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09篇
  免费   6998篇
  国内免费   8613篇
测绘学   1267篇
大气科学   13684篇
地球物理   6301篇
地质学   12932篇
海洋学   5088篇
天文学   514篇
综合类   1561篇
自然地理   2073篇
  2024年   266篇
  2023年   1060篇
  2022年   1239篇
  2021年   1254篇
  2020年   1244篇
  2019年   1463篇
  2018年   1140篇
  2017年   950篇
  2016年   989篇
  2015年   1206篇
  2014年   1911篇
  2013年   1514篇
  2012年   1764篇
  2011年   1767篇
  2010年   1748篇
  2009年   1742篇
  2008年   1700篇
  2007年   1724篇
  2006年   1756篇
  2005年   1610篇
  2004年   1413篇
  2003年   1418篇
  2002年   1296篇
  2001年   1196篇
  2000年   1098篇
  1999年   1003篇
  1998年   995篇
  1997年   1032篇
  1996年   1080篇
  1995年   993篇
  1994年   825篇
  1993年   606篇
  1992年   681篇
  1991年   476篇
  1990年   510篇
  1989年   385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8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6篇
  195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以一个6层原始方程模式的基本动力学框架为基础,设计了一个对物理过程考虑得较全面的中尺度原始方程模式。该模式采用(x,y,σ)坐标系;大气上界取为10hPa,提供多种水平边界条件;水平和垂直分辨率均可调;降水方案包括大尺度降水和深厚积云对流降水;地面温度的计算采用地面热量收支方程;考虑了地气和海气交换作用;垂直交换系数的计算采用Liouis格式;水平扩散采用二阶形式和四阶形式相结合的方案,扩散系数是网格点位置和风场的函数;积分方案采用经济的中央差格式。在水平格距取80km,垂直方向不等距地分为16层的分辨率条件下,利用该模式进行逐个个例预报试验。结果表明,模式计算稳定,能较好地报出主要的天气形势,预报的降水也较接近实际。文中给出了一些检验指标的统计结果。还在预报能力及模式特性方面与原6层模式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92.
矿震及其深井水位的异常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山东省陶庄煤矿的二次矿震及其并水位的同震效应与震前异常。结果表明,矿震活动与天然地震活动在时间上有同步性,并且二次矿震的井水位同震效应形态与震前异常持续时间有差异,而这种差异主要同震源体的破坏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甘、宁、青地区地震孕育的力源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3个方面讨论了甘、宁、青三省区地震孕育的力源环境。①从强震震源机制、地震形变带、断层滑移特征和现代形变、地应力实地测量等几个不同侧面,讨论了区域构适应力场的分布规律。指出,甘、宁、青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以水平为主,主压应力方向从地区的西部到东南部,由NNE逐渐转为近EW向,且在地壳的深部、浅部和地表,方向有较好的一致性。它是印度板块向青藏块体碰撞、挤压,使青藏块体向北东方向推济,同时向东蠕散的结果。②通过讨论发展断层的错动形式以及部分前兆资料所反映的应力特征,揭示了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及周围地区处于一种更高的应力状态。这是该地区地震前兆具有普遍性的根本原因。③讨论了甘、宁、青现今地震的孕育方式。指出,6级以上地震基本上以先存断层重新活动或相互沟通为主要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994.
现代大地测量在研究相关地学问题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评述了用现代大地测量技术监测地球动力现象所能达到的时空辨率和准确度论述了大地测量在研究相关地学问题中的作用,回顾了以空间卫星大地测量为标志的现代大地测量近30年来对地球科学作出的主要贡献及科学意义,并对大地测量未来进一步应用于地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研究方向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95.
解析地研究了中高度(离他心3-4个地球半径)极隙区极低密度上行电子束流引起的沿磁力线传播的电磁个稳定性,上行电子束流和背景等离子体都考虑成冷等离子体.结果表明,上行电子引起的左旋和右旋圆偏振电磁来流模是不稳定的,当它与离子回旋模耦合时增长率达到最大值,频率色散关系仍为电子束流模特征这此结果对解释权隙区纬度地面站低频电磁波观测资料和理解极隙区动力学过程是很有益的.  相似文献   
996.
对发生在华北地区31个M≥5地震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进行的研究得出:(1)华北地区发生M≥5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的短期平静现象与大震发生的相关性很强。31个M≥5地震前的平静时间主要集中在20~87d,120~210d和大于210d。同时还得出大震前的短期平静时间与震级大小无关的结论;(2)区域地震活动在短时间内出现增强趋势,与发生大震的相关性很弱,相关的仅占总数的6.4%  相似文献   
997.
1995年苍山5.2级地震前应力场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翠英  华爱军 《地震地质》1997,19(2):40-140
从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源区及其附近不同小区应力场方向的动态变化入手,分析了主应力轴方位、仰角及其矛盾符号比等参量在5.2级地震前的异常变化及其时空演变特点,简析了可能成因,可为研究震前其它各类前兆异常提供背景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地形对大地电磁测深(MTS)资料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形影响是山区MTS工作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此做了理论分析并用均匀半空间表面二维地形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形影响不仅与MTS资料的种类、极化模式、场源电磁波周期及测点位置有关,而且还依赖于不同的地形形态和尺度。此外,还根据悬崖模型计算,给出了关于地形影响范围的估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