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4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368篇
测绘学   252篇
大气科学   719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264篇
海洋学   275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18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2年   2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41.
朱燕君  姚莉  李小泉 《气象》2002,28(2):9-12
利用1994-1998年库尔勒站实测各规定等压面和特性层的气象资料,设计了两种不同的计算大气密度的方法,并求出历年从地面至最大拔海高度范围内,每隔500m各固定高度上的大气密度。对比分析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942.
1 判断方法1 .1 根据亮线的幅度来判断。在施放前 4条亮线的长度一般为 2~ 3 cm,在抓到球后 ,若接收机上的“手动增益”和测角显示器“视频增益”旋钮的位置未改变 ,4条亮线的长度仍为 2~ 3 cm,则为主波瓣对准目标 ,长度在 1 cm以下时 ,则为旁瓣对准了目标。1 .2 根据天线转动时亮线长短变化规律来判断。主瓣对准目标时手轮摇向短亮线一边 ,该亮线伸长 ,同时长亮线缩短。旁瓣对准目标时 ,会出现以下情况 :手轮摇向短亮线一边 ,该亮线反而缩短 (第 1旁瓣对准目标 ) ;2条亮线同时伸长或缩短 ;也有和主瓣对准目标时的伸缩规律相同的(第 2…  相似文献   
943.
运用数字化雷达对7月15日凉山州境内两块雹云的连续跟踪观测,并且对其雷达回波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些可供人工防雹作业参考和运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44.
新疆水汽压力的铅直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新疆地区12个探查气象站10年平均的气象资料,计算了四季的水汽压力与高度的关系。它现它们符合负指数函数。  相似文献   
945.
近百年四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中设计了一种根据网格点高度值拟合副热带高压强度、西界、北界 3种指数的方法。根据这个方法 ,利用重建的 1880~ 195 0年 5 0 0hPa月平均高度序列 ,计算了 195 1年之前 70a的副热带高压指数 ,与 195 1~ 1999年的实测指数合成一个 12 0a的序列 ,研究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际与年代际变率。  相似文献   
946.
低纬高原上中尺度模式的积云参数化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邓崧  琚建华  吕俊梅 《高原气象》2002,21(4):414-420
在低纬高度上的中尺度数值模式研究中,积云参数化方案的设计是极其重要的,而垂直加热廓线和增湿系数的方案设计是Kuo型积云参数化方案中两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垂直加热廓线和增湿系数的角度设计了多种改进的Kuo型积云参数化方案进行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垂直加热廓线采用位湿法,增湿系数采用指数型定义法的Kuo型改进方案较适合云南低纬高原上的中尺度数值模式;低纬高原上的增湿系数比我国东部沿海及一些平原地区要大;在改进积云参数化方案的基础上考虑低纬高原地形的影响,能进一步提高中尺度数值模式在低纬高原上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947.
利用1958-1997年全球海平面气压场和500hPa高度场的月平均资料分析了70年代中后期年代际突变前后16a平均的冬、夏海平面气压场和500hPa高度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发生在70年代中后期的年代际气候突变是全球性的;突变后与突变前相比,冬季海平面气压场上的阿留申低压增强并发生了东移,与之对应的冬季500hPa高度场上的东亚大槽减弱,同时也发生了明显的系统性东移;冬季,蒙古高压北部减弱,南部稍有增强;夏季,印度低压和东亚的季风低压均减弱;而副热带高压系统普遍增强。  相似文献   
948.
福建夏季降水异常与ENSO循环及东亚季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学湛 《广西气象》2005,26(A01):23-25
利用NCEP/NCAR发布的500hPa高度和OLR场以及福建38个站降水资料,分析了福建夏季降水异常与ENSO及东亚夏季风、西太平洋副高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高南北进退的异常及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热带季风环流的异常变化,直接影响夏季降水的异常:副高脊线位置由春入夏北进的急缓,可能是夏季旱涝前期征兆;ENSO发展不同阶段,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年变程存在较大的差异,夏季旱涝在较大程度上依赖ENSO循环的不同阶段。与ENSO循环有关的东亚太平洋地区EPA遥相关距平波列,严重地影响西太平洋副高南北位置及东亚夏季风强弱变化,是导致福建降水异常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49.
青藏高原地区季风特征及与我国气候异常的联系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1~2000年NCEP/ NCAR 600 hPa逐日再分析资料, 计算候时间尺度能够代表青藏高原地区季风特征的高度场指数序列, 研究青藏高原高度场指数的基本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600 hPa夏季为低压, 冬季为高压, 夏季低压形成的时间呈提早的趋势, 夏季低压强度也呈增强趋势; 青藏高原高度场指数年变化与高原雨日的年变化基本相似。夏季青藏高原高度场指数与同期我国160站的降水和气温相关表明:与降水相关分布从华北到华南呈“-+-”东西向带状分布; 冬季高原高压强度指数与同期气温均为正相关, 青藏高原东侧边缘区和华南地区正相关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50.
井下仰孔注水测漏法探测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许厂煤矿1302上工作面具体地质条件与开采条件,在进行合理覆岩破坏发育规律预测的基础上,选择先进的井下仰孔测漏法探测导水裂隙带高度,在现场进行了一个采前孔与两个采后孔的注水漏失量观测,并分析了采前、采后注水漏失量随钻孔深度变化曲线,获得了本工作面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