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73篇
  免费   10093篇
  国内免费   11706篇
测绘学   4669篇
大气科学   14143篇
地球物理   9834篇
地质学   32102篇
海洋学   5066篇
天文学   400篇
综合类   4032篇
自然地理   4126篇
  2024年   501篇
  2023年   1870篇
  2022年   2355篇
  2021年   2559篇
  2020年   1936篇
  2019年   2552篇
  2018年   1691篇
  2017年   1757篇
  2016年   1948篇
  2015年   2356篇
  2014年   3661篇
  2013年   3050篇
  2012年   3414篇
  2011年   3404篇
  2010年   2989篇
  2009年   3164篇
  2008年   3045篇
  2007年   2737篇
  2006年   2535篇
  2005年   2566篇
  2004年   2180篇
  2003年   2163篇
  2002年   1906篇
  2001年   2039篇
  2000年   1958篇
  1999年   1758篇
  1998年   1641篇
  1997年   1575篇
  1996年   1382篇
  1995年   1330篇
  1994年   1220篇
  1993年   1019篇
  1992年   1073篇
  1991年   1001篇
  1990年   713篇
  1989年   545篇
  1988年   184篇
  1987年   101篇
  1986年   80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2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12篇
  195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定义ZHR^*以每小时穿过1000平方公里天顶截面的,能在铝质表面打出直径不小于1厘米的弹坑的流星体数,作为流星群对航天安全威胁强度的定量标志,给出了从ZHR到ZHR^*的换算公式.用ZHR^*取代ZHR来评价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些强流星雨,发现1998年的贾可比尼(天龙座)流星雨对航天安全来说,是比公认的1999、2001、2002年3次狮子座流星暴强数倍的更强流星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广西伴生银矿床的类型,地质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该区除独立的银矿床外,伴生银矿床可划分为8种成因类型。与铅、锌锡有关的伴生银矿床的银金属储量占伴生银总量的89.55%全区大多数生产矿山伴生争回收率低,未能得到合理的利用。为了充分利用有色金属矿床中伴生银资源和增加白银储量,应加强生产矿山物质成分,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开展独立银矿床的预测和勘查,提高矿石中伴生银的回收率和矿山地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日前,在洛阳新区地热资源综合研究成果评审会上,受洛阳市国土资源局委托,河南省地球物理工程勘察院介绍了对洛阳新区地热资源的勘察结果。结果表明,洛阳新区地热有利地段总面积达23平方公里,其中一级有利地段面积约2平方公里,预测日涌水量1750立方米;二级有利地段面积约15.5平方公里,预测日涌水量1440立方米;三级地段面积约5.5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通过我国南方一些金银矿床和锡—银多金属矿床中的银黝铜矿的化学成分标型特征分析对比,结合其光性、物理性质及与其它矿物连生组合特征,探讨了不同矿床(矿田)银黝铜矿的成因标型意义。并指出银黝铜矿可作为广西找银矿的标型矿物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成矿地质模型为依据,对观驾山—黑山岛一带的化探、物探、遥感及地质等信息变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选取了10个信息变量24个标志状态;在此基础上,运用信息量法对研究区内458个单元的信息量值进行计算,并由此确定了研究范围内的成矿远景区。事实表明,研究区信息量成矿预测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莱州湾南岸潍河下游地区咸水入侵灾害成因及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较严重地潍河下游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现代自然环境条件变化的分析,探讨了沉积相对咸水入侵产生及空间范围特征的环境机理。晚更新世以来的三次海平面升降变化造成了潍河下游地区海陆沉积环境交替,形成了巨厚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海进时期,大面积的滨海平原被淹没,在近海平原洼地滞留的海水经过蒸发、浓缩变为卤水,成为咸水入侵的物源;海退后陆源碎屑在滨海地区沉积形成了巨厚的古河道砂层。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对地下淡水的过度开采,淡咸水水头压力差减小.卤水通过古河道砂层快速南侵。通过对潍河下游地区100余个地质钻孔水化学连续监测资料分析,阐明了咸水入侵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咸水入侵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潮汐应力、构造应力、地震断层和岩石破裂滑动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潮汐应力对地震断层作用的力学模式,该模式将潮汐应力与地震应力作用相结合,描述了沿地震主压应力和地震主张应务方向的附加潮汐应力对发震断层的力学作用方式,从而切入潮汐应力触发地震的物理机制,认为潮汐对地震的触发作用在实质上归结为潮汐应力对地震断层的促滑作用,这种促滑作用分增压型和减压型。在此模式基础上,对中国大陆及邻区的不同类型地震的潮汐触发性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计算了中国及邻区一千多个地震震源处沿主压应力P轴和主张应力T轴方向的附加潮汐应力分量,分析了这些量对发震断层的作用方式,按纬度区域统计了受到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类型以及它们与潮汐应力作用方式的关系,得到了如下结论:受到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的比例随区域纬度增加有减小趋势,其中,走滑型断层的比例在低纬区较大,而倾滑斜型断层的比例在中高纬度区较大;对整个统计区域而言,受增压型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数比例大于受减压型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对不同的纬度区域,不同的潮汐应力作用方式与之促滑的发震断层类型也有不同的分布特征。最后,本文将中国及邻区受到潮汐触发作用的地震按构造应力区域划分,计算了这些地震发震时刻的日月位置参数,得到了各构造区域上具有潮汐触发物理机制的地震发震时的日、月位置参数分布图象。  相似文献   
18.
19.
20.
美国: 减少对外石油依赖,确保能源安全 美国政府预测,在未来25年美国电力需求将增长50%,这需要大量的能源.确保能源安全已成为美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美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确保美国的能源安全.按照布什总统去年发表的新能源战略,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降低对石油、尤其是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同时大力开发节能技术.美国应对能源安全问题的措施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