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9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辽东中部海岸地貌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达源 《海洋科学》1992,16(4):49-51
根据地貌结构分析和晚更新世海侵沉积层的变位特征,认为辽东中部沿海地貌属缓慢的构造沉降海岸。  相似文献   
102.
湛江港湾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2月至11月对广东省湛江湾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周年的季节调查,结果共检出浮游植物97属31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春季178种、夏季142种、秋季117种、冬季92种,其中硅藻门54属209种,占总种类数的67.2%;甲藻门20属71种,占总种类数的22.8%;蓝藻门9属14种,占总种类数的4.5%;绿藻门9属11种,占总种类数的3.5%;金藻门2属2种,占总种类数的0.6%;裸藻门1属2种,占总种类数的0.6%;隐藻门1属1种,占总种类数的0.3%;针胞藻纲1属1种,占总种类数的0.3%。优势种共有19种:冬季7种、春季4种、夏季7种、秋季7种,全为硅藻,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Curvisetus、冰河拟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glacialis、浮动弯角藻Eucampia?zoodiacus、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gdrus?danicus和奇异菱形藻Nitzschia?paradoxa等,没有全年广布优势种,群落结构具有亚热带和沿岸性特征;4季均出现的种类共有33种,各季节间共有种类数在34—69种,Jaccard种类相似性指数范围在0.17—0.31,季节更替明显。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值分别为3.02和0.43,群落结构较稳定;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13.60×104?cells/L-67.33×104?cells/L之间,夏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属季节单峰型变化,与一般亚热带春、秋季出现丰度高峰不一致。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叶绿素a和水温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3和0.418(P<0.01,n=112,双尾),与无机氮和活性硅酸盐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3和-0.378(P<0.01,n=112,双尾),与其他环境因子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研究了福建沿海港湾的活动断裂与地震安全问题,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地区NE、NW向断裂发育,晚更新世以来都具有明显的张性活动,严格地控制了沿海湾的形成和发育,福建沿海地区历史上地震活动频繁,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因此,在港口建设中应认真研究活动断裂与地震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4.
为了研究由涌浪引发的港口横向振荡,采用完全非线性Boussinesq数值模型FUNWAVE 2.0模拟了双曲余弦型水深的矩形港池内(1,1)模态的横向振荡。研究表明,只有在港池底部设置微小横向坡度,才能成功地激发横向震荡;而在横向水深不变的情况下,无法激发明显的横向振荡。通过分析纵向坡度、横向坡度和入射波高对横向振荡的影响,了解了横向坡度的影响:当横向振荡幅值较小时,它与横向幅度保持线性关系;横向振荡的幅值较大时,它受到非线性强度的限制,增长缓慢。在纵向坡度较大,入射波高较小时,横向振荡的幅值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能超过纵向振荡并主导港内的水体运动。所有横向振荡都是非线性作用的结果,而非单纯的由地形变化产生的绕射导致的。  相似文献   
105.
南海海啸在泰国湾海域的共振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尼拉海沟具备引发地震海啸的条件,是南中国海主要的潜在海啸发生区。南中国海西南部泰国湾海域和纳土纳海域地形复杂、多独立的半封闭水域,海啸波极易在该区域形成水波共振,加剧其灾害影响。采用COMCOT海啸模型模拟了马尼拉海沟断裂带发生9.3级地震时引发海啸的长时间传播过程,并基于水波共振理论分析其在不同尺度下的共振特性。结果表明,海啸波在曼谷湾至邦加—勿里洞岛间引起了明显的纵向第一、二模态(3 360.0 min、1 440.0 min)水波共振,在泰国湾至邦加—勿里洞岛之间引起了明显的纵向第二、三、四模态(775.4 min、560.0 min、373.3 min)共振,而在泰国湾至印度尼西亚沿岸引起了明显的纵向第二、三、五、七模态(1 008.0 min、630.0 min、373.3 min、252.0 min)水波共振。此外,海啸波不仅在泰国湾引起了明显的纵向第一、三、四模态(560. 0 min、252. 0 min、179. 4 min)共振,还在其横向出现了明显的第一、二、三模态(480.0 min、252.0 min、179.4 min)共振。  相似文献   
106.
利用双道原子荧光分析仪对湛江港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砷、汞、铅、镉的含量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这几种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As的质量分数为(8.138~16.749)×10-6,平均12.745×10-6;Hg的质量分数为未检出(nd)~0.322×10-6,平均0.059×10-6;Pb的质量分数为(14.306~68.904)×10-6,平均44.258×10-6;Cd的质量分数为(1.561~6.882)×10-6,平均3.0874×10-6;砷、汞、铅从港内往港外有逐渐减少的趋势,镉的分布没有规律性,在整个港湾内的分布较均匀。从单因子污染指数看,砷、汞和铅都属生态危害轻微;镉污染较为严重,属生态危害强;从综合污染指数看,属生态危害中等。  相似文献   
107.
自 8 0年代末 ,辽宁西部排山楼金矿发现以来 ,对于同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赋存规律一直引起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对大板、老虎沟、樱桃沟等金矿的初步研究表明 ,采用微观和宏观相互结合、相互映衬的指导思想 ,针对韧性剪切带动力机制进行思考 ,认为闾山造山带中北北东向和东西向两个方向的剪切带为一期韧性剪切构造作用的产物 ,形成时间为印支末期—燕山早期 ,其区域构造样式为共轭式韧性剪切带 ,呈网结状。含金矿液的沉淀作用一般发生于韧性剪切带的网结点处附近 ,较大型的金矿床应赋存于韧性剪切带中刚性体周围 ,尤其是首尾等“港湾”处 ,即“港湾成矿”。  相似文献   
108.
长和宽接近的矩形港池存在横向、纵向及横纵向混合共振模态。采用基于混合有限元的椭圆型缓坡方程数值模型模拟不同波浪入射角的低频波浪激发矩形港池的多模态共振,并分析不同平面布置形式的矩形港池模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斜向波浪会激发港池的横向共振模态,其放大因子受入射角度影响较大,而纵向共振模态的放大因子受入射角度影响较小。口门宽度对港池的共振模态个数与放大因子均有影响,具体为:随着口门宽度增加,各阶模态放大因子减小。口门位置对纯横向以及纯纵向共振的振荡模式有显著影响,而对横向纵向混合模态影响较小。各阶模态放大因子的大小和波节线与波腹线与口门的相对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9.
台湾海峡两岸港湾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民生  廖善刚 《热带地理》1999,19(4):294-299
分析了福建、台湾港湾资源特点和港口开发现状, 认为福建与台湾许多资源存在互补性, 两岸可通过开发港口, 发挥近邻和海运优势, 达到资源互补、贸易往来, 促进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10.
大鹏澳网箱养鱼水体自身污染及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根据1998年8-10月每月1次对大亚湾大鹏澳网箱养鱼水体26h定点连续观测,采用国内常用的营养状态质量指数(INQ)法,并选用COD、TIN、PO4-P和Chla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各网箱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讨论了A网箱INQ值的周日变化;用质量平衡法估算了网箱养鱼水体的氮、磷负荷量。分析结果表明,8-10月份各网箱水体营养况状属中营养水平;INQ值的周日变化中,高峰出现在12:00-18:00,各网箱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而增大,8、9月份最为明显。网箱养鱼的水体的氮、磷负荷从7月至9月逐渐增大,10月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