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32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2001年和2005年的5月云南分别出现了严重的洪涝和干旱天气。通过分析研究表明,这两年在大尺度环流形势、季风爆发的早晚和强弱以及ENSO背景的影响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不同。2001年5月对流层中层的东亚槽位置偏西且强度偏强,同时南支槽稳定维持且较强,致使冷暖空气易于在云南地区交汇,这可能是在该地区产生较强降水的主要环流形势,而2005年5月东亚槽位置偏东,南支槽较弱,致使云南地区几乎没有水汽来源和缺乏冷暖空气的交汇,这是产生干旱的主要环流形势;同时南海季风爆发的早晚和强弱与云南5月降水也有着较好的关系,2001年5月南海季风爆发偏早且强度偏强,而2005年5月南海季风爆发偏晚且强度偏弱,这两年5月的降水差异较大;对水汽分布的分析还表明,2001年5月云南地区为水汽辐合区,且较常年平均偏大,水汽通量为西南向,且强度较强。而2005年5月云南为水汽辐散区,孟加拉湾的水汽向东进入南海,云南地区非常干燥;从ENSO大背景对其影响的分析可知,2001年5月的洪涝和2005年5月的干旱与这两年的前期海温变化似乎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32.
吴毅杰 《广西气象》2005,26(A02):39-40
对桂林漓江洪水发生的特点、形成的原因以及开展气象服务时机及措施等方面作了一些研究,找出其洪涝发生的规律和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气象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33.
用带能滤波分析方法及GMS静止卫星红外云图的云顶黑体温度(TBB)等值线分析方法,并用地面逐时降水资料、T106分析资料、静止卫星云图逐时TBB场资料,分析了1998年8月上旬松花江及嫩江流动的中尺度扰动场和中尺度雨团(≥5.0mm/h)对应的TBB场,揭示不同类型的中尺度雨团在TBB场上发生、发展、移动及消亡的规律。其规律对短期及短时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4.
徐良炎 《气象》1996,22(4):17-19
1995年,我国大部地区降水正常或偏多,但季节分配不均。春季,北方干旱范围较大,陕、甘等省冬春夏连旱,旱情严重。汛期,江南及东北南部暴雨频繁,赣、湘、辽、吉等省发展严重洪涝。全国大部地区热量比较充足,但光照条件欠佳,部分地区作物遭受低温寡照或霜冻危害。登陆台风和热带风暴偏多,两广局地损失严重。部分地区遭受风雹或沙尘暴袭击。  相似文献   
35.
程伋 《气象》1996,22(11):49-52
暴雨洪涝预报是目前气象和水利,水文学科正在致力攻克的预报难题。作者通过调查海安洪涝发生与暴雨的关系,利用水文,地形资料找出径流量和主河道水位升降的相关,结合暴雨预报,推导暴雨洪涝发生的可能以及大致区域和洪涝程度。  相似文献   
36.
吴华洪 《贵州气象》1996,20(5):18-20
笔者从年、季、月等时间尺度出发,对1996年5月23月-7月3日六盘水市发生的洪涝灾害进行了分析,发现前和立气候特点,环流形势和前1年厄尔尼诺现象与这一洪涝灾害有着密切联系,同时还探讨了冬半年强降温过程与夏半年暴雨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37.
武江林 《贵州气象》1996,20(1):38-41
本文对铜仁“95.7.1”特大洪涝成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95.7.1”特大暴雨洪涝成灾主要由异常的天气气候条件、人类不自觉的活动及缺乏统一的防洪抗洪指挥体系等因素造成。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  相似文献   
38.
李春永 《广西气象》1996,17(4):13-16
从历史资料中抽样,根据天气动力学原理从直接能造成降水的环流系统中,找出致广西大范围暴雨、洪涝的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39.
1991年江淮暴雨洪涝环流形势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牟惟丰 《气象》1992,18(8):16-21
1991年江淮暴雨洪涝与副高位置异常稳定有很大关系。5—7月副高的异常偏强,与日本以南黑潮区暖水和副高北侧密集海洋锋区的存在,特别是热带印度洋西部海温负距平发展引起瓦克环流发展和菲律宾附近上升运动加强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40.
兰溪历史洪涝个例库收集了自1960年以来兰江紧急水位以上26次个例的资料,资料包括了各次洪涝过程流域内各县市雨量、兰江水位变化、灾情、地面及高空3层天气形式图;各级水位下防御洪水操作预案、大型水库(乌溪江、新安江、富春江)水库情况及洪水调度方案、兰溪市主要水利设施(防洪堤、防洪闸、方涵、道口、排涝站、中小型水库等)情况等。利用数据库和编程语言结合,提供了方便的检索功能,为决策服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