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1.
水分对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3种水分梯度(25%、50%、75%WHC,WHC即土壤持水量)下恒温培养35天,比较分析了武夷山3种海拔表层土壤(红壤、黄壤和山地草甸土)的有机碳矿化动态、水分敏感性和潜在矿化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机碳矿化前期(0~14天),各处理土壤的有矿化速率较高且变化明显,后期矿化速率变化趋于平缓。土壤累积碳矿化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增幅表现前期快后期慢。在(0~35天)培养期间,3种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累积矿化量和矿化率整体呈现随着水分增加而上升的趋势。采用线性方程拟合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发现土壤有机碳矿化水分敏感性(K)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强,山地草甸土对水分变化的敏感性高于红壤和黄壤。运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矿化动态,表现出土壤有机碳潜在矿化量和潜在矿化速率均呈现随着水分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但不同土壤中存在差异。高海拔土壤潜在矿化作用普遍强于低海拔,说明了在未来气候变化情况下,高海拔地区有机碳比低海拔地区不稳定,其矿化过程更易受到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2.
长江的发育演化尤其是东西贯通的时限问题,是百余年来地学界的焦点问题,金沙江水系的演化重组是长江演化中的关键一环。基于填充海拔的模型模拟以及物源示踪的梳理结果,讨论了金沙江在夷平面上南流汇入红河的可能性。结果显示当海拔填充至2 000~2 200 m时,金沙江水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表现为金沙江在金江街一改东流之势,沿宾川盆地汇入古红河;古雅砻江在攀枝花附近转而向西,沿金沙江河谷经宾川盆地流入古红河,形成古红河的一级支流。推断哀牢山-红河断裂带、程海-宾川断裂带的活动及山体隆升特别是鸡足山的隆升可能阻断了上述南流泄口,切断了金沙江与红河的联系,从而形成今日江水东流的水系格局,这为古金沙江南流路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13.
通过解读大气降水的氧同位素组成和现代温度与海拔之间的关系,可以揭示山脉水系及湖相碳酸盐沉积中的稳定氧同位素与海拔高度存在一定的经验关系。氧同位素古高程计对理解山脉演化提供了关键的高度信息。这种方法可用于定量估算山脉古海拔,为反演山脉隆升历史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总结了前人对青藏高原隆升高度的估计,并对比其他方法与此方法的差异,发现此方法在具体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受采样点选取、曲线拟合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应用过程中应给予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214.
杨波  王宇 《吉林地质》2007,26(4):116-117
2007年我大队接受了新疆白干湖钨锡矿区的钻探生产任务,该矿区位于中国西部海拔4 300~4 700 m处,7月开始下雪,属高寒缺氧地区,钻探机械损失功率在30%以上。处于高寒缺氧(海拔比较高的地区)施工环境中的钻探机械,因处在极其恶劣的气候环境中,其发动机、液压系统及其他各部分机构  相似文献   
215.
鞍顶山位于浙江绍兴、金华、台州三地(市)交界处,主峰海拔834.3米。当地传言,鞍顶山是一匹龙马的化身,曾有“张果老鞍顶山降龙”之说。鞍顶山的山体形状很象一匹马,山巅有逼真的马鞍形态,鞍顶山因之而得名。山顶有一个四季澄莹、冬夏不涸、千年不竭的神奇龙潭,被当地人称之为“天池”。慕名于“天池”的未解之迷,攀山前往观游和探秘者不绝。  相似文献   
216.
最大冻结深度是季节冻土的重要指标,预测第三极地区未来最大冻结深度的变化,对于理解该区域的环境变化,指导生态保护、农牧业生产、工程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基准时期(2000s)良好训练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使用集合模拟策略,预测了2050s和2090s第三极地区在4种SSP情景下最大冻结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可持续路径(SSP126)、中间路径(SSP245)、区域竞争路径(SSP370)和化石燃料为主发展路径(SSP585)情景下,不包括多年冻土退化为季节冻土的区域,相对于基准期,季节冻土的最大冻结深度到21世纪末将分别减小10.41 cm(11.69%)、24.00 cm(26.95%)、37.71 cm(42.34%)和47.71 cm(53.57%)。最大冻结深度的减小具有海拔依赖性,随着海拔的升高,最大冻结深度减小的速率变大,但是海拔超过5 000 m后,最大冻结深度减小速率逐渐减小,这与升温的海拔依赖性较为一致。最大冻结深度的变化也与生物群区有关,在4种SSP情景下,山地草地和灌木区的最大冻结深度减小速率最快,到21世纪末平均每十年分别减小1.80 cm、3.77 c...  相似文献   
217.
中国亚热带丘陵山区植被沿海拔梯度分布格局(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Knowledge of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s is very important.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opography and climate were explored through a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 framework in a subtropical mountainous and hilly region,Minjiang River Basin of Fujian in China.The HJ-1 satellite image acquired on December 9,2010 was utilized and NDVI index was calculated representing the range of vegetation greenness.Proper analysis units were achieved through segregation based on small sub-basins and altitudinal bands.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WR model was more powerful than ordinary linear least square(OLS) regression in interpreting vegetation-environmental relationship,indicated by higher adjusted R 2 and lower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values.On one side,the OLS analysis revealed dominant positive influence from parameters of elevation and slope on vegetation distribution.On the other side,GW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spatially,the parameters of topography had a very complex relationship with the vegetation distribution,as results of the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vegetation composition and also anthropogenic impact.The influences of elevation and slope generally decreased,from strongly positive to nearly zero,with increasing altitude and slope.Specially,most rapid changes of coefficients between NDVI and elevation or slope were observed in relatively flat and low-lying areas.This paper confirmed that the non-stationary analysis through the framework of GWR could lea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in subtropical mountainous and hilly region.It was hoped that the proposed scale selec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GWR framework would provide some guidelines on dealing with both spatial(horizontal) and altitudinal(vertical) non-stationarity in the dataset,and it could easily be applied in characterizing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other mountainous and hilly river basins and related research.  相似文献   
218.
浙江丘陵地区,涵盖海拔在300~500 m,相对高差200m以下的丘陵(1.8845万km2)、地处多级海拔面上的台(岗)地(0.3956万km2)和海拔350~50m以下的盆(谷)地(1.0159万km2),总面积达3.2960万km2,占全省土地31.27%,仅次于山地面积(5.1802万km2,占49.15%).  相似文献   
219.
青藏铁路海拔4000m以上短空气间隙修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吉健 《冰川冻土》2003,25(Z1):153-156
根据在多功能人工气候室内完成的气压对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特性影响的大量试验研究结果, 系统分析了气压对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 提出了青藏铁路海拔4 000m以上的短空气间隙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2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