来福建低温阴雨日数呈弱减少趋势,福建北部和南部地区年际变化特征相似。未来一段时间福建北部地区低温阴雨日数偏多可能性较大,南部地区低温阴雨日数可能继续偏少。福建低温阴雨日数与乌拉尔山脊强弱、亚洲高纬地区经向环流强弱关系密切。亚洲高纬地区的环流经向度偏强,冷空气不断南下和较强的西南风配合,湿度条件较好,是造成福建低温阴雨日数明显偏多的直接原因。福建北部地区低温阴雨异常偏多年前冬北太平洋(55°N~60°N,155°W~180°W)区域海温明显偏暖;福建南部地区低温阴雨异常偏多年前冬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温明显偏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