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98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253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2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79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通过两个时像的对比解译、调查验证和研究,表明长江-黄河上游源区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的10年中,沼泽湿地总体呈减少趋势。由于自然和人为综合因素的长期作用,使本区沼泽湿地处于萎缩状态。  相似文献   
32.
李瑞林  韩学军 《水文》2007,27(1):72-74
飞来峡水利枢纽建成蓄水后,高道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受回水影响严重,中低水流量测验整编变得相当复杂。用上游站水位法进行中低水流量测验整编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为具有相同条件下的水文站流量测验整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同调水规模对汉江中下游影响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沈大军 《地理学报》1998,53(4):341-34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重大战略措施。但调水将给汉江中下游的水文情势及用水带来一定的影响。文章分析了丹江口水库不同调水方案对汉江中下游水位、流量及灌溉和航运的影响,并提出补偿工程措施。调水60×108m3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较小,可基本不予补偿;调水150×108m3的影响稍重,但对航运和灌溉用水的影响不大,适当补偿可以解决;调水230×108m3对汉江中下游水位流量及用水的影响十分严重,必须全部渠化并修建江汉运河。  相似文献   
34.
利用采自阿尔泰山南坡额尔齐斯河上游森林6个采样点的低海拔西伯利亚云杉(Picea obovata Ledeb)树轮样本,建立6个树轮宽度指数年表。分析标准化树轮宽度年表的特征参数及对气候的响应发现:(1)可可托海北(KKT)年表包含的气候信息最多,其次是塔里德萨依(TLD)年表。(2)6个标准化年表及区域年表(HEC)与临近的富蕴气象站与生长季及生长季前期的降水呈正相关,与上年7月到当年6月降水量相关最高达0.755,该研究结果与新疆天山山区云杉对气候的响应完全一致。降水是森林下限西伯利亚云杉树轮宽度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3)海拔相对较高的协特克阔依汗(XTK)和KKT年表除与其它年表具有对降水相同的响应特点外,还与当年8月的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4)区域年表树轮宽度指数经历了9个偏高时段和8个偏低时段,揭示了该地区降水的长期变化。  相似文献   
35.
2009年是全球黄金产量开始复苏的一年,世界产金量实现9年来首增,而2008年全球黄金产量为12年最低水平。由于资金、技术、矿床等条件各异,各国情况也大不相同。最近,部分世界黄金生产大国先后公布了2009年的黄金产量数据。  相似文献   
36.
河型转化是河流演化由量变到质变的综合反映,具有科学研究和服务生产的双重价值。以嫩江干流上游(以下简称嫩江上游)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影像和地貌、气候等资料描绘了1985—2020年嫩江上游的河流形态特征,分析了河流类型、河型转化控制因素及河型转化模式。研究表明:(1)嫩江上游整体为稳定的河流且稳定性先增后减,顺河流方向发育三种河型——低坡度高弯度稳定的曲流河(河段Ⅰ)、高坡度高弯度稳定的曲流河(河段Ⅱ)、低坡度较稳定的网状河(河段Ⅲ);(2)构造活动微弱是河流稳定的前提,气温和降水变化量是稳定性变化的控制因素,且气温变化量的贡献率更大;(3)河段Ⅰ转化为河段Ⅱ的控制因素为断层和冻土,土壤起协同作用,河段Ⅱ转化为河段Ⅲ的控制因素为地形和河流边界岩性,土壤、植被起协同作用;(4)嫩江上游的河型转化是一种流域尺度内构造运动限制的中纬度半湿润-湿润区山地曲流河向平原网状河转化的模式,这一模式常见于东北亚。  相似文献   
37.
2013-07-10,岷江上游暴发大型群发性泥石流灾害,泥石流以淘刷、冲击、淤塞、压顶、磨蚀等方式对地震灾区公路直接造成严重破坏,其引发的溃决洪水、河床上升增大受灾范围,加重了灾害损失。分析了泥石流对道路工程的成灾方式:对桥梁工程破坏包括淤塞、淘蚀基础、冲毁等;对路面路基工程破坏包括淤埋、淘刷路基、冲毁等;对隧道工程破坏包括堵塞隧道洞口,破坏洞口墙体并引起衬砌支护结构破坏,损毁隧道内附属设施等;对明洞、棚洞工程破坏包括堵塞洞口、冲毁洞口结构,磨蚀洞顶,压顶并引起衬砌支护结构破坏,损毁排水、通风、电力附属设施等。分析了泥石流造成道路严重损失的原因,其中,公路工程选址不当、风险估计不足,桥涵过流净空不足,泥石流防灾措施不完善,泥石流的严重冲刷、冲击作用是主要原因。针对泥石流危害公路的特征和地震区泥石流防治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地震山区公路在灾后重建与道路规划中的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38.
张占国 《中国地名》2014,(12):69-69
略阳县位于陕西省的西南端,汉中市西缘,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处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东南与汉中市宁强、勉县接壤;西北与甘肃省的康县、成县、徽县相邻。全县幅员面积2831平方公里。属北亚热带北温润季风气候,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3.2℃,年平均降雨量860毫米。略阳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人类生活和从事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39.
Traditionally,patch-based analysis at the landscape scale fragmentation has been used in the study of landscape ecology while the study of boundary and node has not been considered as much detail until recently.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boundary-and node-based methods in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to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Minjiang River in the southwestern China.Boundary-based and node-based landscape indices were selected to be used in analyzing changes in landscape patterns,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analysis using traditional pattern indices.We compared the responses of patch-area-based,boundary-length-based and node-number-based indices,and concluded that boundary-based and node-based indices are more sensitive to disturbance than patch-based indices with various patterns,and node-based indices are even more sensitive than boundary-based ones.Thus,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oundary-based and node-based pattern analysis methods provide helpful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to traditional patch-based pattern analysis methods.The results about pattern dynamics of landscape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Minjiang River based on boundaries and nodes showed that with human disturbance,the dominance of forest landscape was weakened by other landscape types; thus the landscape pattern of the study area became more homogeneous and the boundary network became more complex.These changes further augmented disturbance interfaces in the landscape and increased the possibilities of further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相似文献   
40.
针对岷江上游山区地理信息离散度高、可变参数多等现状,本文应用GIS技术,基于Geodatabase数据模型,建立了岷江上游山区地理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以1∶1000 000和WGS_1984_UTM_Zone_48N坐标作为基准,利用GIS软件数据符号化功能,创建多用途专题图。岷江上游山区地理信息的数字化和集成化对协调岷江上游山区人地关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同时数据库支撑下的GIS制图,能够使地图制作便捷、美观,并实现区域专题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