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5篇
  免费   1438篇
  国内免费   2037篇
测绘学   381篇
大气科学   7392篇
地球物理   473篇
地质学   1678篇
海洋学   43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87篇
自然地理   55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543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485篇
  2011年   490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484篇
  2007年   500篇
  2006年   479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304篇
  1996年   251篇
  1995年   280篇
  1994年   249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长江流域一次暴雨过程中的不稳定条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周玉淑  邓国  黄仪虹 《气象学报》2003,61(3):323-333
文中分析了 1998年 7月 2 0~ 2 3日发生于长江流域的持续性降水和暴雨过程 ,在分析大尺度降水和中小尺度暴雨相对应的环流场和天气实况的基础上 ,主要分析相应大气层结的对流不稳定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条件 ,并对切变线上涡层不稳定做了重点介绍和分析 ,计算了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判据和涡层不稳定判据。结果表明 :降水期间大气低层有对流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能量的积聚 ,在这两类不稳定条件都基本满足的情况下 ,涡层不稳定的维持对此次降水过程中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环境场 ,具体的计算分析还表明环境场的配置制约着切变线上低涡扰动的发展 ,是造成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2.
华南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与集合预报试验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陈静  薛纪善  颜宏 《气象学报》2003,61(4):432-446
利用非静力MM5模式,分析了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华南暖区暴雨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影响,进行了中尺度暴雨模式扰动集合预报试验。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的对流凝结加热引起不同的局地温度扰动,通过大气内部的热力动力过程,导致垂直速度的差异,进而影响网格尺度和次网格尺度降水时间、地点和强度。后续降水再通过凝结潜热释放形成新的扰动源。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还可引起扰动源能量传播方式不同,最终使模拟大气的动力和热力结构有差异。针对物理过程的不确定性,使用两种模式扰动方法构造集合预报扰动模式,第一种方法是随机组合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边界层方案,第二种方法是扰动Grell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中主要参数振幅。集合预报结果表明,第一种方法的集合预报效果优于第二种方法,仅扰动参数振幅值似乎还不足以反映华南暴雨预报的不确定性。单一的确定性预报在暴雨落区和强度方面的可信度不稳定,集合产品能给华南暴雨过程提供更有用价值的指导预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3.
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多尺度特征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蒋建莹  倪允琪 《气象学报》2003,61(6):673-683
文中对 1998年 6月 12~ 15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汛后最强的一次梅雨锋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此次暴雨是在 3种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中高纬的双阻型和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 ,是引发该暴雨过程的大尺度背景条件 ;天气尺度的低压槽为该阶段的连续大暴雨提供了动力条件 ,它的前部存在一个低层辐合、正涡度和高层辐散、负涡度的带状区域。α中尺度上 ,该暴雨系统的垂直结构为中低层强烈的辐合和上层的辐散 ,其中心有着强烈的上升气流 ;同时在中高层 ,系统的南侧有一个高空急流强迫产生的次级环流。这种α中尺度暴雨系统的三维结构为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水汽和不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174.
本文对2002年7月30日凌晨到8月1日上午,发生在盆地西部的一次局地性很强、强度大、演变特殊的持续性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学条件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对局地暴雨最大难点——落区进行中尺度滤波探讨,并对造成降雨的次天气尺度影响系统进行了追踪。事实说明,目前数值预报水平已有了较大提高。利用数值预报场进行中尺度波波已经成为可能,对中尺度分析的成功率已经高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175.
利用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期间的时间加密观测资料,分析了1998年5月24日发生在广东省的一次暴雨过程。发现湿有效能量与此次暴雨降水的关系比较清楚。降水开始前,暴雨区的能量显著增加,强降水开始于能量显著减少时;强降水时,暴雨区的能量出现小幅反弹;当暴雨区能量再次显著减少后暴雨降水结束;这是一次能量锋暴雨,暴雨开始前有能量锋生现象发生,暴雨强降水时段与强能量锋同步,暴雨区位于高能舌北侧能量锋附近。  相似文献   
176.
概述了2002年8月4日辽南地区特大暴雨降水过程特征 ,并对暴雨产生时的高空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和各种物理量场进行了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77.
许映龙 《气象》2003,29(1):58-61
10月份,东北大部、华南大部、江南西南部、四川西部、北疆西部等地降水偏多,广东、江西等省局地出现暴雨洪涝;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正常或偏少,山东南部、河南东北部等地仍有旱情存在;月内,冷空气活动频繁,东北大部、华北北部、青藏高原东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余地区接近常年或偏高.  相似文献   
178.
2002年我国天气气候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均天 《气象》2003,29(4):32-36
2002年我国主要天气气候特点为:全国降水量偏多,但时空分布不均,北方地区早春和伏秋少雨,受旱范围广,华南沿海地区别冬春夏初少雨连旱;汛期内无大范围或持续的强降水过程发生,但长江中下游一带春汛明显,北方雨季偏早,南方部分地区暴雨洪涝及局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较重。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但起伏变化较大。沙尘天气时段集中,影响范围广,强度偏强。登陆我国的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个数接近常年;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偏多。  相似文献   
179.
徐晶 《气象》2003,29(8):58-61
5月 ,东北地区降水偏少 ,旱情持续 ,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 ;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 ,降水偏多 ,局地发生涝灾 ,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正常或略偏少 ,本月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月内分别有一个台风和一个热带风暴生成 ,但对我国无影响。1 天气概况月内 ,我国降水分布十分不均 ,北方大部地区普遍在 50mm以下 ,其中西北地区中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东部等地一般不足2 0mm。与常年同期相比 (见图 1 ) ,除内蒙古中部和西部、新疆大部、湖南北部等地偏多 3成至 1倍和局部地区偏多 1~ 2倍外 ,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偏少…  相似文献   
180.
张玲 《气象》2003,29(9):58-61
6月份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正常或偏多 ,南方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洪涝 ,灾情较重 ;北方出现明显降雨过程 ,部分地区旱情相继得到缓和或缓解 ;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 ,日照时数正常或偏少。1 天气概况1 1 降水6月降水量 ,南方大部、黄淮及东北地区南部和西北部等地一般在 1 0 0mm以上 ,其中江淮西部、江南、西南东部的部分地区及两广大部有 2 0 0~ 40 0mm ,局部达 40 0mm以上 ;东北北部、华北大部、西北东部和内蒙古东部等地普遍有 50~ 1 0 0mm ,其余地区不足50mm。与常年同期相比 (见图 1 ) ,全国大部月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 ,其中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