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294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405篇
地球物理   255篇
地质学   169篇
海洋学   20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地震资料解释阶段,可根据解释结果进行正演模拟,以验证解释结果的可靠性,并通过模型正演方式了解地下波场的细微变化,提高解释精度。依据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沙章图矿区DF2逆断层的赋存形态,建立的地质模型,并围绕其逆断层的断点位置、埋深、地层速度等,对各种接收排列进行射线追踪实验。通过改变开动的道数、道距及偏移距,观察各种参数下射线追踪的分布情况及模拟时间剖面的面貌。正演结果表明利用射线模型追踪的模拟地震反射剖面与实际时间剖面完全吻合,其确定的逆断层断点位置及断面倾角合理。  相似文献   
92.
静校正技术在近地表条件复杂地区的地震资料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校正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后续的处理和解释工作。在众多静校正方法中,无射线追踪层析静校正法兼具稳定性和灵活性的优点。这里对无射线追踪层析静校正的原理和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而后将其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某工区黄土塬地区地震资料的处理,把处理效果与其他几种不同静校正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单炮记录和叠加剖面的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地震记录同相轴的连续性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93.
"梅花"台风(1109号)路径较复杂,给路径预报带来一定难度。用"温度对数压力图"以记日志方式对"梅花"路径进行补充订正预报,效果良好,可供今后台风路径预报补充订正参考。  相似文献   
94.
95.
横山地区位于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盒8期处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前缘过渡区。由于地形平缓、间歇性水流供给使得河流频繁改道。不同形态与规模的河道砂体交错叠置,加大连续沉积砂体的寻找难度。通过连井剖面追踪主河道内的单一砂体,揭示其空间展布规律,多条砂体追踪得到不同厚度砂体的空间延伸形态,其结果表明连续沉积越厚的砂体,其延伸距离越远。基于砂泥叠置关系与砂体发育规模确定优势砂体为多期次叠加的且隔夹层较少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整套砂体。优势砂体空间延伸较远、沉积厚度较大、岩性较为均一,为理想的储集砂体。确定优势砂体的平面发育情况,为优势储层的寻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
小断层是影响煤炭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否准确解释小断层的构造形态一直是煤炭地震勘探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地震属性技术如蚂蚁追踪、相干能量梯度、谱分解、方差体等以其差异化的属性提取和分析能力,对断层具有较强的指示性,已成为当前断层解释中的常规技术手段。以淮南某工区为例,介绍了四种地震属性技术在断层解释的特点与效果:方差体属性确定了本区大的构造格局,解释本区发育三组不同方向的断裂;相干能量梯度可以明示断层方向,对于倾向为150°的断层,其同方位的相干能量梯度切片比其它方位切片反映的断层清晰度高;谱分解属性对断层的识别能力与频率有关,高频率的谱分解属性切片更容易分辨小断层;同样蚂蚁追踪属性对地层不连续性刻画的更细腻,在本区对5m左右小断层都有清晰辨别。  相似文献   
97.
一种基于规则格网的等值线生成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顺  李青元  张威  马梓翔 《测绘科学》2015,40(5):116-121
随着规则格网数据的获取手段不断发展,规则格网数据趋于海量化,而现有的一些软件对于大数据规则格网追踪等值线无法应对。针对传统方法较为占用内存问题,文章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格网数据的逐行追踪等值线的方法:通过编程实现,与传统方法对比,该方法在处理大数据规则格网时的速度优于传统方法,在算法执行时,逐行追踪等值线方法对于计算机内存占用与传统方法相比大大减少;为了解决传统的等值线光滑与精简方法中出现等值线交叉的问题,文章提出采用规则格网插值与抽稀的方式来完成。  相似文献   
98.
《地理空间信息》2015,(5):53-55
针对数字水利GIS展示系统中,实时动态水面仿真和展示尚无普适性方法的问题,结合GIS应用逐步从单机向网络过渡的趋势,利用WebGL强大的渲染优势,研究了Web环境下动态水面的仿真方法。实验证明,基于WebGL的动态水面构建方法可以为用户在网络环境中提供良好的交互式三维可视化体验,并可提高数字水利系统的宣传展示水平。  相似文献   
99.
季风涡旋对台风活动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季风涡旋的形成机制有利于提高台风预报的准确性。此研究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WRF-ARW模拟1991年8月季风涡旋的生成过程, 并对其生成机制进行分析。模式结果表明, 此次季风涡旋个例是由一个中纬度气旋性低压发展而来。初期中纬度高层正位势涡度的强迫作用有利于对流层低层气旋性低压的发展和维持, 随后高层动力强迫作用减弱, 但中纬度气旋性低压在南移过程中其东南侧对流带逐渐与低纬地区的对流带合并, 使得对流潜热释放增强, 进而使低压在Gill响应的作用下不断加强并最终形成季风涡旋。同时, 涡旋的对流结构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 因而使其得以维持较大尺度。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对流层高层强迫对于初始低层扰动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后期热带地区的潜热释放有利于季风涡旋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