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9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365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310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767篇
海洋学   662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99篇
自然地理   17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香港陆架第四纪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yfe  JA 面贤彪 《广东地质》1998,13(1):51-60
用高分辨率地震剖面和钻了连续取样方法研究香港地区覆盖于风化在岩之上的近滨第四纪沉积,可将其分为4个组。位于最底部的为赤Lie角组,岩性主要为河相的砂和泥,沉积年龄大多数早于距今13000a,即处于中更新世(氧同位素第6期)海平面低水位期;地层顶面具有特征的河或潮间侵蚀面。赤Lie角组之上覆地层为代表海侵环境的细粒相沉积物(深屈组),形成于海平面标高与现有相当的Eem间冰期(5期e阶段)。在香港东南  相似文献   
922.
西南地区二叠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西南地区二叠系可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11个三级层序,它们代表11次三级海平面升降旋回,其中有6次可与欧美地区二叠纪海平面变化相对比,它们是伦纳德(Leonardian)早期、瓜达卢普(Guadalupian)早期、瓜达卢普(Guadalupian)晚期、卡赞(Kazanian)早期、鞑靼(Tatarian)早期和鞑靼(Tatarian)晚期的海平面旋回。研究表明,该区二叠纪相对海平面变化作为全球海平面变化和同沉积构造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与欧美地区乃至联合古陆发展具反向效应,即具有以海侵型碳酸盐沉积序列为典型的主体海平面上升的特点。作者认为显生宙全球海平面旋回曲线的二叠纪部分总体具有两种类型或分支:其一是以海侵型碳酸盐沉积序列为主的反映海平面主体上升的特提斯型或华南型;其二是以海陆过渡—陆相海退沉积序列为主的揭示海平面主体下降的经典型或欧美型。作者强调,全球二叠纪海侵型全球海平面旋回曲线应以西南地区为代表。  相似文献   
923.
长白山地区新生代火山喷发可分为七大旋回21期。其中前5个旋回(16期)的喷发产物均以玄武质和粗面质熔岩类为主,后2个旋回(5期)主要为粗面质碎屑流及火山灰与碱性流纹质浮岩。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岩浆上升速度是稳定的,无挥发分出溶现象;但岩浆上升到地壳浅处时,则发生强烈的挥发分出溶现象,岩浆体积膨大,上升速度加快,并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火山喷发柱。按一定时距内火山连续喷发计算其喷发量,结果偏大;本文以火山喷出的固体物质数量为准,根据火山岩中矿物包裹体的激光拉曼光谱测定结果,求出火山喷出的总量,结果是切合实际的。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该区新生代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灾害。  相似文献   
924.
利用连云港验潮站长达43年的验潮资料,结合华北地区4次7级以上强震和江苏及其以东黄海海域18次中强以上地震的震例分析,认为:经基本消除主要干扰因素的连云港平均海平面变化,表征了与地震有关的地壳形变信息。它对监测华北地区强震和江苏及邻近地区的中强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5.
陈西庆 《地理学报》1998,53(4):323-333
本文对Bruun法则 应用的前提-海岸剖面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长江三角洲海岸不发育经典理论中砂质海岸那种较为严格的均衡剖面。  相似文献   
926.
文中以包含海进、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的广义"海侵"概念,论述河北沿海地区海侵现状及其危害,探讨海侵产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评估海侵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27.
海平面升降旋回中的生物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卫国 《中国区域地质》1998,17(3):311-316,330
通过滇东寒武系筇竹寺阶和曲靖志留纪盆地的层序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研究,发现生物与海平面变化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寻。(1)物种形态响应:在滇东寒武系筇竹寺阶三叶虫演化序列中,这种响应反映为海平面下降过程有利于形成土著(原地)物种:而海平面上升则导致异地物种的迁入。(2)群落响应;每一个海平面变化旋回都要产生底栖海相群落的重组,形成新的生物组合。(3)种群响应:种群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通常表现为种群大小的波  相似文献   
928.
含煤岩系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29  
在对含煤岩系沉积系研究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论述了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方法以及海平面变化与聚煤作用的关系。注重强调分布广泛的厚煤层实际上是在基准面或海平面的抬升过程中堆积的,煤层底面代表海泛面。  相似文献   
929.
上海地区未来海平面上升及产生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未来海平面变化,特别是由于地面沉降等引起的相对海平面上升,将对沿海地区的地质环境及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通过对影响上海地区海平面变化主要因素的概括,对未来的相对海平面变化作出了预测,对由海平面上升引起的环境效应作了阐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强调了控制上海地区的地面沉降,以减轻海平面上升所造成的危害,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0.
上海粉土液化特性及孔压模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循环三轴试验,分析了上海原状及重塑粉土的液化特性,提出了原状粉土的孔压上升模型,并与细砂的液化特性和孔模型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