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1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426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582篇
地球物理   184篇
地质学   472篇
海洋学   51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18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51.
利用全国681个站的沙尘天气观测资料分析得出,2004年春季中国北方的沙尘天气明显偏少、偏弱,主要表现在:(1)2004年春季681个站累计的沙尘天气日数2 080 d,相当于历史平均值的46.9%,是近四十余年中第三个偏少年份。沙尘暴的总面积约190万km2,仅为历史平均值的37.3%。(2)危害性较大的沙尘暴和强沙尘暴过程6次,不足2001年的一半。(3)4月和5月沙尘天气明显偏少导致整个春季显著偏少。沙尘天气出现时,PM10浓度相对增加,空气质量恶化,但与历史上较典型的强沙尘暴个例相比,PM10浓度增加的幅度不大。进一步分析表明,2004年春季沙尘天气偏少、偏弱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动力条件不足,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年份。  相似文献   
152.
临安大气气溶胶理化特性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利用碳成分分析仪、离子色谱仪和原子吸收光谱仪等获取浙江省临安地区大气气溶胶在春、夏、秋、冬四季的质量浓度、离子与碳成分特性,并对不同粒径气溶胶成分分布特点作了较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质量浓度、可溶性离子浓度以及碳成分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整个尺度范围内,气溶胶质量浓度季节变化特点为春季浓度最高,达到534 μg/m3;冬季次之,质量浓度为117.21 μg/m3;夏季浓度最低,平均为65.7 μg/m3;秋季质量浓度98.6 μg/m3。可溶性离子成分在气溶胶中所占比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中夏季最高为49.4%,春季最低为11.3%。硫酸根离子SO42-和氨根离子NH4+和硝酸根离子NO3- 3种离子浓度之和约占离子总量的75%~83%。受温度影响,硝酸根离子NO3-浓度随季节变化幅度较大,夏季平均浓度为1.7 μg/m3, 冬季平均浓度为11.5 μg/m3,是夏季浓度的6.8倍。碳浓度分布特点显示,气溶胶中元素碳浓度春季最高,夏季最低。有机碳浓度春季最高,冬季最低。气溶胶粒度分布特点也非常明显。四季中粒径小于11 μm(PM11)的气溶胶均占气溶胶总量的90%以上,粒径小于2.1 μm(PM2.1)的气溶胶占到气溶胶总量的53%以上。可溶性离子在粒径小于2.1 μm气溶胶颗粒中,以硫酸根离子、氨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为主。碳成分尺度分布特征为颗粒越小,有机碳及元素碳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153.
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床是青海省祁漫塔格成矿带中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本文基于前人对该矿区地质特征、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利用TOUGHREACT数值模拟软件,针对石英-晚期硫化物成矿阶段进行成矿过程化学反应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建立地质概念模型和网格化物化参数的设置,在设置的时间步长内对多相流体流动和热对流传导、溶质运移以及地球化学反应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了矿区内不同温压条件下成矿元素化学平衡浓度变化的总体趋势以及对方铅矿和闪锌矿矿物溶解沉淀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从250℃降至155℃时,Pb2+的化学平衡浓度出现骤减;当温度从300℃降至100℃时,Zn2+的化学平衡浓度出现骤减;由于矿物的沉淀需要消耗大量相关的成矿元素,方铅矿和闪锌矿最佳成矿温度范围分别为155℃~250℃和100℃~300℃;不同温度和压力对成矿元素化学平衡浓度影响不同,温度是控制方铅矿和闪锌矿沉淀化学反应的核心因素,压力的影响较小。模拟结果与传统地质解译结果相对符合,证明了模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4.
两种消毒剂对罗氏沼虾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55.
本文借助于Budden的频高图分析方法,分析了云南省瑞丽县弄岛街1980年2月16日日全食期间的电离层资料,计算了日食日及控制目的剖面,给出了剖面参数,得到了E层临频及最大电子浓度所在高度在日食过程中的变化,也研究了F层的日食效应,指出了在各选定频率上的反射虚高和真高在日食过程中的变化,发现在300公里以下的各给定高度上,尤其是在270公里附近的高度上,其电子浓度明显地下降。  相似文献   
156.
利用地下水氡浓度异常变化预报地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论述了水氡预报地震的可能性;研究了水氡异常变化的特征;讨论了排除干扰、识别异常以及预报地震的时、空、强三要素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7.
王琳 《国外铀金地质》2000,17(3):257-262
经过10年对3个不同测点氡季节性变化的调查,以及幼儿园,学校,防空掩蔽所和地窖氡浓度的测量后,对奥西耶克(东克罗地亚,130000户居民)的住宅(住宅建筑)进行了系统的室内氡测量,用LR-115固态径迹探测器在城镇48个测点上测量了室内氡,给出了算术平均值为71.6Bq.m^-3,标准偏差为44.0Bq,m^-3,和几何平均值为60.1Bq.m6-3,其冬浓度范围从22.7到186.5Bq.m^-3,由Radhome硅探测器进行的氡测量差异并不大,氡浓度的经验频率分布(分组宽度20Bq.m^-3)与x^2检验示出的理论对数正态分布相一致,氡图指指出了由地质土壤构造造成的氡浓度较高的区域(该城镇的中部)。上述提及住宅中氡及其子体的平衡因子为0.44,有些氡模型的有效剂量当量估计数接近2mSv.a^-1.  相似文献   
158.
BP人工神经网络在渤海湾叶绿素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误差反向传播(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天津赤潮驴驹河赤潮监控区各种理化因子与叶绿素-a之间的映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各种理化因子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非线性对应关系,可间接地用于该地区的赤潮预测.  相似文献   
159.
An overview of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sea-ice cover in Baffin Bay and the Labrador Sea is given. A coupled ice-ocean model, CECOM, has been developed to study the seasonal variation and associated ice-ocean processes. The sea-ice component of the model is a multi-category ice model in which mean concentration and thickness are expressed in terms of a thickness distribution function. Ten categories of ice thickness are specified in the model. Sea ice is coupled dynamically and thermodynamically to the Princeton Ocean Model. Selected results from the model including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sea ice in Baffin Bay, the North Water polynya and ice growth and melt over the Labrador Shelf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60.
Season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chlorophyll-a (Chl-a) distribution, sea surface wind, sea height anomal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other oceanic environments for long periods are analyze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especially in the two typical regions off the east coast of Vietnam and off the northwest coast of Luzon,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other oceanographic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ason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in the SCS are primarily influenced by the monsoon winds and oceanic environments. Off the east coast of Vietnam, Chl-a concentration is a peak in August, a jet shape extending into the interior SCS,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strong southwesterly monsoon winds, the coastal upwetling induced by offshore Ekman transport and the strong offshore current in the western SCS. In December, high Chl-a concentration appears in the upwelling region off the northwest coast of Luzon and spreads southwestward. Strong mixing by the strong northeasterly monsoon winds, the cyclonic circulation, southwestward coastal currents and river discharge have impacts on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so that the high phytoplankton biomass extends from the coastal areas over the northern SCS to the entire SCS in winter. These research activities could be important for reveal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phytoplankton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physical environments in the S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