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施通池 《海洋世界》2008,(11):39-41
海峡西岸,福建东南之滨,美丽的东山岛犹如一只浩瀚东海碧波上的翩翩彩蝶。浩瀚广阔的大海,漫长曲折的海湾,松软洁白的沙滩,蔚蓝澄澈的海水,千姿百态的岛礁共同组成东山独特迷人的滨海风光。  相似文献   
82.
渤海湾海风锋触发雷暴的观测和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津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比分析了2007年8月13日海风锋触发雷暴天气的发生、发展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海风锋起始生消时间、形态特征和位置基本吻合。数值模拟能够更清晰地显示海风锋的物理量特征,也能反映出海风锋前端是东南风和东北风交汇的辐合带,在850 hPa以下向内陆推进过程中呈气温降低和湿度增加的特点,并逐渐形成增厚的热内边界层。从水汽和温度的水平分布来看,海风锋前端为温度和湿度等值线的密集区,海风锋背后为冷湿气团。另外,虽然未能模拟出阵风锋的细线回波,但模拟出阵风锋为干冷气流。雷暴四周均存在低层辐散下沉气流,只是雷暴主体前部阵风锋的辐散气流较强,而多普勒天气雷达仅能观测雷暴主体前部的阵风锋。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海风锋与阵风锋碰撞后,在碰撞交叉处形成雷暴天气,数值模拟揭示了碰撞交叉处形成雷暴天气的物理量特征,即:有明显的垂直运动和散度特征;广义理查逊数的分布特征也较显著,其厚度在1.0 km左右,CAPE值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3.
上海夏季海风锋及其触发对流的时空分布和环流背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基于2011—2014年6—9月多普勒雷达、加密自动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上海地区海风锋及其触发对流的时空分布和环流背景进行统计,得出主要结论:(1)近4 a来上海夏季海风锋登陆65次,其中海风锋触发对流19次。海风锋最早于09时登陆,平均持续时间为5.2 h。海风锋触发对流时段为13—15时,对流平均维持时间为2.5 h。海风锋触发对流多出现在市区、北部郊区和浦东新区,呈现强局地性;(2)根据海风锋登陆点将海风锋分成北支、南支和双支3种类型。海风锋类型与环境风向密切相关,环境风为东北风时形成南支海风锋,环境风为偏南风和西南风时形成北支海风锋,环境风为偏西风时形成双支海风锋。南支海风锋不易触发对流,这与其出现时上海的热力条件不如北支和双支海风锋出现时有关;(3)海风锋触发对流日的环流背景为:500 hPa副热带高压强盛,上海受副高控制;中低层西南风增温、增湿,促进层结不稳定;低层925 hPa为弱西风。海风锋触发对流日的大气可降水量和K指数显著大于无对流日,但与其它对流日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4.
所谓“本格拉寒流”,是指在非洲纳米比亚的海岸线上,不是人们所熟悉的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等优美的滨海风光,而是一片长达1600公里的纳米布大沙漠,形成了“一边是大海,一边是沙漠”的特殊景观。  相似文献   
85.
胶东半岛地区海陆风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邢秀芹 《气象》1997,23(5):55-57
该文分析了海上长岛站与其相邻的龙口,蓬莱,烟台,牟平等沿海站气温的日变化差异与胶东半岛地区海陆风的关系。结果表明,胶东半岛海陆风向昼夜发生反向转换与海陆间因下垫面性质不同,受热不均产生的温度日变化差异是一致的;半岛地区海陆风昼夜风向反向转换一年四季都存在,并且有明显的规律,海陆风转换时间早晚及持续时间和长短随季节而豪华。  相似文献   
86.
利用WRF-Noah耦合中尺度模式对海南岛2012年7月5日的多云海风个例进行三维高分辨率数值模拟,重点分析多云天气条件下复杂地形区域的海风环流结构及其演变特征。通过观测资料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发现,WRF模式能够合理地模拟出岛屿四周的海风演变特征。与少云海风日相似,多云海风日中全岛海风于12时开始形成,15时海风发展最为强盛,影响范围最广,18时全岛海风的辐合程度最强,海风辐合区是主要的潜在降水区域。对比山区与平坦地区的海风环流发现,山区海风环流强盛期为13—18时,而平坦地区海风环流强盛期为15—18时。复杂的山地对海风环流结构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一方面在山地地形动力阻挡和抬升作用下,海风环流变得更加清晰完整,间接延长了海风环流的维持时间;另一方面局地地形热力作用形成的谷风环流与海风几乎同时产生和消亡,两者汇合后,谷风的瞬间加强会引起海风锋锋消,瞬间减弱会引起海风锋锋生;两者同相叠加会使得海风环流结构更加完整。相比之下,平坦地区的海风受到的地形动力和热力作用小,海风水平分布比较规则,海风环流垂直结构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不同方向海风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7.
1 Introduction Ocean upper mixed layer, with nearly uniform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density, is formed by sea sur- face forces such as wind stress, buoyancy flux and sur- face waves, etc. Under the mixed layer, thermocline and halocline often exist. Usually the depth of them is almost equal. But in the tropical ocean, the halocline is often shallower than the thermocline. Then between the layer of uniform salinity and the thermocline, there is a layer which has a rather strong density gradi…  相似文献   
88.
本文建立了一个二维的中尺度静力模式,考虑了长短波辐射,湿凝结和土壤等物理因子,用六种典型的初始风场对海风发展作了敏感性试验,发现至少有一部分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结构与性质可以不依赖于初始场的中尺度特征,而是由局地中尺度强迫作用决定的。但是,中尺度系统的强度与位置仍然受初始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90.
海州湾的海风锋对强对流天气作用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多年的天气实践指出:苏北地区的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通常发生在海州湾沿岸温度梯度较大的暖陆一侧。本文应用一个二维动力学模式对海陆温差引起的环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强对流天气能够在海风锋环流的上升支气流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