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95篇
  免费   7230篇
  国内免费   9791篇
测绘学   2709篇
大气科学   17351篇
地球物理   3602篇
地质学   22003篇
海洋学   3272篇
天文学   285篇
综合类   2837篇
自然地理   2957篇
  2024年   363篇
  2023年   1524篇
  2022年   1752篇
  2021年   1962篇
  2020年   1585篇
  2019年   2080篇
  2018年   1407篇
  2017年   1396篇
  2016年   1488篇
  2015年   1827篇
  2014年   2777篇
  2013年   2297篇
  2012年   2497篇
  2011年   2527篇
  2010年   2330篇
  2009年   2415篇
  2008年   2385篇
  2007年   2169篇
  2006年   2009篇
  2005年   1958篇
  2004年   1627篇
  2003年   1660篇
  2002年   1344篇
  2001年   1331篇
  2000年   1257篇
  1999年   1153篇
  1998年   1037篇
  1997年   1141篇
  1996年   983篇
  1995年   983篇
  1994年   853篇
  1993年   677篇
  1992年   637篇
  1991年   488篇
  1990年   417篇
  1989年   300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5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许映龙 《气象》2003,29(1):58-61
10月份,东北大部、华南大部、江南西南部、四川西部、北疆西部等地降水偏多,广东、江西等省局地出现暴雨洪涝;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正常或偏少,山东南部、河南东北部等地仍有旱情存在;月内,冷空气活动频繁,东北大部、华北北部、青藏高原东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余地区接近常年或偏高.  相似文献   
952.
2002年我国天气气候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均天 《气象》2003,29(4):32-36
2002年我国主要天气气候特点为:全国降水量偏多,但时空分布不均,北方地区早春和伏秋少雨,受旱范围广,华南沿海地区别冬春夏初少雨连旱;汛期内无大范围或持续的强降水过程发生,但长江中下游一带春汛明显,北方雨季偏早,南方部分地区暴雨洪涝及局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较重。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但起伏变化较大。沙尘天气时段集中,影响范围广,强度偏强。登陆我国的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个数接近常年;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偏多。  相似文献   
953.
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在人工增雨时机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晰莹  金风岭 《气象》2003,29(8):52-54
概述了干旱期间选择飞机和高炮人工增雨作业时机的方法,以2000年6~7月哈尔滨地区特大干旱期间进行的飞机和高炮人工增雨作业为例,利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选择的作业时间和作业区域应是比较有利的。因为从卫星云图中的水汽图、红外和可见光云图上可分析出云系中的含水量、云顶温度、云系强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天气雷达跟踪订正,可直接指挥飞机和高炮在有利的区域和时间内进行作业,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4.
徐晶 《气象》2003,29(8):58-61
5月 ,东北地区降水偏少 ,旱情持续 ,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 ;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 ,降水偏多 ,局地发生涝灾 ,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正常或略偏少 ,本月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月内分别有一个台风和一个热带风暴生成 ,但对我国无影响。1 天气概况月内 ,我国降水分布十分不均 ,北方大部地区普遍在 50mm以下 ,其中西北地区中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东部等地一般不足2 0mm。与常年同期相比 (见图 1 ) ,除内蒙古中部和西部、新疆大部、湖南北部等地偏多 3成至 1倍和局部地区偏多 1~ 2倍外 ,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偏少…  相似文献   
955.
陇东黄土高原春末夏初旱的气候特征及预测模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位泰 《气象》2003,29(9):34-36
应用自然正交函数分解(EOF)方法,分析了甘肃省庆阳地区春末夏初干旱的综合评价指数DH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随时间演变规律;分析了春末夏初干旱对冬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春末夏初干旱的预测模型,业务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56.
张玲 《气象》2003,29(9):58-61
6月份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正常或偏多 ,南方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洪涝 ,灾情较重 ;北方出现明显降雨过程 ,部分地区旱情相继得到缓和或缓解 ;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 ,日照时数正常或偏少。1 天气概况1 1 降水6月降水量 ,南方大部、黄淮及东北地区南部和西北部等地一般在 1 0 0mm以上 ,其中江淮西部、江南、西南东部的部分地区及两广大部有 2 0 0~ 40 0mm ,局部达 40 0mm以上 ;东北北部、华北大部、西北东部和内蒙古东部等地普遍有 50~ 1 0 0mm ,其余地区不足50mm。与常年同期相比 (见图 1 ) ,全国大部月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 ,其中东…  相似文献   
957.
