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207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01.
通过对广西致洪暴雨过程中暴雨区附近高空和地面要素场的演变特征与分析,以及对与暴雨降水密切相关的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试图了解各层的要和物理量的分布及演变致洪暴雨的关系,从而了解致洪暴雨的一些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2.
石家庄山区水热条件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TM6波段数据的计算机分类处理,制成了山区瞬时温度场图,分析了山区水热条件的影响因子,研究了山区瞬时温度场与水热条件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山区水热条件的形成机制及水热气候特点,对山区的水热条件进行了分区。通过野外调查,对山区水热条件分区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为山区水热资源的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山地雪被边界层及融雪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被边界层及融雪过程的模拟涉及大气、雪被、土壤三部分。对雪被及土壤,主要考虑其垂直于表面的热传导过程和融雪水渗透过程;对雪被边界层则建立了一个二维的准静力的中尺度模式加以模拟。模拟结果揭示了山地自然雪被及采取融雪措施后的受污雪被的风温场结构及其日变化。此外,还研究了反射率、粗糙度、坡地方位,山体大小对融雪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渗漏是堤坝破坏主要形式之一,只有确定渗漏发生的确切位置和集中渗漏通道的大小和强度,才能对其有效治理。本文基于渗流和渗漏情况下堤坝温度场特征及温度示踪基本原理,对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简化合理假设,把集中渗漏通道简化为圆柱状并作为边界条件,结合钻孔探测温度实际,运用稳定热传导理论,建立了圆柱状堤坝渗漏温度示踪模型。利用测井温度曲线的最大异常温度,该模型可以计算渗漏通道的位置,渗漏通道大小,流速等参数。工程实践表明,对于垂向流速较小的地下水渗漏进行温度场示踪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应力加载作用引起地下水微温度场变化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地震地下流体动态观测中,水温对地震活动的响应非常敏感,井水温度微动态观测越来越受到有关学者的关注。本文收集了相关资料,以引起水温变化的水动力学机制为基础,从应力加载作用下渗流场的变化、渗流场变化引起地下水温度变化以及裂隙介质热量运移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前人研究成果,旨在理清“含水层受力变形→井-含水层系统内水流变化→井水温度变化”的理论模式,探讨应力加载作用引起地下水微温度场变化的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对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研究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前兆成因机理。  相似文献   
106.
引水隧洞工程中热应力中对围岩表层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中的热应力作用,是岩石热学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研究的内容。热应力由温度变化造成,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热应力的周期性变化,热应力周期性作用导致岩石的疲劳破坏。以雅砻江锦屏水电站深埋引水隧洞为例,分析隧洞围岩温度场的分布特征,根据热应力交变作用特点,提出岩石的疲劳破坏判据,并利用这个判据分析热应力作用下隧洞围岩表层的破坏特点。  相似文献   
107.
青藏高原温度场与贵州干旱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方之芳  李超 《高原气象》1996,15(4):496-502
应用SVD等统计方法,探讨高原温度场与贵州春,夏旱的联系。分析表明,贵州春旱分布特征是以西部为中心。向东减少,夏旱以中,东部为中心,高原前一年3、9和11月大规范温度异常分别对春、夏旱的分布预报有相当高的统计相关,可作为预报参考因子。贵州夏旱的高原异常增温,高原暖高压的辐散下沉气流和下坡地形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8.
发展了一维非定常大气边界层模式,模拟了植被下垫面情况下夜间温度场的分布特点,并与裸地下垫面的夜间温度场作对比,定量研究了植被对夜间温度随高度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根据福建省龙岩盆地王坑井田的部分测温资料,分析了井田近地表温度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及灰岩含水层中地下水的运动对温度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地下水运动较强烈的地区进行稳态和非稳态测温方法以及孔底温度半对数直线校正法。  相似文献   
110.
桑建国 《大气科学》1989,13(4):441-451
本文利用二层模式,分别得到低层大气稳定和不稳定时的大气波动方程表达式,并在特定的斜坡地形上,求出流线扰动的分析解。进一步讨论了不同上游大气条件下,地形造成的流场、温度场和湿度场分布,以及产生地形急流和地形云的判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