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78篇
  免费   2685篇
  国内免费   2399篇
测绘学   1230篇
大气科学   11968篇
地球物理   1933篇
地质学   2321篇
海洋学   855篇
天文学   120篇
综合类   705篇
自然地理   530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18篇
  2022年   376篇
  2021年   479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591篇
  2018年   365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501篇
  2014年   784篇
  2013年   689篇
  2012年   792篇
  2011年   798篇
  2010年   839篇
  2009年   990篇
  2008年   880篇
  2007年   869篇
  2006年   894篇
  2005年   924篇
  2004年   873篇
  2003年   795篇
  2002年   755篇
  2001年   669篇
  2000年   557篇
  1999年   447篇
  1998年   462篇
  1997年   460篇
  1996年   466篇
  1995年   346篇
  1994年   287篇
  1993年   264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43年   10篇
  1941年   11篇
  1936年   9篇
  1935年   15篇
  193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在气象报刊上,常常看到“气象现代化”的字样。1992年夏天,我在京参加《中国改革开放辉煌成就十四年.气象卷》编辑工作肘,陈少峰先生(《中国气象报》原社长)告诉我: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撰文对“气象现代化”的说法提出异义,指出“气象”不能“现代化”。  相似文献   
992.
全军著名科普作家韩世泉,去年再登榜首,又一次荣获全国气象科普先进个人称号。据了解,全空军只有两名气象科普作家享受此殊荣,我真诚地向他祝贺。  相似文献   
993.
994.
用一点相关法计算了春季4月份北半球500hPa遥相关型,得出4月存在5个遥相关型。它们的中心位置与冬季相比已有了较大的改变。计算了1951 ̄1990年各遥相关型的逐年强度指数。研究了它们的年际变化,指出4月的西太平洋型(WP)、欧亚型(EU)的强、弱是我国4月份大范围旱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5.
夜间气象能见度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能见度理论和双止偏光能见度测定仪原理,讨论了夜间气象能见度的测量原理和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并完成了初步的野外对比试验,得出了比较结论。  相似文献   
996.
夏季多年平均及个别年份低层流场的准周期扰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ECMWF的1980 ̄1986年多年平均及1980年的低层纬、经向网络点资料对季内振荡方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多年平均及个别年份流场中季内同斯振荡强度的对比特征及其在低伟和中高纬地区的差异。为动力学诊断和理论研究夏季风的年际差异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97.
周亚军  朱姝 《高原气象》1995,14(3):314-324
本文利用改进了的T21L7模式模拟了1月和7月的全球气候平均场。对同一季节而言,模式中的海面温度、海冰分布和太阳天顶角是固定的,地面温度由地面能量平衡方程求解,模拟过程中均考虑了垂直扩散及陆面水分循环因素。结果表明,纬度-高度分布的纬向风成功地模拟出来了,模式能够捕获冬半球对流层与平流层西风急流,并且急流中心的位置和强度与实况基本吻合。除此之外,模拟的纬度-高度分布的温度场与实测值基本相似,只是夏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对唐山地震昌黎等七个台的地电阻率日均值时间序列进行了关联维计算.取每年为一个时间段,其目的在于探索分数维对地震各个阶段的反应,以便达到利用分数维进行地震预报的目的。计算结果表明大部分地电台的地电阻率在地震前有明显的降维特征。通过地震前后七个台的地电阻率分数维的变化,得到了地震前后前兆场的分布特征,这一结果对于未来震源区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华北地震场和源地壳形变前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何世海 《地震》1995,(3):199-207
文中用实测资料和构造物理学观点论证了华北中、强地震前孕震形变场(断层活动系统)的存在和它的运动学与力学机制,并用有限元法加以检验;讨论了形变场、源前兆之间的关系和它们的前兆特征;给出了可操作的剪切破裂指标S(t),用断层滑动速度和剪切应变速度较好地表达了某地的地震破裂危险性;最后,提出了华北形变场活动的长期稳定性和周期性(约12年)。  相似文献   
1000.
典型构造背景应变场特征及其演化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力强  马瑾 《地震地质》1995,17(4):349-356
在外力作用下,一定的构造形式周围会产生特定的应变图象。其形态特征在失稳过程中会发生变化。研究应变图象的特征及其变化有助于鉴别失稳前兆,预测变形发展趋势。受构造形式控制,应变场在空间分布上可以划分为若干区域。在变形与失稳过程中,各个区域既有不同的变形行为,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动态体系。因此,应当全面观测应变场图象的时间与空间动态演化过程,从中获取失稳前兆,分析失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