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225篇
海洋学   159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1篇
  1948年   3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海南岛几个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张业明  徐安武 《地质论评》1998,44(6):568-575
海南岛有无泥盆纪地层?有无加里东运动?有无加里东期花岗岩?历来是大家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在1:5万昌江县幅和邦溪幅地质调查研究中,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首次在海南岛发现珊瑚化石Cystophrentis kalaohoensis Yu,结合旋回地层学研究主为,在昌江县鸡心-鸡实一带南好组(C1n)中下部可能存在中晚泥盆世地层;首次发现并圈定了加里东期花岗岩体,时代为36  相似文献   
42.
琼北断陷盆地及海南岛西南沿海地区(暂名佛罗盆地)分布新第三纪上新世海相沉积地层。对于采用岩石地层单位有不同意见,有的主张前者采用望楼港组而后者采用莺歌海组。笔者认为前者应采用海口组,而后者采用望楼港组。  相似文献   
43.
陈小丽 《广西气象》1998,19(4):21-23
使用海南岛冬季平均气温资料,根据动态系统预测的理论,选用层递自回归预报的方法,建立了海南岛冬季平均气温长期预报的多层递阶自回归预报模型,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44.
关于海南岛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的预言,从2007年底时开始在网络上默默流传,最近“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才使异常敏感的人们开始热议此事。  相似文献   
45.
海南岛早白垩世红层磁组构和古地磁新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伙带  谈晓冬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2):3246-3257
海南岛白垩纪红层是迄今产出古地磁结果最多的地层,但古地磁结果难以在海南岛周边古地磁结果和地质限制条件下作出合理解释.为了更好地认识海南岛白垩纪红层古地磁方向的可靠性,我们对采自前人工作地区的14个采点132个样品开展了古地磁和磁组构的综合研究.磁化率各向异性测试显示14个采点样品平均各向异性度为1.018,线理度为1....  相似文献   
46.
潘月斌 《地理教学》2014,(5):F0002-F0002,F0003
正徐闻县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中国大陆的最南端,东临南海,西靠北部湾,向南通过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是大陆通往海南岛之咽喉。  相似文献   
47.
海南岛近岸海域夏初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夏初对海南岛近岸海域浮游植物及其水质环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海南岛近岸海域浮游植物75属178种(含变种及变型),硅藻占有绝对优势,种类数最多为角毛藻属;群落以暖水沿岸型和暖水外洋种类型为主,细胞丰度范围为(3.00~7916.92)×10~4/m~3,平均值为(834.32×10~4)/m~3,呈现出由近岸海域往外海逐渐递减,由东北部往西南部逆时针减少变化趋势;夏季初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分布主要受到N、P比例的影响,浮游植物丰度与温度、盐度、Si、N、P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从N、P的比例来看,海南岛近岸海域表现出明显的N限制。  相似文献   
48.
海南岛钼矿床Re-Os年龄及其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已发现的钼矿床(点)在空间上或成因上多与北西向或近南北向构造以及燕山晚期侵入的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方法,对海南岛罗葵洞、文且、石门山三个典型的斑岩型钼矿床进行了精确定年,分别获得了99.7±0.4 Ma、104±1.0 Ma、88.6±1.0-80.2±0.6 Ma的成矿年龄,显示海南岛钼矿具有多阶段或多次成矿作用的特点(一次发生于约100Ma,另一次发生于80~88Ma间),形成于大陆边缘岩石圈拉张减薄、软流圈地幔上涌的伸展构造体制。  相似文献   
49.
海南岛晚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十分强烈,代表性的岩体有千家岩体、屯昌岩体和保城岩体,岩体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其中包含大量的闪长岩包体。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及包体均形成于101 Ma,为双峰式侵入岩,由来自地幔的高温基性岩浆注入下地壳较酸性的长英质岩浆,两种岩浆同时上侵冷却形成。它们形成的构造环境为板内拉张环境,指示了海南岛于101 Ma处于强烈的岩石圈减薄阶段,这与晚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弧后拉张有关。  相似文献   
50.
Major, trace and organic elements of a South China were reported to investigate elements laterite profile developed on Neogene basalt on Hainan Island, mobilization and redistribution in tropical reg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rong acid environment and organic matter (OM) can remarkably improve the transfer of insoluble elements. Among all the elements, Th is the least mobile. As for the general conservative elements during incipient chemical weathering, such as Ti, Zr, Hf and Nb, the removals are up to 30%-40% in the upper profile. And for Fe, A1, Cu and Ni, that tend to be combined with secondary minerals and to be retained in temperate zone, they are re- moved from the upper profile, transferred downwards, and then precipitated in the lower profile. In addition, atmos- pheric inputs, including sea salt aerosols and dust, have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budgets of elements that are susceptible to leaching losses (e.g. K, Na and Sr). Excluding the possibilities of groundwater and erosion, the remarkable increase of K, Na and Sr concentrations in the upper profile, together with dramatically upward increasing trends of the percentage changes of Sr/Th, K/Th and Na/Th ratios, show that atmospheric inputs, especially sea salt aerosols, contribute much extraneous seawater derived elements, such as K, Na and Sr to the soils. The overall elemental be- haviors in this profile suggest that organic matter and atmospheric input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mobiliza- tion and re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during extreme weathering in tropical reg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