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429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218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223篇
海洋学   106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71.
分析了厦门西海域的盐度,结果表明:其季节变化与厦门地区的降雨量有密切关系。春季,盐度为全年的最低值。厦门西海域盐度的周日变化受潮汐的影响,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在平潮前后1h之内。  相似文献   
872.
NaHCO3浓度对塔胞藻、小球藻和新月菱形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渤海海洋》2001,19(2):71-76
  相似文献   
873.
我们于1978—1980年对黄海南部近海区春季(4—6月)的盐度分布预报试验研究,得出两种比较适用于本海区的盐度预报方法。文中简要介绍了这两种统计预报方法,并对影响本海区盐度变化的显著因子及预报误差进行了分析。预报试验的结果是:预报的总体平均绝对误差为0.44‰,预报相对误差为25%,预报总体偏差为-0.16‰,预报误差小于0.5‰的站数占总站数的72%,预报趋势和实测资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74.
2002年夏季粤东外海的海洋状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2002年7月22日至8月2日对粤东外海进行的水文观测资料,分析了调查海区的水温、盐度和跃层的分布状况,并对粤东沿岸的上升冷水、海洋锋等海洋现象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整个粤东沿岸都存在着下层冷水的涌升现象,该现象在大亚湾外海附近和广东总来外海附近尤为明显,从而导致粤东沿岸水等温线非常密集,产生上升流锋.上升流锋随着深度的增加有向外海扩展的趋势.此外,在台湾浅潍的南部,陆架的坡析处和东沙群岛的东例以及西南部海战似乎也有下层冷水涌升的迹象.东沙群岛的北侧和西部海战有暖水中心存在,该暖水中心可能是离岸的表层水离异一定距离后发生下沉所致.珠江口的东例出现高温低盐水,其低盐水舌向东伸展,可达大亚湾口外海,等盐度线非常密集,是一个非常强的冲淡水羽状锋。  相似文献   
875.
莱州湾的温,盐状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876.
低盐度对方斑东风螺摄食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方斑东风螺的适宜盐度在21以上,适应盐度下限应为15.在21~33的盐度范围内,小水体的实验条件下,平均体重0.27g、平均壳长11.2mm的方斑东风螺.投喂小管枪乌贼,日平均掇食率10.2%~11.6%,体重日均生长11.3~12.0mg,壳长日均生长123.1~141.91μm,盐度逐渐降至15时,方斑东风螺的摄食率和生长速度都明显下降.把近岸自然海水的盐度29作为盐度瞬间下降或上升的起点和终点.当盐度从29瞬间下降时,不影响其摄食和生长的最低终点盐度应高于21.当盐度瞬间上升至29时,不影响其摄食和生长的最低起点盐度应高于18.  相似文献   
877.
A vertical (laterally averaged) two-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model is developed for tides, tidal current, and salinity in a branched estuarine system. The goveming equations are solved with the hydrostatic pressure distribution assumption and the Boussinesq approximation. An explicit scheme is employed to solve the continuity equations. The momentum and mass balance equations are solved implicitly in the 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 The tributaries are govemed by the same dynamic equations. A control volume at the junctions is designed to conserve mass and volume transport in the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s, based on the physical principle of continuum medium of fluid. Predictions by the developed model are compared with the analytic solutions of steady wind-driven circulatory flow and tidal flow. The model results for the velocities and water surface elevations coincide with analytic results. The model is then applied to the Tanshui River estuarine system. Detailed model calibration and verification have been conducted with measured water surface elevations,tidal current, and salinity distribution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is in qualitative agreement with the available field data. The calibrated and verified numerical model has been used to quantify the tidal prism and flushing rate in the Tanshui River-Tahan Stream, Hsintien Stream, and Keelung River.  相似文献   
878.
蓝淑芳 《海洋科学》1993,17(1):38-40
在东海东北部,济州岛以南,有一支沿西北方向进入南黄海的流动,海洋学上统称黄海暖流。从水团结构分析,也称之为南黄海高盐水①②或南黄海暖流水、黄海暖流水。 黄海暖流水是渤、黄、东海唯一的外海水源,具有高温高盐和低溶解氧含量特征,其消长变化对渤、黄、东海的海洋环流,包括水团、流系和涡旋等的分布及其变异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国内、外关于黄海暖流水的调查研究进行了扼要总结,重点概述了作者等近年来关于黄  相似文献   
879.
根据 1 996~ 1 999年的标准断面资料及 1 997、1 998年夏季的 6幅卫星遥感温度图像 ,初步分析了黄、东海 2 7°~ 34°N观测区的温、盐度分布。认为 1 997年测区内的温、盐度分布具有明显的特色 ,而 1 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主要是对 30°N以北海域上层有所影响。综合 4年中 8月份的温、盐度分布态势 ,夏季气温比较正常的 1 996年与 1 998年两年测区内的温、盐度分布比较类似 ,而都属北热南凉的 1 997年和 1 999年两年测区内的温、盐度分布也较为类似。  相似文献   
880.
考虑到东海近海区的水文学特征,借助对资料和预报量的分级处理而预报盐度的分布。本文阐述了预报方法和预报结果(1979—1982),并且分析了对本海区盐度分布变化有重大影响的显著因子。预报结果和实测值的对比表明,所采用的方法是实用可行的,从1979—1981年的三年期间,预报平均值度在1%之内者为86%,预报趋势和观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