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89篇
  免费   10060篇
  国内免费   12267篇
测绘学   2872篇
大气科学   29407篇
地球物理   4985篇
地质学   23636篇
海洋学   4480篇
天文学   309篇
综合类   3123篇
自然地理   5104篇
  2024年   477篇
  2023年   1802篇
  2022年   2179篇
  2021年   2366篇
  2020年   1901篇
  2019年   2341篇
  2018年   1677篇
  2017年   1650篇
  2016年   1753篇
  2015年   2210篇
  2014年   3393篇
  2013年   2858篇
  2012年   3066篇
  2011年   3177篇
  2010年   2967篇
  2009年   3173篇
  2008年   3202篇
  2007年   2985篇
  2006年   2699篇
  2005年   2791篇
  2004年   2402篇
  2003年   2460篇
  2002年   2125篇
  2001年   2023篇
  2000年   1992篇
  1999年   1751篇
  1998年   1604篇
  1997年   1749篇
  1996年   1574篇
  1995年   1511篇
  1994年   1330篇
  1993年   1023篇
  1992年   1071篇
  1991年   855篇
  1990年   805篇
  1989年   526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12篇
  1954年   7篇
  194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4 毫秒
961.
962.
基于DEM的蒸发力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芬  谢皎如 《福建地理》2002,17(4):38-39
本文以福建省为例,采用彭曼公式计算全省67个气象站的年蒸发力,并建立回归方程。在GIS的支持下,利用DEM进行空间分析,运算生成全省蒸发力的空间分布图。  相似文献   
963.
京津冀区域春夏季降水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方差极大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展开、最大熵谱、小波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区域近50年春夏季降水的地域特征与气候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区域的降水场分别存在以下主要降水异常分布型:夏季包括燕山迎风坡型、太行山迎风坡型、冀中平原型、冀东平原型、沿海平原型、冀北山地型、冀南平原型;春季包括平原中南部型、燕山南麓型、滨海平原型、京西山麓型、太行山迎风坡型、冀东北高原型、冀西北高原型(坝上)。同时,通过最大熵谱、小波分析,进一步分析各降水型的主要变化特征及主要周期。  相似文献   
964.
965.
966.
967.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石狮旅游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狮市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可能性。本文通过对石狮市旅游资源的分析及评价,阐述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68.
969.
970.
中国北方百年四季降水趋势与海平面气压形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钱维宏  刘大庆 《地理学报》2003,58(Z1):49-60
根据中国东部33站1884~1995年的四季降水进行了经验正交函数(EOF)开展,得到了前三个模态随时间的演变,重点分析与我国北方降水变化有关的趋势及与同期海平面气压距平的关系.夏季降水的第一模态反映在长江和黄河中部与华南沿海的降水位相相反.这一降水模态在20年前的变率较大.当夏季东北亚出现稳定的地面高压距平,中国东部处于气压槽中时长江和黄河中部降水偏多,而当地面高压距平稳定于我国西北和低压距平处于东部海上时降水为负距平.夏季降水的第三模态表现为以长江为界的南北反向变化.秋季降水的第二模态表现为以长江为界的南北反向变化,第三模态表现为东部沿海与西部的反向变化.这些降水模态与一定环流形势相联系,特别是秋季降水的第三模态受台风路径的环流形势所决定.冬季降水的第一模态中心也出现在长江和黄河中部,年代际变化的幅度趋于增强.对春季降水,第一模态表现为长江及其以北的降水与华南的降水反位相.2~3年变化幅度大于年代际变化的幅度.第2模态反映出华北和东北的降水与其它地区的降水位相相反,存在30年左右的位相转换关系.北方地区的春旱从1980年代开始有所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