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224篇
海洋学   159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1篇
  1948年   3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青白口系石碌群属于一套海相沉积经变质的以细粒碎屑岩、泥岩及镁质碳酸岩夹火山岩为原岩的变质岩系组合,赋存有沉积变质型铁矿和热液型铜钴矿。岩石经历了多期次变形作用的改造,总体表现为由褶皱变形往韧脆性断裂变形演化的特征,褶皱变形包含了三个变形序列的构造形迹组合。与铁矿主成矿期密切有关的NW向石碌复向斜属于海西.印支期造山运动...  相似文献   
92.
思源 《海洋世界》2011,(1):38-43
为什么要去海南岛? 为了到达天涯海角 在很多中国人心中,天涯海角是一个情结:很多情爱誓言提到天涯海角,以表示此情此心此生的忠贞.  相似文献   
93.
海南岛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5年海南岛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8713件表层土壤和2197件深层土壤样品,计算分析海南岛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0~20 cm、0~100 cm、0~180 cm 3个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2.86、9.48、13.72 kg/m2,与国内其他典型地区相比,几乎处于最低水平.区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图显示,海南岛土壤有机碳的分布与地貌类型关系密切,高值区分布在山地、丘陵、火山岩台地等地区,其次是平原区,最低为滨海地区.统计显示,土地利用类型、土类不同,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明显,不同地类土壤有机碳密度:园地>林地>其他土地>耕地,土壤有机碳主要贮存在林地和耕地中;不同土类土壤有机碳密度:黄壤>赤红壤>砖红壤>水稻土>燥红土,土壤有机碳主要贮存在砖红壤、赤红壤和水稻土中;0~180 cm土壤有机碳库储量为478.13 Mt.  相似文献   
94.
古红河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莺歌海盆地内的大量沉积物是验证与青藏高原隆升有关的河流流域变化争论的理想材料.因此,对南海西北部莺歌海盆地6口井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结果发现,位于盆地中央轴部位的N4、N5及N6井沉积物自晚渐新世到更新世具Eu元素正异常的特征,显示其母岩应为红河流域内大量基性-超基性变质岩和火山岩;位于盆地东侧斜坡带的N1和N2井沉积物则受控于以Eu元素负异常为标志的海南岛;位于盆地东南侧的N3井沉积物晚渐新世明显受到基性物源的影响,使Eu元素呈现正异常的特征,到上新世该井沉积物主要受控于海南岛物源.越南中北部马江断裂带中古生界变质岩区以及红河流域的变质岩区为该地区提供了大量基性沉积物,造成该地区沉积物具Eu元素正异常的特征.可以认为,红河源区从晚渐新世一直到更新世时期流域内母岩类型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大的流域母岩类型突变事件发生.因此,如果红河在其演化历史上发生过流域面积袭夺事件,其时间也只能在晚渐新世之前或更新世之后.  相似文献   
95.
海南东南部韧性剪切变形带断续出露于芒三水库—吊罗山林场—兴隆—线,走向北东,岩石有构造片麻岩和糜棱岩化花岗岩,主要矿物组成为长石、石英、黑云母.岩石发育“S-C”组构、“δ”型旋转碎斑系、云母鱼等变形组构,指示具有右行剪切活动的特点.根据矿物组成及变形特征,认为其变形环境相当于低角闪岩相,属于沿剪切带侵位并发生同步变形的产物.在芒三水库、吊罗山林场两地测得岩石锆石激光ICP-MS法年龄分别为284.3±1.3 Ma、265.9±1.3 Ma,属二叠纪形成.剪切变形带的发现及其年代学的厘定,对深入研究海南岛构造-岩浆作用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6.
琼北火山群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地震现象的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世界火山分布图发现琼北火山群分布在一南北向的火山带上,应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了双俯冲作用下海南岛所在雷琼\|越东火山带的形成机制,结合海南岛精确定位的地震数据和形变观测结果,认为琼北地区可能存在岩墙侵入或张性断裂膨胀,并根据地震数据模拟分析了岩墙侵入对区域应力场及形变的影响.琼北地区精确地震(2000~2006)定位结果表明地震主要集中在一个垂直面上,并且地震带两端有分叉现象.通过地震时空分布特征推测存在岩墙侵入,并通过数值模拟很好地解释了琼北地区地震的分布特征(狗骨头状)以及地表垂向形变东升西降的特征.  相似文献   
97.
海南岛北西部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军龙  田勤俭  李峰  高站武  苏刚 《地震》2008,28(3):85-94
利用DGPS系统测量海南岛西部阶地, 绘制地质地貌综合剖面, 将西部阶地分为海成阶地和河流阶地两种。 其中海成地貌包括一条砂堤和四级阶地: 砂堤宽2~10 m, 高程约10 m, 形成于5 ka以来; 海成一级阶地发育较好, 阶地面高程21~22 m, 形成于晚更新世至全新世之间; 海成二级阶地顶面高程约32 m左右, 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 海成三级阶地较为发育, 阶地面高程40~42 m, 形成于121.8 ka; 海成四级阶地零星分布, 阶地面高程约57 m, 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 河流阶地也可分出四级: 一级阶地高程约20 m, 局部发育, 形成于11.4 ka; 二级阶地高程约34 m, 形成于47.2 ka; 三级阶地高约50 m, 其基座顶面标高约41 m, 形成于晚更新世早期; 四级阶地高程约71 m, 基座面标高约60 m, 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 这些阶地中均以二级最为发育。 晚更新世以来全区处于整体加速抬升的状态。 依据阶地面的综合剖面特征, 认为王五-文教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较弱。  相似文献   
98.
99.
海南岛长昌盆地始新世长昌组中发现了樟科植物一新种长昌油丹Alseodaphne changchangensis sp.nov.的完整叶片化石标本,这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纬度最低的油丹属化石,为进一步研究该属植物的起源和演化以及海南岛始新世古气候提供了新的化石资料.根据叶的形态和表皮特征,当前标本与现生油丹A.hainanensis Merrill最为相似.现生油丹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热带低地雨林、热带山地雨林和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在广东珠海万山群岛和越南北部也有少量分布.这些分布地的年均温为20~22.6℃,气温年较差12~12.6℃,年降雨量1784~2500mm.根据最近亲缘种原理,推测海南岛长昌盆地始新世古气候可能接近于现生油丹分布地的气候.  相似文献   
100.
海南岛海岸沙丘岩的特征、成因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海南岛海岸沙丘岩的沉积结构与构造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实验分析。研究表明,海岸沙丘岩的沉积构造和结构特征有别于其他海岸沉积类型,既有风成特征,也有成岩作用特征。海岸沙丘岩的形成需要具备物源、气候和水分3个条件,并经历初始沉积物堆积、初步胶结和溶解—沉淀3个形成阶段。海岸沙丘岩具有一定的环境指示意义,即海岸沙丘岩形成于冰后期的相对高海面时期,能指示风力较弱、沙丘固定和湿热的气候条件。近1 000多年来,研究区的季风风向与现代盛行风风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