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7篇
  免费   551篇
  国内免费   681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3177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138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49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61.
基于集合预报系统的日最高和最低气温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敏诠 《气象学报》2017,75(2):211-222
根据欧洲中心集合预报系统2 m气温预报的集合统计值,提出了BP-SM方法,针对中国512个台站2016年3月的日最高(低)气温做预报分析。将集合预报系统的模式直接输出、BP和BP-SM方法得到的日最高(低)气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预报时效越长,BP-SM方法较之BP方法的预报优势也更明显;在1至5 d的预报中,BP-SM方法显著降低了预报绝对误差,误差在2℃以内的准确率大部分在60%以上,部分站点达到90%;正技巧评分均值大多高于30%,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地区超过了60%。预报正技巧站点次数在绝对误差≤2℃(1℃)范围内有所提高,对日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的提高略好于日最低气温;BP-SM方法有效地降低了预报系统偏差,较大预报误差出现次数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962.
2017年1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楠  马学款 《气象》2017,43(4):508-512
2017年1月大气环流主要特征如下:北半球极涡呈绕极型分布,中心气压较常年偏低,欧亚中高纬度环流呈两槽一脊型;南支槽强度与常年接近,平均位置位于90°E以西附近,副热带高压较常年接近。1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2.4 mm,较常年同期偏少6%。全国平均气温为-3.4℃,较常年同期(-5.0℃)偏高1.6℃,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值。月内,我国出现主要冷空气过程、主要降水过程以及雾 霾天气过程各2次,其中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1月6日雾 霾天气过程是1月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强的雾 霾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963.
根据佛冈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气温资料,按照国家季节划分标准对4季长度进行划分。运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佛冈县1957—2014年气温变化和4季长度的趋势演变、突变转折等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气温变化对4季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8年佛冈县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达0.012℃/年。佛冈县4季长度表现为夏季最长,冬季最短,春季和秋季长度接近,夏季日数占全年日数的51.5%。气温变化对4季长度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夏季最为显著。突变检验表明,气温上升与夏季长度延长的突变时间都在1993年左右。年平均气温与夏季长度的相关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64.
965.
广西沿海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根据孢粉分析,有孔虫氧同位素分析,历史记载及现代气温观测资料,综合资料广西沿海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经过研究,初步划分了本区全新世以来的7个气候期,在晚全新世内,进一步划分了7个气候亚期,早全新世,中全新的气候变化具有1500-2000a周期,晚全新世界的气候变化具有500-1000a周期,晚全新世中-晚期的气候变化具200a周期,200a来的气候变化呈冷,热交替出现,具有10-20a或30-  相似文献   
966.
冰芯记录中过去250ka气候普遍不稳定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芯记录中过去250ka气候普遍不稳定的证据W.Dansgaard等1990-1992年间欧洲格陵兰冰芯计划(GRIP)在格陵兰冰盖正顶上(72.52°N,3764°W,海拔3238m,年平均气温-32℃)取得了几近基岩的冰芯。总长为3028.8m的...  相似文献   
967.
翟兆锋 《海洋预报》2002,19(2):47-53
本文主要介绍了2000年中国第十六次南极考察队在中山站进行气象考察期间,用获得的现场观测资料,对中山站地区的气温、气压、大气湿度、风向风速等主要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与中山站过去十年的气象要素平均值进行对比,得出了2000年中山站地区气温偏高、大风日数和日照时数多、海冰解冻早等特点,有助于了解和研究南极气候概况。  相似文献   
968.
鄱阳湖的水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鄱阳湖水温时空变化、水温与气温、湖岸水温与湖中心水温等关系,从而揭示了其基本变化规律:年内湖水温垂直分布均匀,梯度变化小,而深层水温变化大,随月气温变化而变化;水温平面分布自北向南、由西往东逐渐升高;大水体对周围气温有明显调节效果,且水温和气温关系密切;分析了年内水温最高、最低出现时间和变幅范围。  相似文献   
969.
在变振幅的数据分析中 ,低频信号可以反映在低频分析结果中 ,也可以体现在高频信号的振幅变化中。本文将其分别称为滤波低频信号和变幅低频信号。两种低频信号有很好的相关性 ,也存在明显差别。研究结果表明 ,滤波低频信号反映了过程整体性的上升或下降 ,变幅低频信号反映了极大值与极小值之间差异的缩小或加大。两种低频信号的差异多源于原始信号极大值与极小值变化过程之间的关系。在本文的例子中 ,冬季气温变化占优势时两种低频信号的滑动相关系数为正值 ;夏季气温变化占优势是导致两种低频信号差异的根本原因 ,在物理上表现为一定发生了强大的异常过程 ,打破了气温正常变化的秩序。大连站的气温变化主要受制于北方的冷空气过程 ,但当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 ,热带的暖过程大大加强 ,导致两种低频信号发生明显的差异。从 1965~ 2 0 0 3年 ,滑动相关系数共出现 6次负时段 ,都对应着厄尔尼诺事件。因此 ,在低频过程的研究中 ,需要用滤波低频信号研究整体性的低频变化。但是 ,在希望获取导致整体变化的主要成分时需要使用变幅低频信号。另外 ,在揭示异常过程时需要用滑动相关系数来发现两种低频信号的差异 ,提取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970.
黄河三角洲近40年来气候变化趋势及异常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利津站1962-2000年的平均气温(T)、降水量(R)和平均风速(V)资料表征黄河三角洲的气候变化状态。分析显示,近40年来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具有:气温的长期变化呈变暖趋势,40年来年平均气温约增高了1.4℃,同时,异常高温国年均出现在90年代,而异常低温年均出现在60年代;平均风速呈明显变小趋势,40年来年平均风速减小了约1.5m/s;降水量具有明显的13-15年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