孟加拉湾季风爆发对南海季风爆发的影响Ⅰ:个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南海季风试验分析场和NCAR向外长波辐射通量(OLR)资料研究了1998年孟加拉湾季风和南海季风爆发期间副热带环流的大尺度和天气尺度特征,探讨了孟加拉湾季风爆发与南海季风爆发之间的物理联系及孟加拉湾季风气旋的对流凝结潜热释放对副热带高压“撤出”南海的影响。结果表明,1998年5月爆发的东亚季风展现出典型的从孟加拉湾地区东传发展到南海地区的过程。随着孟加拉湾季风爆发和对流活动增强、北移,南海北部出现了低层西风和对流活动,领先于副热带高压在南海地区减弱和撤退。结果还显示南海北部地区的对流凝结加热有助于该地区经向温度梯度的反转,在热成风关系的制约下南海上空副热带高压脊面的垂直倾斜由冬季型转向夏季型,季风爆发。  相似文献   
958.
1991年江淮暴雨时期的能量和水汽循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胡国权  丁一汇 《气象学报》2003,61(2):146-163
通过对 1991年 5~ 7月江淮暴雨期全球范围的水汽输送和不同降水过程中江淮暴雨区及其临近区域的水汽收支和视热源和视水汽汇的计算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 :( 1)从水汽输送的机制来看 ,一方面 ,有大量的水汽以定常涡动的方式从孟加拉湾及南海输送到中国江淮地区 ;另一方面 ,江淮地区的瞬变涡动水汽向北输出 ,这可能与江淮地区频繁活动的α和β中尺度系统有关 ,它们将江淮地区汇集的充沛的水汽除了大部分以降水形式降下外 ,剩余部分继续向水汽较少的高纬地区输出 ,以维持全球水汽的平衡。( 2 )在降水过程中 ,局地蒸发项在水汽的供应中或再循环中十分重要 ,其数值一般为降水量的 13 ~ 12 ,这与1998年的降水情况相似。( 3 )在降水过程中 ,暴雨区的水汽主要是从南边界和西边界流入的 ,东边界和北边界则流出 ,并且水汽的流入、流出主要在中低层进行。 (a)在流入边界上 ,水汽通量的垂直分布存在差异 ,暴雨区西边界和南边界的水汽流入的垂直差异可能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 (b)对于暴雨区 ,不同强度的降水过程水汽的主要来源有所不同。( 4)在 5次降水过程中 ,视热源和视水汽汇的较大值对应降水的大值区 ,表明了水汽凝结加热对大气加热所起的主要作用。梅雨期降水 ,以对流性降水为主 ,对流活动随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959.
全球海气耦合模式中热盐环流对大气强迫的响应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周天军 《气象学报》2003,61(2):164-179
大气环流与热盐环流 (THC)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 ,是海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利用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 -挪威卑尔根气候模式 (BCM)的 3 0 0a积分结果 ,讨论了冬季北大西洋涛动 (NAO)对海洋的强迫与热盐环流的年际调整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在NAO活动的正位相 ,伴随着中纬度西风带的加强 ,北大西洋拉布拉多海热通量损失剧增 ,同时海表盐度出现正距平 ,二者的共同作用 ,令表层海水变沉、密度增大 ,海洋层结出现不稳定 ,导致深对流发生。在NAO活动达到最强劲状态之后 3个月 ,拉布拉多海对流也达到最深。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强度变化对拉布拉多海对流活动的响应 ,要滞后 3a左右。而在年际尺度上 ,大西洋的极向热输送变化和热盐环流的变化则基本是同步的。对流活动对大气存在明显的反馈作用。在对流活动深度达到最大之后 1~4个月 ,对流热释放令拉布拉多海表层气温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60.
通过对实例的计算和分析,论述了用GPS商用软件可处理上百公里的基线数据,其精度满足仪器标称精度的要求。并论述了在短、中、长基线采用精密星历和广播星历进行数据处理的精度差别;对GPS数据处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