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24篇
  免费   6674篇
  国内免费   6172篇
测绘学   1065篇
大气科学   11860篇
地球物理   1462篇
地质学   6110篇
海洋学   12990篇
天文学   193篇
综合类   1312篇
自然地理   2178篇
  2024年   203篇
  2023年   772篇
  2022年   844篇
  2021年   983篇
  2020年   905篇
  2019年   977篇
  2018年   726篇
  2017年   772篇
  2016年   793篇
  2015年   868篇
  2014年   1657篇
  2013年   1323篇
  2012年   1614篇
  2011年   1707篇
  2010年   1510篇
  2009年   1613篇
  2008年   1610篇
  2007年   1499篇
  2006年   1344篇
  2005年   1418篇
  2004年   1291篇
  2003年   1323篇
  2002年   1286篇
  2001年   1191篇
  2000年   990篇
  1999年   840篇
  1998年   947篇
  1997年   898篇
  1996年   805篇
  1995年   729篇
  1994年   737篇
  1993年   672篇
  1992年   564篇
  1991年   618篇
  1990年   480篇
  1989年   367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9篇
  1965年   4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6篇
  1935年   4篇
  193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于1989-1990年在室内条件下,用牺牲阳极保护浸泡于海水中的多种钢筋凝土试件测试不同试件中钢筋极化与阳极布局、涂层质量,涂层厚度及试件浸水情况的关系。结果表明,牺牲阳极能有效地保护全浸海水中的混凝土试件,对间断浸淋海水的试件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改善阳极安装工艺,保护作用可望提高;电偶电流在各阴阳极上的分布将随涂层质量,涂层厚度和试件浸水情况不同而异,回路中电阻和电极极化情况是影响电流分布的  相似文献   
192.
渤海的环流、潮余流及其对沉积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阐明渤海环流和潮余流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沉积物输运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80年代以来的实测海流资料得到:辽东湾的环流是顺时针向的;黄河三角洲外海存在着一支流向东北偏北向流,与辽东湾西部的东北向海流相接;渤海湾内的环流北部为反时针向,南部为顺时针向回转的双环结构。上述环流趋势与渤海沉积物分布相一致。渤海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特征矿物分布正在上述环流存在的最好佐证。文中进一步讨论了潮余流分布特征及其对渤海环流的  相似文献   
193.
在南半球赤道地区,太平洋东部沿岸的海面温度相对较冷,这些冷水强烈地影响着赤道大陆气候,在由塔西提/达尔文间不规则的高/低气压所定义的南方诗动的减弱价段,这种气候背景型式强烈地受到改变,在南方涛动减弱阶段,厄尔尼诺事件可能会出现,赤道太平洋水团要比通常温暖。  相似文献   
194.
云力 《海洋信息》1994,(3):14-14
法国毗连大西洋和地中海,是海洋开发的发达国家,它的先进的海洋开发技术仅次于美国,特别是潜水技术,堪称世界一流。同时,海洋开发也成为与原子能、宇宙、飞机产业并行的法国四大科技重点项目之一。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强调了海洋开发的重要性之后,1967年成立了国家海洋开发中心,成为法国海洋开发的核心机构,并于1968年制定了第一次海洋开发基本计划。1981  相似文献   
195.
本文概述了建国以来我国海洋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论述区域地质调查在海洋地质基础工作和未来海洋开发中的战略意义,介绍了国内外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现状,对开展这项调查的可行性条件,以及进行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项目内容、技术方法和提交成果等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6.
海洋沉积物中碘的早期成岩再迁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程先豪 《海洋学报》1993,15(4):56-63
本文在笔者多年的南大洋沉积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从碘的相态变化着手,结合其他沉积地球化学参数,讨论了以南大洋区域为主的海洋沉积物中碘的早期成岩再迁移过程。结果表明,碘的早期成岩迁移过程并不像过去常认为的那样几乎完全由有机质控制。在研究区域的陆架和半深海表层沉积物中碘的吸附相和氧化物结合相平均分别可占23%和32%。表层沉积物I/Corg.值除与沉积有机的沉降条件有关外,还取决于沉积柱深处碘向上扩散的强度和沉积物的氧化还原条件。实验结果亦证实了氧化物结合相和吸附相在沉积柱中的再迁移可导致I/Corg.值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现象。进一步的计算表明,沉积柱深处往上扩散的通量与海水中沉积碘的通量处于同一数量级水平,这可能是沉积岩贫碘的重要原因。基于上述讨论和计算结果,笔者提出了海洋沉积物中碘的早期成岩再迁移模式。  相似文献   
197.
198.
周学群 《海洋预报》1992,9(4):52-58
本文用ECMWF2.5×2.5网格点资料通过一个例子,对有利于南海热带气旋发展的环流场作了详细的分析,发现几点事实:(1)扰动在风的垂直切变较大的环境中仍可发展。(2)扰动位于中、低空西南急流左侧,高空南支东风急流右侧时,有利发展。(3)中,低空西南急流形成了扰动环流的强风潮,强风潮从扰动南侧入角,并包围扰动的东半圆。(4)扰动中、低层的入流和高层的外流呈现严重的不对称性。(5)当扰动发展到一定强度时,对南海热带季风环流圈的加强起到正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99.
2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