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3篇
  免费   783篇
  国内免费   1099篇
测绘学   657篇
大气科学   1092篇
地球物理   426篇
地质学   2404篇
海洋学   281篇
天文学   94篇
综合类   258篇
自然地理   203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3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德国KTB超深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2.
113.
114.
碱性岩的概念及其分类命名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碱性岩是根据化学成分判别碱性程度属于碱性和强碱性的岩浆岩,像非碱性岩一样,碱性岩也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和酸性碱性岩。笔者拟定了基性碱性岩的种属划分方案,并在前人方案的基础上,对超基性、中性、酸性碱性岩的种属划分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115.
从超孔隙流体压力、粘土膜、有利的岩石组构、烃类侵位等方面介绍了深部高孔渗储集岩发育的有利条件;综述了深部储层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目前主要从经验预测和化学反应模型两个方面来确定深部砂体的储集性能,相应的分析测试手段包括成岩场、流体动力学、生烃史、精细埋藏史、图像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深部储层的分析流程。  相似文献   
116.
作者在1:5万区调填图中,应用岩石谱系单位的理论、方法、将著名的锥子山复式深成杂岩体进行了解体。建立了黄土坎超单元,南大天超单元,焦家沟超单元和围场超单元,构成锥子山超单元组合。并从岩体内部组构,变形空间展布和区域构造特征分析,提出了岩体就位的底辟机制,破火山口塌陷机制及岩墙扩展机制。  相似文献   
117.
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major elements,transition metal elements,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rare-earth elements and Sr isotopes in alkaline-ul-trabasic rocks in the Jijie complex of Lufeng,Yunnan Province,which is located in southern Sichuan-Yunnan rift zone,one of Luoci alkaline-ultrabasic complexes in central Ynnnan,Moreover,its origin pertaining primary magma,magma soure region,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etc.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paper.  相似文献   
118.
介绍了对滇东寒武系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层序的基本特征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确定有10个层序,其时限为1~10Ma,其中下寒统武有6个,中、上寒武统各2个。此外还划分出次层序27个、组合层序2个。此项研究工作对本区寒武系地层划分与对比、界线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1)沧浪铺阶生物地层的争论,是由于滇东存在两个Ⅰ型层序边界,乌龙箐段与红井哨段为假整合关系,故生物带发育不完整;(2)双龙潭组与西王庙组应为同时异相沉积体;(3)双龙潭组顶部时限,以SB2i为标志,应与娄山关组底部边界对比,故可能上延至晚寒武世早期  相似文献   
119.
地球运动的超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超非线性速度理论,研究了地球的自转状态,得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沿半径方向有突变和减小,并由此计算了地壳相对于地核的角速度差值,算得赤道表面每年西移1.75cm,符合已报道的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20.
基于岩浆铬矿床与超镁铁质岩石的关系,从元素亲合性和共生规律的角度揭示了铝对铬成矿制约的主导作用,分析了铝和铬亲石、亲氧的二重性及其晶体化学的依存关系。论证了超镁铁Si-O体系中铝丰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铬的成矿。揭示了制约元素分散富集的因素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互为依存和转化的,是在动态中的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