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401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315篇
海洋学   9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27篇
自然地理   1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基于两维图论聚类方法,将主成分分析与两维图论聚类分析有机结合,建立区域旅游目的地竞争优势综合评判模型.首先,建立区域旅游业竞争优势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区域旅游竞争优势进行综合评估,并将其应用于浙江省旅游竞争优势评价;最后,以各个旅游目的地的主成分因子为分类对象,采用两维图论聚类法,对各地的旅游竞争优势进行空间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与两维图论聚类分析有机结合研究区域旅游目的地的竞争优势是可行的,两维图论聚类能较好地反映区域旅游竞争优势和空间相关性,其结果将有助于决策者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2.
《气象知识》2012,(1):77-77
2011年1月,浙江省瑞安市首个校园气象站在瑞安中学建成。校园气象站安装了自动观测仪器、人工气象观测仪器,可供学生们参与气象数据与天气现象观测、记录。  相似文献   
143.
近年来,浙江省各级气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按照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主动服务大局,主动服务社会,主动服务民生,气象防灾减灾成绩突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公共气象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气象工作领域不断拓展,气象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4.
结合宁波市气象台业务运行WRF中尺度模式,对2011年2个沿浙江近海北上的热带气旋"米雷"和"梅花"的预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式对"米雷"和"梅花"在浙江省气象站点预报降水与实况相关系数分别为0.617和0.478。降水分级TS评分表明,模式对"米雷"的预报效果好于"梅花",主要由于"梅花"空报率过高,模式对这2个热带气旋20 mm以上的降水误差主要出现在浙江东部特别是沿海地区,呈南北向带状分布。"梅花"和"米雷"具有相似的湿层结构,但热力和动力结构很不相同,"米雷"结构明显不对称,风速较大区域主要在风暴中心东侧,风暴内垂直上升速度弱,而"梅花"结构典型,全风速分布较对称、眼壁清楚,具有明显的深厚暖心,中心附近温度比"米雷"高2℃左右,"梅花"中心附近具有强烈的上升气流,最强上升速度超过4 m/s。WRF模式10 m风场预报对"米雷"和"梅花"在浙江沿海海面风力有较好的参考性。模式对热带气旋的强度模拟误差和气旋自身结构差异可能是导致"米雷"站点大风漏报偏多,而"梅花"空报偏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5.
青田石品种众多,从颜色角度出发选取代表性的4个青田石品种:紫罗兰、荠菜绿、红花星、红木冻,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等测试方法,对其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对其颜色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紫罗兰主要矿物为伊利石,含蓝线石、高岭石,Ti、Mn、Fe含量高,使其整体呈蓝紫色;荠菜绿主要矿物为叶蜡石,与绿泥石伴生,Fe、Cr、Ni含量高呈绿色,但Fe含量过高使整体带灰色调;红花星主要矿物为叶蜡石,含高岭石,主体Ti、Fe含量极少,但红色包裹体Ti、Fe含量较高,再加上Cr元素的作用,使其呈鲜艳红色;红木冻主要矿物为叶蜡石,Fe、Ti含量最高,使其呈现深红褐色。  相似文献   
146.
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平衡状况对作物生长有重要影响。识别判断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时空变化趋势是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的重要任务。利用浙江省龙游县北部地区2008年与2014年两期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在对分析测试系统误差进行校正之后,采用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的方法,研究土壤中重要营养元素含量与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整体上大量营养元素N、K2O的含量有所降低,其净相对累积率分别为-4.40%和-13.81%;营养元素B和P的含量变化幅度很小;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累积变化受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下,营养元素相对累积率存在差异。如水田土壤N呈明显的富集趋势,林地、菜地、旱地等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N呈贫化趋势;菜地、园地、旱地土壤P具有较明显的富集趋势,而水田土壤P呈贫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7.
数字经济增长动力与区域收入的空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修颖  苗振龙 《地理学报》2021,76(8):1882-1894
为探究数字经济增长的动力构成、地域差异以及与区域收入之间的空间分布规律,本文以中国数字经济创新高地浙江省为样本,构建了数字经济增长动力要素指标体系,并首先提出了数字经济“增长动力指数”构想。借助Weaver-Thomas模型、灰色关联分析以及GIS分层设色法,从地级市层面对浙江省数字经济增长的主导动力构成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并验证了其与区域收入的关联性。结果表明:① 浙江省数字经济增长动力类型特征呈弱波动状态。② 从整体空间格局来看,数字经济增长呈现以杭州和宁波为核心的“双核心”空间格局现象,产业供给动力主导型主要分布在浙西南地区;市场需求动力主导型、信息应用动力主导型及创新驱动动力主导型主要分布在浙西北地区。③ 数字经济“增长动力指数”与区域收入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较高的数字经济增长动力指数对应的地区收入也处于较高水平,反之亦然。数字经济主导动力结构的变化正在形成一种复杂多样的区域经济增长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48.
