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8篇
  免费   2180篇
  国内免费   1792篇
测绘学   3788篇
大气科学   1748篇
地球物理   1410篇
地质学   5519篇
海洋学   1495篇
天文学   234篇
综合类   1120篇
自然地理   1416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92篇
  2022年   566篇
  2021年   696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548篇
  2018年   439篇
  2017年   513篇
  2016年   539篇
  2015年   609篇
  2014年   900篇
  2013年   731篇
  2012年   914篇
  2011年   854篇
  2010年   727篇
  2009年   860篇
  2008年   798篇
  2007年   687篇
  2006年   637篇
  2005年   691篇
  2004年   525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380篇
  2001年   418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251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3篇
  1949年   2篇
  1944年   9篇
  1943年   5篇
  1941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81.
《高原地震》2006,18(4):31-31
根据大型探槽观测和热释光测年资料,发现西大滩断裂东段最早古地震发生于距今5万年前,晚更新世发生过4次强烈古地震,全新世发生过5次强烈古地震事件;西大滩断裂西段最早古地震发生于约1万年前,全新世共发生4次强烈古地震事件,最近一期古地震发生于距今1000年前。库赛湖断裂自5000年以来(全新世晚期)共发生3次强烈古地震事件,最近一期强烈地震为2001年11月14日发生的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相似文献   
982.
我国在井-含水层系统对地震波同震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井-含水层系统对地震波同震响应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对我国最近几年发表的关于此类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分类总结,得到了目前国内关于井-含水层系统对地震波同震响应研究的六个方向的研究进展,在文章的最后列举了目前井-含水层系统对地震波同震响应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83.
介绍了气候生态监测服务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当前发展的状况和未来趋势.并就存在的问题、今后改进气候生态监测网络建设和加强相关部门间合作、奠定合作基础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4.
辽宁深井承压水位潮汐响应函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辽宁省地震水动态监测网19口井固体潮汐响应函数的计算结果,基于M2波潮汐因子及其月离散相对误差,分析了各观测井潮汐响应函数对地壳应变的响应灵敏度、潮汐因子的动态稳定性和监测效能。结果表明:在所列19口观测井中,如果以M2波潮汐因子0.2m/10-9作为潮汐响应幅值的下限,则除甘沟子以外的18口井可用于潮汐响应函数的研究;如果以M2波潮汐因子的月离散相对误差20%作为选择观测井的上限,则除瓦房店楼房井、岫岩1井、周家井、丹东变电所井、牛四井、容2井和阜新市甘沟子等井以外的12口井可用于潮汐参数的动态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985.
对玉溪建设完成的闪电定位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在应用情况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86.
主要对闪电监测定位系统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对其结构特点、发展历程做了简要介绍,并探讨闪电监测定位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7.
《贵州气象》2006,30(B09):F0002-F0002
近年来,黔南自治州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多普勒雷达、雷达标校站、乡(镇)自动气象站、大气地面监测自动化体系、新型业务流程和业务体系等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增强了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人工增雨防雹有效减轻了冰雹和干旱对农作物产量造成的损失;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网为农民寻求市场信息和网上销售农、特产品,致富奔小康构筑了信息高速路;防雷检测有效消除雷击隐患,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建成了电视天气预报影视节目制作系统等等全州气象事业的发展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988.
2005年12月7~9日,在韩国济洲岛召开了中韩亚洲沙尘暴(SDS)联合学术讨论会(Korea—China Joint Workshop on Asian Sand & Dust Storms)。这次会议由韩国气象局观测和沙尘暴政策处、韩国国际合作厅(KOICA)资助和主办,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监测网络司、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5位领导和专家应邀参加了这次中国气象局(CMA)和韩国气象局(KMA)双边间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以下是此次双边交流情况,以及对中韩双方有关沙尘暴监测、卫星观测和预报方面状况的分析和体会,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9.
1基本情况 2005年11月15~17日中美干旱监测评估研讨会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召开。会议由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和国际合作司主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国家气候中心承办。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副局长为参加研讨会的中美双方全体代表举行了欢迎招待会。  相似文献   
990.
环境卫星已经成为以气候监测和天气预报为目的全球观测系统中日益关键的一部分。但是,正如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全国科学研究委员会(NRC)的一份报告((Earth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from Space--Urgent Needs and Opportunities to Serve the Nation:地球科学与空间应用技术——紧急需求与服务国家的机会,2005)中所指出的一样:“目前环境卫星系统正面临着崩溃的危险。”(译者注:由于经费预算紧缩以及支持重点向太空探索倾斜,一些已经批准的极具科学与社会价值的计划与项目不再得到支持,被迫取消、缩减规模或延迟。目前,NASA没有计划在“地球观测系统”(EOS:Earth Observing System)平台的6年服役期结束之后替换该系统)。除非立即采取行动,重振美国的地球观测研究计划,并制定一个长期的业务环境卫星发展规划。必须采取措施保障这些计划的不断实施,而且能够得到完善,建造一个低成本、具有灵活性的卫星系统,该系统应是先进的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的核心部分。在过去的25年中,与天气和气候相关的行业已经引进和采用了许多卫星技术与设备方面的重要进展。尤其是全球各国的气象环境部门和研究机构,他们对卫星遥感资料的依赖性正变得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