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6篇
  免费   1599篇
  国内免费   2073篇
测绘学   983篇
大气科学   1387篇
地球物理   1138篇
地质学   4821篇
海洋学   929篇
天文学   189篇
综合类   725篇
自然地理   966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480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529篇
  2008年   647篇
  2007年   661篇
  2006年   500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246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4篇
  192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61.
长江中游湖泊沉积微结构特征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在长江中游的洪湖、东湖、网湖和大九湖等四个地点取得湖沼沉积物的钻孔样品,用偏光显微镜下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结构特征并以此解释三种湖相粘土的成因和沉积环境的变化。在长江沿岸湖泊中,0.4~ 0.5kaBP以来形成的浅色粘土的微结构类型主要有 :显微层理构造、颗粒的定向性、较大的微孔隙和颗粒粒径,面与面或边与边接触方式。物源主要来自河流带来的泥沙.当时河湖相通,河流入湖水沙量大。 1~ 2.5kaBP期间形成的青色粘土的典型微结构是 :凝胶结构、絮凝结构、细颗粒粒径和小孔隙、低球度和淡水中心冈硅藻。主要是有机质胶体与粘土胶体相互作用形成的。此期间,河流带入湖泊的泥沙少,江汉平原拥有一个开阔、稳定、浮游生物较多的淡水湖泊环境。 0.4~ 1kaBP期间形成的黑色粘土的主要微结构类型是 :凝胶结构、大的圆孔隙和植物纤维的生物框架结构、呈双峰分布的孔隙。它主要是由于维管束植物残体大量积累形成的。当时江汉平原湖泊湖水变浅,大量挺水植物生长,有些湖泊沼已经沼泽化了。鱼骨框架结构证明,在 2.9~ 4kaBP的全新世温暖期山间盆地大九湖出现大量鱼类,但并没有导致喜温鱼类向上游明显迁徙。  相似文献   
162.
济阳坳陷孤南洼陷低熟油成藏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建渝  田波等 《地球科学》2002,27(4):435-440
孤南洼陷具有丰富的低熟油资源,低熟油中的生物标志物以高伽玛蜡烷含量,植烷优势,低成熟度为特征。下第三系沙一段是低熟油的源岩,其岩性为富含藻类有机质的油页岩,油泥岩,低熟油在平面上环生烃洼陷分布,剖面上层位集中在沙二-沙一段,断层控制了低熟油的运移距离和聚集层位,低熟油的成藏模式有3种,即自源侧向运移聚集成藏,自源断层垂向运聚成茂混合运取成藏模式。孤南洼陷低熟油盆地内部以侧向运移,侧向充注入岩性-断块圈闭为主,形成单源油藏。在断藏带原油是以垂向运移及垂向充注断块圈闭为主,形成混源油藏。  相似文献   
163.
冻融作用对地气系统能量交换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12,他引:7  
李述训  南卓铜  赵林 《冰川冻土》2002,24(5):506-511
通过对温度波在地层内传播过程问题的分析研究, 讨论土在冻结和融化过程对地气系统能量交换的影响, 并以亚粘土为例应用近似方法计算了在冻结和融化过程地气系统能量交换和地温变化特征, 同时将相同条件下发生冻融作用与不发生冻融作用情况地气系统热交换量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冻融作用使地气系统热交换加强, 同时吸热和放热的过程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64.
165.
鞍山式铁矿尾矿中含有金,它是各种地质作用的综合产物,也是火山沉积的中基性岩本身含有微量金造成的。建议开采该类型铁矿的同时研究回收铁矿尾矿中的金,加强矿床的综合利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6.
根据塌岸的基本规律,应用塌岸最终趋势常规预测方法,考虑河水径流作用,从宏观上对岸坡塌岸的最终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7.
编制中国76种元素地球化学图将使我们首次了解元素周期表上除氢、氧及惰性气体之外所有元素在中国大陆表层的分布,川滇黔桂76种元素地球化学图的编制是这一研究项目的试点。本文以不同实验室取得的Ag、Cs、Ga、Ge分析数据为例,探索、衡量不同实验室地球化学图相似性的方法,以优选实验室进行川滇黔桂4省区约4000件组合样76种元素的大规模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68.
介绍了低能γ射线透射法测量煤灰分分析系统,并且说尽论述了分析系统在测量过程中对测量结果产生主要影响的粒度、温度、成分、水分等因素,针对各种影响因素产生机理,通过大量的粒度、温度、成分、水分等实验,给出动态追峰法,自动补偿法等实用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169.
断裂构造的分形研究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文章详细总结了断裂构造分形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断裂构造的分维值可以定量描述断裂分布的复杂性和构造演化的成熟度,它是断层数,规模,发育程度,组合方式及动力学的体现,断裂的分形结构特征与流体劝,油气运移成藏和矿床的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断裂的分维值越高,断裂连通性越高,越有利于流体流动汇聚和矿床的形成。此外,还可以从活动断裂的分形分析来研究断层的活动性及其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地震预测。文中总结了目前断裂分形研究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方法以及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0.
黄土高原现代土壤和古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对植被的响应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黄土高原古土壤碳同位素与古植被的关系是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对该地区现代C4/C3植被分布特征与现代土壤碳同位素组成之间的关系缺乏足够的了解. 初步研究了黄土高原主要植物及现代土壤碳同位素组成, 对比了现代土壤和黄土-古土壤序列的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黄土高原现代植被以C3植物为主, C4植物主要来自适宜在暖湿条件下生长的禾本科植物(如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和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 森林土壤的碳同位素组成δ 13C值明显低于黄土塬面的碳同位素组成, 现代土壤的碳同位素组成与现代植被的分布是一致的. 根据此关系推断: 在相对暖湿的古土壤阶段(间冰期)C4草本植物比例增加, 在相对干旱的黄土阶段(冰期)灌木和C3草本植物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