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02篇
  免费   3568篇
  国内免费   4340篇
测绘学   250篇
大气科学   2109篇
地球物理   4150篇
地质学   9553篇
海洋学   2774篇
天文学   107篇
综合类   791篇
自然地理   676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46篇
  2022年   490篇
  2021年   591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557篇
  2018年   440篇
  2017年   415篇
  2016年   402篇
  2015年   546篇
  2014年   796篇
  2013年   643篇
  2012年   802篇
  2011年   805篇
  2010年   737篇
  2009年   791篇
  2008年   836篇
  2007年   808篇
  2006年   776篇
  2005年   700篇
  2004年   628篇
  2003年   669篇
  2002年   754篇
  2001年   817篇
  2000年   486篇
  1999年   507篇
  1998年   492篇
  1997年   483篇
  1996年   514篇
  1995年   458篇
  1994年   466篇
  1993年   383篇
  1992年   330篇
  1991年   301篇
  1990年   312篇
  1989年   255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76年   11篇
  1974年   9篇
  1965年   12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922.
923.
924.
大气中许多模式可化为F''=AF/F+B(AB≠0)一类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利用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说明了该方程存在非线性波解,讨论了其周期的计算问题,并求得了波解及其周期的近似表达式。  相似文献   
925.
青海湖沉积物中的甾醇及其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7,C28和C29甾醇(△5.22,△22,△5和△5.24(28)和5α-甾烷醇)在青海湖三孔近代沉积物(QH,QE和QO)中被检出。其中以C29甾醇占优势。在QE和QG孔沉积物中还检出了低浓度的三个C30甾醇(4α,23,24-三甲基-5α-胆甾-22E-烯醇(甲藻甾醇),4α-甲基-24-乙基-5α-胆甾-22E-烯醇和4α-甲基-24-乙基-5α-胆甾烷醇]。在QH和QG孔上部层段沉积物中,C27,C29.饱和的和不饱和的甾醇的碳数分布的平行性,甾烷醇/△5-甾醇及△22-/△5.22-甾醇的比值随沉积物埋深而增加提供了甾酸氢化作用的间接证据。青海湖沉积物中的甾醇主要来自湖区丰富的高等植物和湖中的藻类等。在QG孔80~100cm和120~140cm层段沉积物中,5a-胆甾烷醇浓度迅速增加可能反映特殊的生物(介形类)对该二层段沉积物中高浓度的胆甾烷醇的贡献。  相似文献   
926.
滇东黔西上二叠统底部发育着一套玄武岩质砾岩,本文针对云南富源和贵州盘县一带的底砾岩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这套砾岩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并进一步识别出砾质辫状河道、砂质辫状河道、砾质河口坝、砂质河口坝等沉积类型。文中还对该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序列、发育背景以及与聚煤作用关系等问题做了一定分析,认为三角洲朵体之间地区以及在衰退的三角洲朵体之上成煤较好。  相似文献   
927.
作者对洛川晚更新世黄土剖面116个样品进行了10Be、磁化率测定。引入磁性物质通量概念,建立了10Be-磁化率模型。磁性物质通量由降尘和就地成壤两组分组成。10Be通量由降水和降尘两部分组成。通过与纯降尘10Be通量比较,定量估算了磁化率中的降尘和成埃两组分贡献,后者在古土壤层最高可达80%,而在黄土高堆积期则可忽略不计。成壤磁性物质通量与古降水率线性相关。求得洛川区域S0、L1和S1三时期年平均降水量分别约为600、310和540mm。  相似文献   
928.
本文从超高压变质作用的矿物学、P-T-t轨迹和超高压地体抬升、保存机制三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超高压变质作用的矿物学研究正在向深入发展,其P-T-t轨迹具有三种成因类型。而其超高压地体的抬升、保存机制则是争论的焦点,其中增生楔模式(Platt,1987)和连续俯冲─仰冲机制较好地解释了抬升过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29.
具有重要岩石学和构造学意义的科马提岩,最吸引人同时又最令人困惑的特征之一是它的鬣刺结构和分层构造。本文从喷出地表的岩桨冷凝时温度分布、熔体性质与结晶作用的密切联系,把科马提岩浆喷发形成的岩流作为一个冷凝整体。通过与金属铸锭浇注成形和矿石冶炼生产的比较,发现它们在冷凝固结过程中温度场特征、熔体的性质、结晶能力和结晶方式都有十分相似的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详细解析了科马提岩的鬣刺结构和岩石分层构造的形成  相似文献   
930.
普通褐帘石多含饰,常呈副矿物存在于花岗岩、矽卡岩、火山灰(Izett,1981、变质泥岩(Sakai er al., 1984)等岩类.本文所报道的近年发现的一种富教褐帘石,产于新疆哈图金矿外围伟晶石英脉中.该矿物深黑色,呈单斜柱状晶簇,晶体最长可达10cm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