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7篇
  免费   496篇
  国内免费   639篇
测绘学   442篇
大气科学   435篇
地球物理   323篇
地质学   1019篇
海洋学   401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22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2年   3篇
  1940年   1篇
  1934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香格里拉小中甸冈达概组下段(Pg1)分布于金沙江构造带与义敦岛弧之间的中咱微陆块,属中甸基性火山岩带。本文研究中咱微陆块南部冈达概组下段,该地层主要由玄武质角砾凝灰熔岩、微晶玄武岩和玄武质角砾凝灰岩混层组成,具有富碱、高钛、轻稀土强烈富集的特征,是地幔低度熔融的产物,属大陆板内张裂型火山岩,与东邻区的峨眉山玄武岩(Pe)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两者的地幔源区具有亲缘关系,与地幔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92.
厦蓉线水都高速平寨隧道左洞洞口受施工条件、浅埋和偏压等因素的影响,采取了中横洞内出的进洞方法。现场监测成果表明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研究该进洞方式对洞口浅埋偏压段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利用FLAC3D程序对平寨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三维仿真分析,比较中横洞内出和正面开挖两种进洞方式下左洞洞口围岩变形和应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横洞内出方案对近洞口约24m范围内围岩影响较小,为较优方案。  相似文献   
993.
对印支地块思茅地区的早白垩世红层开展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获得镇沅剖面特征剩磁方向Ds=52.4°,Is=45.5°,κ=77.9,α95=6.3°;普洱剖面特征剩磁方向Ds=46.2°,Is=46.6°,κ=50.9,α95=5.6°;江城剖面特征剩磁方向Ds=8,6°,Is=42.2°,κ=117.1,α95 =4.0°.对普洱和江城剖面进行E-I磁倾角偏低检验,结果显示江城剖面不存在磁倾角偏低,普洱剖面由于偏角较分散,导致其伸展方向出现假象,推测的磁倾角偏大,出现实测磁倾角偏低的假象.思茅地区各采样剖面之间的磁偏角差异表明,块体内部发生过差异性旋转变形,其变形的过程不仅受控于边界深大断裂,也与内部小断裂的活动有密切关系.若进一步考虑华南地块白垩纪可能存在的磁倾角偏低现象,则该结果说明印度支那地块思茅地区白垩纪以来相对于华南地块向南滑移量为570±310km,接近构造地质研究推测的红河大断裂左行滑移最.  相似文献   
994.
李绪善  李百祥 《物探与化探》2012,(5):760-765,771
从分析地球物理场特征着手,提出将南北向重力梯级带和重磁场特征东西差异作为划分南北构造带的依据,探讨了形成南北构造带的区域与深部地质构造背景以及地震成带分布的对应关系。重力梯级带反映的南北构造带既有与中轴构造一致的继承性,又有向西拓展的新生性,并在南北统一成带的基础上叠加了分段性,形成南压北张不同背景的控震、控热机制,同时也是构成青藏高原东界和我国大陆构造域东西分界线,对应着狭义南北地震带。  相似文献   
995.
全球大气季节内振荡对长江流域持续暴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引证论述大气季节内振荡(ISO)对暴雨(强降水)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概括性地回顾影响长江流域持续暴雨的大气ISO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主要成果。重点针对全球热带内外不同时间尺度的大气ISO的空间变化和年际变化与长江流域持续暴雨之间联系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评述,较为完整地总结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季节内变化的气候特征和全球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的ISO对东亚副热带地区持续暴雨影响的已有认识,并结合2个半球的ISO与长江流域持续暴雨关系的研究现状,对未来暴雨(强降水)与不同时尺度ISO相互作用及其在10~30 d延伸期预报中的应用中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热点进行探讨,以期强调南半球ISO变化在全球和东亚副热带气候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夏季长江流域持续暴雨10~30 d延伸期预报和旱涝气候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996.
戚庆学  彭波  董宜辉 《探矿工程》2013,40(10):68-73
河南省人民医院新建病房楼基坑采用两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通过基坑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支撑轴力、地面沉降、周边建筑物沉降的监测,对各工况下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各工况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因素及规律性,得到一些有益结论,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经验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河西假玄武玻璃赋存于雪龙山—乔石深大断裂带的中梁子组黑云二长粗糜棱岩中,串球脉状,属地表发生高速断层运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合成地震图的计算,本文系统地分析研究了S波接收函数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并在接收函数非线性复谱比反演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P波和S波接收函数的非线性联合反演方法. 利用本文发展的P波和S波接收函数的非线性联合反演方法和沿独库公路布设的由51个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组成的地震台阵记录的远震体波波形数据得到了中国境内天山300 km深度范围地壳上地幔的P波和S波速度结构,得到了中国境内天山的岩石圈结构和造山动力学模型的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999.
河西内陆河地区径流模型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黎明  张耀南  冯起 《冰川冻土》2016,38(1):259-269
径流模拟是河西内陆河地区水文研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研究其它水文问题的基础.目前广泛应用在河西地区的径流模拟模型大致分为系统理论模型、概念模型和分布式模型三类.但是这些模型各自有哪些特点,应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却缺少宏观的认识.总结了这三类模型在河西内流河区应用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并结合当前所应用模型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研究区未来水文模型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综合研究,提出鄂皖赣相邻的地区处于华南洋构造域扬子反S型构造体系东部,燕山期时与滨太平洋构造域新华夏构造体系郯庐断裂带集群复合,形成一个由巨量金属矿质堆积的巨型内生金属矿集区。钨、铜、金、银、钽、铀、铁多金属在国内均占有重要地位,拟称之为鄂皖赣巨型矿集区。研究论证了晋宁期华南洋的位置及其陆缘弧盆系统。进一步论述了该区中新元古代以来自晋宁期华南洋、扬子-加里东期华南裂谷系到华力西-印支期陆表海的地质发展演化、构造格局及成矿作用。重点讨论了燕山期陆内活化造山与岩浆成矿大爆发的构造活动方式以及构造复合控岩控矿特征。初步构建了鄂皖赣燕山期巨型矿集区的框架及其成矿带、成矿亚带、主要矿集区、重要矿田的空间展布。在此基础上研究指出,晋宁期华南洋及其陆缘弧盆的地质背景是有利的成矿之基;欧亚板块与古太平洋板块强烈的相互作用引发的燕山期陆内活化造山,导致多源成矿岩浆与成矿流体大爆发是大规模成矿之源;两大构造域、两大构造体系复合是形成巨型矿集区之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