应用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Chemistry),分别选用亚洲排放源清单INTEX-B(Intercontinental Chemical Transport Experiment-Phase B)、REASv2.1(Regional Emission inventory in Asia version 2.1)以及全球排放源清单HTAP_v2(Hemispheric Transport of Air Pollution version 2),对浙江省2013年12月进行模拟,分别记为IN、RE和HT试验,研究人为源排放清单对大气污染物浓度数值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3组试验合理的反映出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即细颗粒物)、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即可吸入颗粒物)和NO_2近地面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相关系数为0.5~0.8,85%以上的模拟值落在观测值的0.5~2倍范围内,但对SO_2近地面浓度模拟较差。IN、RE、HT试验对PM2.5和PM10的模拟偏差均成递减趋势,约为30%、16%和6%,HT试验的模拟值更加接近观测。INTEX-B清单中PM2.5的一次排放与二次气溶胶前提物SO_2均高于REAS与HTAP清单,因此会导致更多的硫酸盐生成,从而进一步增加PM2.5浓度。HTAP_v2清单中较低的NH3排放会抑制硝酸盐的生成,从而有助于降低PM2.5浓度。3个清单的基准年与模拟年的差异对SO_2浓度模拟的准确性影响更大,INTEX-B清单中SO_2排放量明显高于REASv2.1与HTAP_v2清单,尤其在浙北和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导致IN试验模拟的SO_2在这些地区存在明显高估。3组试验模拟的NO_2浓度偏差最小且更为接近(-8%~4%),主要原因是3个清单在浙江省的NOx排放十分一致。从3组试验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来看,浙江省范围内PM2.5、PM10、SO_2和NO_2逐日浓度模拟值之间的平均差异程度分别约为14%、15%、51%和16%,最大差异程度分别为69%、78%、137%和132%。月均浓度与逐日浓度的平均差异程度基本一致,但最大差异程度明显更低。总体来看3组试验模拟的PM2.5、PM10与NO_2的差异程度明显低于SO_2。  相似文献   
149.
一种浙江省冻雨落区的推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康丽莉  邓芳萍  岳平  姜文东  王灿灿 《气象》2017,43(6):756-761
2008年初浙江省出现全省性的大范围强冻雨天气,在输电线路上形成很厚的覆冰,致使浙江电网遭受巨大的损失。然而,浙江省却仅有三分之一的气象站观测到冻雨,持续时间也很短。本文利用全球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结合浙江电网覆冰灾情资料,分析了2008和2013年的两次强冻雨过程。研究表明浙江省强冻雨发生时具备冷暖冷的层结结构,且中间暖层气温0℃,但相比湖南省,浙江省的暖层中心气温稍低,下层冷层厚度略厚,暖层中的液态水进人到下层冷层后易被冻结,落到低海拔地面为冰粒,或者低海拔地面层气温高于0℃,冻雨落到地面为降雨,所以冻雨期间浙江省绝大多数气象站(海拔在200 m以下)观测不到雨凇,观测到的多是冰粒或降雨;而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冷层厚度变薄,液态水被冻结的概率大大降低,而且山区地面气温多低于0℃,有利于冻雨落在山区地面形成雨凇,因此浙江省冻雨多出现在浙中海拔400 m以上和浙南海拔600 m以上的山区。根据浙江省冻雨的特点,采用全球再分析资料进行冻雨落区推算,结果与浙江电网实际的覆冰灾情吻合得较好。本研究利用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确定冻雨强弱和分布,采用再分析资料推算冻雨落区,为地形起伏度较大的省份开展冻雨研究,进行冻雨监测和预报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0.
运用交互胁迫、耦合协调模型,结合主观均方差分析法和客观结构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建立指标体系研究2000-2014年浙江省生态环境和城市化的交互胁迫关系和协调类型.结果表明:浙江省生态环境和城市化之间存在交互胁迫关系,演变状态符合双指数函数;前者对后者有显著的约束作用,后者对前者有显著的胁迫作用.对城市化综合水平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经济、社会与人口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生态环境压力、状态与响应.2000-2014年浙江省综合协调耦合类型分为磨合协调阶段(2000-2003年)、基本协调阶段(2003-2005年)、拮抗协调阶段(2005-2010年)和良好协调阶段(2010-2014)4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