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42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李桂红  张艳 《湖北气象》2004,23(4):12-14
根据暴雨发生的三个基本条件,使用850hPa、700hPa、500hPa天气图及地面天气图资料,以及不同层次(1000hPa、850hPa、700hPa、500hPa、300hPa)总温度场及比湿场资料,分析了2003年6月23-25日发生在咸宁市的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能量经向剖面“鞍型场”配置,提供了不稳定能量;比湿经向剖面湿度脊的存在,提供了良好水汽条件;地面存在江淮切变线,中低层存在暖式切变线,中低层至地面长时间维持强辐合天气系统,导致垂直上升运动;强降水落区主要发生在700hPa能量锋及湿度不连续线南侧、高能舌及湿舌北部、高能管北界壁附近、湿度脊下方。  相似文献   
32.
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   总被引:197,自引:30,他引:167  
利用西北地区建站至2000年常规气象观测站资料及美国NCEP/NCAR再分析全球网格点资料,分析了西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的特点,揭示了西北地区气候由暖干转向暖湿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几十年气候变化趋势作了初步估计.  相似文献   
33.
中天山泥流舌和泥流阶地运动特征及其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诚  崔之久 《地理科学》1992,12(4):349-356
  相似文献   
34.
2001-2005年西北中东部水汽及其输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西北地区中东部2001-2005年近5 a的40个站点逐日探空资料, 分析了该区域的水汽及其输送特征.结果表明:整层水汽含量分布不均, 季节变化明显, 除冬季外, 沿祁连山存在一条"湿舌". 水汽主要来源于以西风为主的纬向输送和西南气流的径向输送. 高原上的水汽输送, 北部来源于西北气流, 南部为西南气流, 但北部的水汽通量仅有高原东侧西南气流输送的一半左右, 高层水汽输送更加重要. 占主导的西风和西北风的水汽干输送是西北干旱的原因之一, 而特殊的地形作用是该区域降水形成及分布不均的重要因素. 在水汽输送能力最强的夏季, 纬向水汽输送最强的高度出现在600 hPa左右高度上, 而径向强输送集中于600 hPa以下103° E以东的高原东侧.  相似文献   
35.
本文根据古植物群的化石分布点来大致确定冈瓦纳大陆与劳亚大陆的分界线,根据动植物化石及其相应地层耒鉴别界线附近的推覆构造,由此来确定两大陆的细微界线。这条界线大致是沿日土县的吉普之北—东双湖—丁青—怒江。在这一线之北或之东,分布有属种复杂、数量众多的晚古生代华夏植物群,三叠纪的亚洲大陆类型植物群。而在这一线之南式之西,分布着属种单调、数量稀少的舌羊齿植物群,局部地方因推覆构造作用造成少量属种的华夏植物群分子与舌羊齿植物群分子“共生”。  相似文献   
36.
选取两个不同路径北上的台风,从天气学和能量学角度分析、研究了台风路径与副热带高丰及能量场的关系,指出副热带高压与西风带大陆高压位置配置,对台风移动路径的影响;并研究了台风路径与高能舌的关系。  相似文献   
37.
西施舌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肉的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及部分微量元素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西施舌鲜肉含水量为82.31%,粗蛋白11.18%(占干基质量的63.19%),粗脂肪0.54%,灰分2.36%;西施舌蛋白质中含有18种编码氨基酸,其中含人体所需的全部8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为20.93%(干基),占氨基酸总量的36.28%,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和甘氨酸(Gly)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占干基的7.80%、5.57%和6.70%;高度不饱和脂肪酸C20:4(EPA)和C22:6(DHA)分别占脂肪酸总数的20.41%和10.20%;对西施舌肉营养价值评价结果显示:Gly,Asp、Glu和丙氨酸(Ala)4种呈味氨基酸占水解氨基酸总量的44.77%,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72.94%;氨基酸评分(SAA)和化学评分(SC)结果都显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色氨酸,其SAA值和SC值分别为0.73和0.43,必需氨基酸指数(IEAA)为64.91,牛磺酸含量丰富,质量比为13 830 mg/kg(干基);西施舌含有较丰富的Fe和Zn,在其干基中的质量比分别为130.0 mg/kg和52.0 mg/kg。  相似文献   
38.
黄莉  郭成香 《海洋预报》2007,24(3):26-30
2006年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Bilis)在移动路径上与1961年6120号超强台风(Lorna)非常相似,但0604号强热带风暴所造成的降水却远远超过6120号超强台风。此次0604号强热带风暴之所以能经历长途的、长时间的强降水,其根本原因在于高空北风层的降低和急流轴左侧风速梯度最大处,促使中低压发展,使热带低压在西南移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减弱填塞,相反得到补充发展。另一关键原因是对流层中低层为正涡度辐合上升区,而对流层高层为辐散区,致使产生了强烈的抽吸效应,对流云团得到发展,从而产生持续性暴雨。  相似文献   
39.
琼东上升流(EHU)是南海北部最强劲的上升流系统之一。它的水动力过程已经被很多研究所揭示,但是它的浮游植物群落依然不清楚。通过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2015年上升流季节的航次数据,我们首次阐明了琼东上升流区域(EHU)和其临近区域雷州半岛东部上升流区(ELPU)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的空间结构。在夏季季风的驱动下,我们在琼东沿岸发现了一个显著的低温高盐冷舌。由于雷州半岛东部大陆架宽广平缓,ELPU比EHU相对较弱。在EHU,由于受潮汐和风浪混合的影响,高溶解氧浓度 (>6.0 mg/l)几乎从表层延伸到30米深度。其次,低溶解氧的海水(<6.0 mg/l, 缺氧)被上升流从底层抽吸到上层。ELPU和EHU相比有更差的DO状况,在EHU,底层DO浓度由于大量的消耗,浓度甚至低于3.5 mg/l。在EHU,浮游植物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30米水层而不是在表层,约为1.5 mg/m3。这表明了上升流对于浮游植物生长和DO分布的影响范围。由于营养物质输入丰富, ELPU处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比EHU高很多。在EHU处,浮游植物生物量最大值可以达到4.0 mg/m3。浮游植物生物量在EHU和ELPU的沿岸区域则降低到了大约0.2~0.3 mg/m3,而这个值与远海接近。在EHU的近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被硅藻所主宰,大约占了浮游植物生物量的50%。原核生物(大约40%)、绿藻(大约20%)、原绿球藻(大约20%)组成了EHU的近岸的主要群落。在ELPU,硅藻大约占了浮游植物生物量的80%,其次是绿藻,这表明与EHU相比,这个区域是一个相对不同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0.
一次罕见的辐射-平流雾研究(I)——生消物理过程分析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2006年12月份在南京市郊进行了雾的综合外场观测.本文通过对12月24-27日持续4 d的大雾过程进行分析,揭示了南京市郊雾生消过程中宏观物理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这次大雾为辐射平流雾,其边界层温、湿结构特征与以往研究的辐射雾存在明显的不同;大雾维持时间久,尤其是强浓雾天气(能见度<50 m)持续时间长达约37 h;逆温深厚,雾层厚,雾顶高,多在450 m以上.研究表明:逆温层深厚、大气层结稳定、风向风速适宜,暖湿气流的不断补充,是这次大雾长时间稳定维持且雾顶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